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人体APUD系统的肿瘤。有无神经内分泌分化对肿瘤治疗方案的拟定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鉴别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除用常规电镜观察外,还可采用铀反应及免疫电镜等手段。常规电镜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中主要起两方面作用:①确定肿瘤...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nephrin的编码基因NPHS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微小病变性肾病(MCNS)发病及其蛋白尿等的关系。方法720例外周血DNA样本,包括经肾脏活检证实的MCNS患者226例及地域匹配的正常对照494名。选择引起错义突变的NPHS1基因349G/A多态性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进行关联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蛋白尿、血尿、血清白蛋白、肌酐、病程及激素治疗等临床资料,分析SNP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①MCNS患者中NPHS1基因349G/A多态性位点的A等位基因(0.786 vs 0.705)与AA基因型(0.636 vs 0.530)的频率都显著升高(P<0.05)。②对NPHS1基因349G/A多态性分析显示,具有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蛋白尿、血尿、血清白蛋白、肌酐、病程及激素治疗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PHS1基因349G/A多态性与MCNS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23.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贵森  刘斌  王莉  张渊  杨秀川 《四川医学》2001,22(2):176-177
目的分析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的特点.方法对28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行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并计算QTd;校正QT(QTc)和校正QT离散度(QTcd),同时测量血清K+、Mg2+和Ca2+浓度.以34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2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QT(365±30ms)与对照组(370±19ms)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QTc有明显延长(400±16msvs390±17ms,P<0.05).其QTd(48±10ms)和QTcd(56±11ms)较对照组(分别为27±17ms和32±8ms)均有极为显著的增加(P<0.005).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QTd和QTcd与血清K+、Mg2+和Ca2+浓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QTd和QTcd均极为显著增加,心室电不稳定性增强,其变化与血清K+、Mg2+和Ca2+浓度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4.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组织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与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MCD)组11例、膜性肾病(MN)组1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9例,收集患者肾组织进行Angptl4及足细胞损伤标志物desmin免疫荧光染色,计算荧光强度。将Angptl4分别与足细胞标志物synaptopodin、系膜细胞标志物CD90、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及基底膜标志物laminin进行双染以观察Angptl4与各类细胞的重合度。收集患者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及血清肌酐等资料,对Angptl4表达与desmin免疫荧光染色定量、24 h蛋白尿定量、血脂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性别、年龄、血清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sPGN组相比,MCD及MN组肾小球Angptl4表达增加(P<0.05),增加的Angptl4与足细胞重合度最高。肾小球中Angptl4表达与desmin表达及24 h尿蛋白定量相关(P<0.01),与血清三酰甘油及血清总胆固醇不相关(P>0.05)。结论 在原发性MCD及MN患者中,肾小球Angptl4表达增加且与足细胞损伤和蛋白尿相关,与血脂不相关。  相似文献   
125.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对散发性或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患者进行FSGS致病基因热点突变进行筛查,了解这些热点突变在我国FSGS患者的发生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经肾脏活检确诊的40例FSGS散发病例及一个22人的FSGS家系LF-01。收集散发病例的外周血,采用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对LF-01家系进行调查,收集实验室检测数据,并留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40例散发病例及所有家系成员进行ACTN4第8外显子,TRPC6第2、5、12、13外显子和INF2基因2、3、4外显子筛查,通过PCR扩增外显子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LF-01家系共9人为患病或可能患病状态,该家系表现为不完全外显遗传模型。40例散发FSG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7岁,男女比例为26:14,其中2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我们对所有样本进行了ACTN4第8外显子,TRPC6第2、5、12、13外显子和INF2基因2、3、4外显子筛查,均未发现有已知的基因突变。结论国外报道的FSGS致病基因的热点突变ACTN4、TRPC6和INF2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群FSGS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镁离子浓度分别为0.5 mmol/L及1.0 mmol/L的两种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镁复常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4例,分别使用镁离子浓度为0.5 mmol/L(A组)及1.0 mmol/L(B组)的两种透析液进行透析。透析前后均进行血镁检查及血压测量,比较血压及血镁复常率。结果A组患者透析后血镁显著低于B组(P<0.05),血镁复常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透析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发生透析后低血压事件1例。结论镁离子浓度为0.5 mmol/L的透析液透析后患者的血镁复常率更优,血镁水平更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其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中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和瘦素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MHD患者31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5±17)岁和正常对照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47±15)岁,血清瘦素水平;MHD组患者测量身高、体重、上臂中份肌肉周径(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铁结合力(TBC)、血脂全套、白介素-6(IL-6),结合临床症状评价主观综合评定(SGA)和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综合评分(MIS),计算体脂含量(F%)、体重指数(BMI)。结果 MH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增高[(25.96±30.91)vs(7.58±6.84)ng/ml;P=0.0083],女性患者平均水平高于男性[(9.59±18.20)vs(50.02±30.12)ng/ml;P=0.000025];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透析时间无相关性,瘦素与ALB、TG、LDL、HDL、IL-6也无相关性;而体脂含量(r=0.747;P<0.0001)、BMI(r=0.62;P<0.0001)和CHOL(r=0.40;P=0.023)与瘦素呈正相关,SGA(r=-0.40;P=0.023)、MIS(r=-0.363;P=0.041)与瘦素呈负相关,在排除体脂含量影响后,SGA与瘦素相关性消失,当排除BMI和SGA的影响后,MIS与瘦素相关性也消失。结论 MHD患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女性瘦素水平高于男性;MHD患者血清瘦索水平与体脂含量、BMI、SGA、MIS等营养参数有明显的相  相似文献   
129.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存在发生率高、达标率低、药物调整不及时、诊疗不规范等问题。基层医生慢性肾脏病管理建议专家组参考国内外众多指南、共识及标准操作规程并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借助前期检验结果及既往用药史形成诊疗建议制定管理流程,旨在指导基层医生进行贫血管理,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达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