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4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病人外周血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2)方法 采用Griess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1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7例肝硬化(LC)病人外周血中NO和TNF-α的含量,并与33例正常人进行了比较。(3)结果 慢性肝病病人血清中TNF-α与NO明显高于对照组(t=2.377 ̄7.074,P  相似文献   
102.
声带息肉是喉病中最常见病之一,患者常因声嘶或咽喉异物感就诊。目前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合理的手术应根据患者健康情况、息肉的部位和大小、医疗设备,而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案。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是最首选的方法,简单易行。我们自1980年以来,在门诊和病房共手术治疗842例,其中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7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术前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时机对新生血管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将2015 年5 月至2017 年5 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9 例DR患者按随机数余数法分为A组(32 例)、B组(43 例)、C组(34 例),3 组均行玻璃体切割术,A组术前不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B组术前3 d术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C组术前5 d术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观察3 组手术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医源性裂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中留取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标本,测定VEGF表达水平;观察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VCA)的变化情况。 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B、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A组(P<0.05),术中电凝止血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率均低于A组,术后玻璃体内出血发生率较A组低(P<0.05),术后角膜水肿、高眼压、前房炎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但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新生血管膜VEGF阳性率低于A组,但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3组BCVA均上升(P<0.05),B、C组术后3、6个月BCVA高于A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患者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均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新生血管膜VEGF表达水平,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但术前3 d或5 d注射效果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选择性胫骨外髁"U "形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塌陷粉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选择性胫骨外髁" U"形截骨入路对15例胫骨外侧平台塌陷粉碎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5~70(38.5±7.7)岁。按照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ABC分型,A型2例,B型6例,BC型4例,C型3例;合并内侧平台骨折5例;左膝8例,右膝7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14(3.4±1.2) d。所有患者CT提示胫骨外侧平台塌陷>2 mm,粉碎骨块>2块,胫骨外侧髁皮质完整。术后12个月采用Rasmussen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并采用Rasmussen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15例患者选择性"U "形截骨一次成功,手术时间55~110(85.6±20.0) min,外侧平台手术时间20~60(30.5±10.5) min。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14.6±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4(13.6±3.6)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Rasmussen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14~18(17.5±0.3)分,其中优13例,良2例。膝关节Rasmussen功能评分13~30(26.8±2.5)分;其中优12例,良1例,可2例。2例外侧平台高度分别丢失2 mm和4 mm,1例膝关节5°外翻畸形,1例关节僵硬(10°~100°)。未发生腓总神经损伤、腘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失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选择性胫骨外髁" U"形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塌陷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切口简单、骨折显露直接、复位固定准确、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该文概述了传染科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和思想现状,以及对他们进行护理培训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护理培训后的效果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雄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为男性动脉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3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8例。符合标准原发性高血患者128例,将其分为3组:高血压1级组28例,高血压2级组56例,高血压3级组44例,均为男性。收集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38例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全部受检者抽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内皮素和睾酮。结果高血压患者内皮素水平犤(54.2±7.5),(70.8±8.2),(94.4±5.8)μg/L犦显著高于对照组犤(39.1±6.6)μg/L犦(P<0.01)。高血压3级组和2级组血浆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皮素的升高、雄激素下降程度与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病变狭窄≥50%入选为冠心病组(8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为对照组(38例)。抽取空腹静脉血4ml,分别测定Hcy、ET和NO。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cy、ET分别为(18.09±9.46)μmol/L,(108.04±21.1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NO为(98.26±25.2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三支病变者血浆Hcy和E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者,NO显著低于单支病变者(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Hcy、ET显著增高,NO显著降低,血管病变支数越多,Hcy和ET增高越显著,NO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108.
骨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骨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进行影像学研究以指导置钉.方法:将筛选出的9例成人正常骨盆的2.0 mm层厚轴向CT扫描结果导入MIMICS 10.0软件.通过后者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即位于髂前上棘及臀中肌结节之间的、髋臼之上的髋臼前柱的高位部分,进行真正矢状面及冠状面重建.然后应用该软件的测量工具于重建面上进行测量,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位于髂前上棘前缘后方16.5 mm宽度为49.6 mm的髂嵴节段可用作定位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的进钉点.该节段髂嵴所覆盖骨质相对丰厚及纵深,可完全容纳直径为5.0 mm的Schanz钉,并可经髂嵴将该直径的螺钉最浅打入71.7 mm至髋臼顶及最深打入143.5 mm至髋臼后方相对致密的骨质.结论: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髂嵴外固定Schanz钉的置入,于上述进钉点区域将Schanz钉朝向髋臼或其后方打入臼顶或臼后相对致密的骨质以获得较好的把持力从而增强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考察款冬花蜜炙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研究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并运用Marker Lynx 4.1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蜜炙前后款冬花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款冬花蜜炙后,其蔗糖、葡萄糖、芦丁、反式阿魏酸、棕榈酸、款冬酮的含量升高,绿原酸、芹菜素、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降低,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成分(克氏千里光碱)含量下降。款冬花蜜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显示,蔗糖、芦丁、绿原酸可作为区分款冬花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性成分。结论:款冬花蜜炙前后成分差异显著,其成分的化学变化是蜜炙后增效减毒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9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均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A组47例接受PE治疗,B组32例接受PE+HDF治疗,C组不接受人工肝治疗。结果 A组治愈16例,好转22例,死亡9例,B组治愈9例,好转17例,死亡6例,C组治愈7例,好转22例,死亡11例;PE或PE+HDF治疗后,患者血NO、LPS、TNF-α下降明显。结论 PE或PE联合HDF治疗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肝性脑病恢复,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