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医学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平台。针对目前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抓好岗前培训、规范操作步骤、安排业务学习、举行护理查房,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使护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和基础理论。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及以身作则对护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素质培养是护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2.
李玉芹  李立和 《检验医学》2012,27(7):584-587
目的建立检测抗核周因子(APF)抗体的补体参与的间接免疫荧光两步法(简称补体免疫荧光两步法)并做临床初步应用。方法以非吸烟、健康、无结缔组织病供者口腔颊部上皮细胞为底物,加入被检者稀释血清,再加入补体,继加入抗补体C3C荧光素,核固红甘油缓冲液封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在细胞核的周围,即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均质荧光颗粒为阳性,阳性细胞占总细胞50%为APF阳性,做血清补体灭活前后APF检测结果比较。分别检测7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活动期、缓解期)和61例非RA对照者APF,并与荧光标记检测抗人IgG型APF一步法(简称免疫荧光一步法)比较。结果血清补体灭活前后APF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荧光方法检测APF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免疫荧光两步法的荧光强度高于免疫荧光一步法,其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96.7%,阳性预测值为96.6%,均高于一步法;同一RA患者活动期APF荧光强度高于缓解期。结论补体免疫荧光两步法检测APF提高了分辨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同时检测IgM、IgA、IgG型抗体,可与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诊断RA相互补充,提高R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3.
李玉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254-254
一般健康成人每次献血200~400ml无碍身体健康,不会引起献血反应的发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随着献血模式的改变和护理水平的提高,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现对献血过程中出现的献血反应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4.
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为门诊病人,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16~63岁,平均38岁;其中胆囊切除术后21例,剖宫产术后15例,子宫全切术后6例,脾破裂术后6例;病程半年~1年18例,1~3年20例,3年以上10例.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辨证属脾虚型.西医诊断除外肠炎、痢疾、霍乱等细菌感染性腹泻及其他疾病所致腹泻.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均未见白细胞、红细胞和脓细胞.  相似文献   
195.
尿液分析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U F- 1 0 0尿沉渣分析与干化学分析、显微镜检查联合检测尿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 U F-1 0 0型尿沉渣分析仪、尿自动分析装置 US- 2 1 0 0 R、常规尿沉渣镜检分别对 5 30例随机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以镜检结果为标准 ,U F- 1 0 0与常规镜检相比 ,检测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 89% ,假阳性为 1 5 .1 2 % ,假阴性率为 1 1 % ;测定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 92 .31 % ,假阳性率为 8.2 3% ,假阴性率为 7.6 9% ;检测上皮细胞、小园上皮细胞、管型、结晶和类酵母菌阳性符合率较低 ,分别为 80 .6 %、5 0 %、6 6 .7%、6 8.89%、5 7.1 2 %。 5 30例尿标本中干化学法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及亚硝酸盐均阴性的 2 6 7例标本中 ,UF- 1 0 0检测红细胞阳性 2 2例 ,白细胞阳性 2 5例 ,常规检查法检出红细胞阳性 7例 ,白细胞阳性 1 9例。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相比 ,测定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 93% ,假阳性为 1 5 .1 2 % ,假阴性为 7% ;测定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 5 0 .4 3% ,假阳性为 3.1 1 % ,假阴性为 4 9.5 7%。结论  UF- 1 0 0型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分析、显微镜检查联合应用能弥补干化学法不足 ,减少漏检和误检 ,UF- 1 0 0尿沉渣分析仪还可以满足尿液检测标准化 ,而且通过对干化学与 U F- 1 0 0结果进行交叉核对会大大降  相似文献   
196.
197.
贺普丁(拉米夫定)自上市以来,市场占有率曾占主导地位.由于其包装、价格、服用疗程较长等问题,在应用过程中产生一些矛盾;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其临床应用有降低的趋势.笔者对其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矛盾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阐述如下,以与药学界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98.
参数的正确设置是仪器分析质量保证的前提,一台性能良好的自动分析仪,实验室技术人员正确输入参数,熟练操作仪器,合理使用试剂盒才能保证实验质量。本文在 OET-100生化分析仪上以上海丰汇己糖激酶法试剂盒测定葡萄糖为例探讨葡萄糖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9.
目的研究小红细胞对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从日常检测的住院病人标本中,选择MCV<65fl的标本32例,MCV在65~70 fl的标本59例,MCV及RDW均正常的标本30例,分别在K-1000血细胞分析仪、CELL-DYN3700血细胞分析仪、CELL-DYN1700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同时,每份标本人工显微镜计数二次取均值统计,将结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MCV及RDW均正常的标本各仪器与镜检法及各仪器之间血小板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MCV在65~70 fl之间时,K-1000及CD-3700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之间血小板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CD-1700与镜检法之间血小板计数结果有显著性差异;MCV<65 fl时CD-37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K-1000及CD-170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使用CD-17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时,对MCV<70 fl的标本我们应通过人工镜检复查血小板计数结果;在使用K-1000血细胞分析仪时,对MCV小于65fl的标本以及MCV在65~70 fl之间而RDW明显增大且其血小板直方图明显异常的标本应手工复查血小板计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