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侵袭性的影响及ERK/MAPK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对照组以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药物组用16 μmol·L-1姜黄素(本实验先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作用于U251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剂量为16 μmol·L-1)处理。 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法检测细胞侵袭性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表达变化。结果 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法显示,在每个高倍镜视野下,对照组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平均值为160个,药物组为42个。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姜黄素作用后MMP-9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由76%降低至40%。Western blot法显示,16 μmol·L-1姜黄素分别作用于U251细胞0、24、48和96 h,ERK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pERK水平与ERK水平比值(pERK/ERK) 分别为0.48、0.42、0.35和0.22。结论 姜黄素在体外可有效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的侵袭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异常激活的ER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经蝶窦入路切除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7例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神经导航辅助下,切除肿瘤18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的经蝶窦入路切除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手术创伤小、相对安全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3.
Notch1和Hes1、Hes5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otch1受体和其下游信号分子Hes1、Hes5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7例正常人脑组织中Notch1和Hes1、Hes5表达情况。结果星形细胞瘤组Notch1、Hes1和Hes5的表达均显著强于正常脑组织组(P〈0.05)。在各级星形细胞瘤中,Notch1和Hes1的表达水平Ⅱ~Ⅲ级显著高于Ⅳ级(P〈0.05),Hes5的表达在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星形细胞瘤组中Notch1的表达与Hes1一致性较好(k=0.503),与Hes5的表达一致性差(k=0.216)。结论Notch1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有关,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无关。Notch1可能主要是通过下游分子Hes1而非Hes5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4.
继发于颅脑手术后的颅内积气刘才兴,杨卫忠,倪天瑞,梁日生,石松生,陈建屏关键词:手术;颅腔积气继发于脑手术后的颅内积气,随着CT的广泛应用,其发现率显著提高。近3年来,我科脑手术后早期进行头颅CT扫描的73例,全部显示有颅内积气,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近十多年来,随着导管技术、栓塞材料的发展,介入性治疗已成为血管内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重要功能区的脑血管畸形(AVM),颅内动脉瘤(aneurysm ofbrain),颈内动脉海绵窦漏(CCF)的治疗,更具有其优越性。一些国家已广泛应用介入性治疗,国内目前仅有北京、上海等少数专科医院开展了这项手术。今年以来,我院采用该项技术治疗5例脑血管病,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本组均采用固体栓子。治疗AVM用栓子,根据畸形供血动脉的内径大小,制成直径  相似文献   
46.
降低脑瘤手术后死亡率历来是神经外科医师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报告1980~1988年间作者收集的颅内肿瘤手术死亡112例(含术后自主呼吸停止,生命中枢衰竭而自动出院者),探讨其死亡原因,以便提高认识,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7.
经显微手术处理的难治性脑瘤86例,其中脑干肿瘤17例,海绵窦(CS)肿瘤7例,斜坡脑膜瘤12例,丘脑肿瘤14例,松果体区肿瘤12例,巨型(直径)>4cm)听神经瘤21例,枕大孔区肿瘤3例。肿瘤全切和近全切除69例,大部和部分切除17例,死亡1例。难治性脑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应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大小及其扩展的范围而选择适当的入路,力求显露充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尽可能多地摘除肿瘤,乃至于全切除。以便提高术后疗效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脊髓发生永久性缺血后如何避免不可逆性缺血性脊髓损伤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首先选取12只兔乳胶溶液灌注单条腰动脉后取脊髓观察脊髓表面动脉的侧支吻合样供血作用和区域交叉性供血特点;然后再选取15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节扎1条或2条腰动脉,各组麻醉后记录基线诱发电位,血管结扎后30 min和2d分别记录结扎后的诱发电位;麻醉清醒后和血管结扎后2d进行运动评分;2d后取缺血中心区标本在电镜下观察.结果 腰动脉对脊髓供血通过脊髓前和后动脉形成侧支吻合样供血作用,不相邻腰动脉对脊髓供血存在着区域交叉性供血特点;结扎1条和2条组腰动脉后30 min和2d记录诱发电位,与对照组和结扎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1条和2条组麻醉清醒后和结扎后2d运动功能评分与血管结扎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电镜下可见正常神经元或白质结构.结论 脊髓的血液供应具有复杂的解剖学代偿机制;1个或2个水平结扎兔脊髓节段性供血动脉不会对脊髓造成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49.
脑膜瘤合并肺癌脑转移一例陈建屏,杨卫忠,石松生,张国良,刘才兴,倪天端患者女,46岁。因头痛1月,加剧伴呕吐2天于1991年2月19日入院。头部CT扫描显示:右额顶均匀强化高密度肿块,其前内侧并存一混杂密度肿块,CT诊断:右额顶脑膜瘤。体检:双眼底视...  相似文献   
50.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高颈段脊髓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高颈段脊髓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在显微外科条件下全切除肿瘤,随访8个月至4年半,9例生活工作如常,2例自理生活。结论:高颈段脊髓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对其临床表现须提高认识。MRI为此类肿瘤首选的诊断方法,优于脊髓造影和CT扫描。手术应持积极态度,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选用适当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显微手术可提高高颈段脊髓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