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本文报道1986年7月~1987年6月广东部份地区3岁内婴幼儿轮状病毒(HRV)感染情况:腹泻儿童 HRV 感染率11. 6%,对照儿童4. 2%(P<0. 01) ;腹泻儿童 HRV 感染全年可发生,有冬、夏流行峰;不同月龄、性别的感染率无差别;长、短核酸电泳型的 HRV 感染临床表现无差异。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回顾最近3年急症体外循环病例,分析其特点、作用及管理。方法 收集1999~2002年间共收25例心血管手术及危重病人抢救施行急症体外循环的临床资料,其中心血管术后9例,诊断检查及介入诊疗意外3例,病情恶化7例,心脏肿瘤3例,外伤2例,低温抢救1例,涉及多种体外循环方法的应用。结果 成活21例,死亡4例,占16%,其余患者顺利出院,目前正接受长期随诊。结论 急症体外循环在心血管手术及危重病人抢救中非常重要,快速建立体外循环,针对不同病情采用相应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3.
广州市正常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州市 196 7~ 196 8年曾出现过一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行[1] 。 1985年始我市实施了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 ,流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为了掌握广州市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情况 ,我们于 1998~ 1999年对 4 94名正常人群血清进行流脑A群杀菌抗体水平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采用横断面研究 ,按整群抽样方法 ,于 1998年 11月和 1999年 11月分 5个年龄组(0~岁、5~岁、10~岁、15~岁、30~岁 )在广州市各区采集正常人群血标本 4 94份 ,分离血清 ,- 2 0℃保存待检。被调查人群主要为托幼机构、中小学生及饮食服务…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探讨扶正散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瘤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A组,32例),综合组(扶正散结方+化疗组,B组,48例)和扶正散结方组(C组,50例),分析各组治疗后疗效、复发转移及转移灶情况、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对血清VEGF,TSGF的调控作用。结果:B组控显率达79.2%,明显高于A,C两组(P0.05);治疗后A,B,C组的转移灶缩小者分别为46.8%,75.0%,44.0%;服用扶正散结方组新转移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服用的单纯化疗组(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3组中以B组(79.1%)改善最为明显(P0.05);B组舌质、舌苔也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P0.05);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TSGF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B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3组治疗后TSGF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扶正散结方能够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同时能使血清VEGF,TSGF水平下降,减少肿瘤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超声辅助萃取(UAE)-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饮用水中14种多溴联苯醚(PBDEs)残留的方法。方法水样采用UAE-DLLME富集提取,1.0 ml丙酮作为分散剂,20μl四氯乙烷作为萃取剂,样品提取后进GC-MS-MS检测,经过DB-5(15 m×0.25 mm,0.20μm)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量。结果在0.05~20μg/L(除BDE-209在0.25~100μg/L外),回归方程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8。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3~72 ng/L,定量下限为3.8~210 ng/L,加标回收率在80.6%~95.6%之间,RSD8.4%。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环保,重现性和准确度好等特点,适用于饮用水中14种的PBDEs的测定。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了解广州市从事服务行业人员(下称从业人员)与市民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提高双方对自身与他人的保护意识。方法 市民1524例作为市民血样,从业人员血样采用49182例体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检测。结果 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4.8%,市民HBsAg阳性率为1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人群的男性HBsA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从业人员中,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情况,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市民中20岁以下体检者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P〈0.01)。结论 广州市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远低于市民,表明实行健康证制度成效显著,但也暴露了从业人员有可能从被服务对象处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对双方均需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市民中20岁以下体检者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说明乙肝疫苗的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0例)和TPN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EN组的住院时间、尿淀粉酶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都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体重EN组较TPN组明显提高,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清蛋白水平与TP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此种治疗方式操作简单,方法安全有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有利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因子分析在新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症状研究中的应用,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基础研究及其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一次封闭环境下新型甲型H1N1流感暴发数据,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讨新型甲型H1N1流感症状的因子,根据因子的组合,结合专业知识定义因子的临床类型;用证实性因子分析验证因子假设,计算因子负荷,计算每个病例的各因子预测值,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感症状的特点。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新型甲型H1N1病例的临床症状可以分为消化道症状、卡他症状、下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与上呼吸道症状。证实性因子分析发现,2.29%、32.09%、2.87%、7.16%与37.54%的病例分别具有典型的上述对应症状,2.29%、33.52%、4.01%、18.05%与37.54%的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类型分别对映前述症状。42.12%的病例不具有任何一种典型临床症状特征,38.68%的病例具有1种,14.33%的病例具有2种,4.87%的病例具有3种。4.58%的病例仅有发热症状。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且以上呼吸道与卡他症状为主。因子分析能较好地应用于新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症状特征研究,为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2010年广州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探讨其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的报告标准。方法收集广州市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及《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事件调查报表》所记录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信息;通过计算罹患率、构成比、均数及标准差等进行描述分析,运用t检验进行比较,对疫情涉及班级数和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2010年广州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413起,平均罹患率2.02%。疫情高峰在4~6月份;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41.64%,172/413);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80.39%,332/413)。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16起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为5.58%;但首次报告时间均晚于疫情高峰时间(t=-2.43,P=0.021),其中37.5%的事件在疫情截止时才上报;16起暴发疫情持续时间与疫情涉及班级数相关,涉及班级数越多,疫情持续时间越长(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66,P=0.022)。结论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4~6月是其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聚集性疫情的报告、调查及处置等尚有待进一步规范;暴发疫情报告标准有待商榷以提高报告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