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指一类女性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阴道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细菌数量增加所致临床症候群,是阴道微生态失衡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疾病,对妇女的健康危害很大。对BV进行系统性筛查和针对性治疗可有效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的机会。而BV主要是通过实验室诊断,因此,快速准确的BV检测方法对于本病的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就BV实验室检查的生化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和意义、使用阴道生化标志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2.
以手术植入人胆固醇结石的方法,制作兔胆石性胆囊炎模型,对取石前后家兔胆囊粘膜上皮作电镜观察。发现兔胆石性胆囊炎模型与人类胆石性胆囊炎的病理改变一致。取石后病变胆囊的粘液分泌并未减少,反而增加,揭示结石在病变胆囊内复发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Tspan8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肝癌细胞系及80例肝癌患者手术标本中Tspan8的m RNA与蛋白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检测352例肝癌组织样本中Tspan8的表达,分析Tspan8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span8的m RNA与蛋白表达在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H、MHCC97-L)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系(PLC/PRF/5、SMMC7721、Hep G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与正常肝组织,且在有肝内转移或血管侵犯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肝内转移及血管侵犯患者的癌组织(均P0.05)。Tspan8高表达是肝癌术后复发转移(HR=1.64,95%CI=1.21~2.23,P=0.002)和术后生存(HR=1.66,95%CI=1.23~2.25,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Tspan8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Tspan8低表达组,术后复发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Tspan8促进肝癌侵袭转移,Tspan8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42例患者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细菌学资料及细菌感染的处理和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中,有28例患者发生细菌性感染,感染率为66.7%,病原菌分离部位以腹腔和呼吸道为主;28例感染病人共分离出52珠细菌、真菌;细菌对第三代抗生素较敏感。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易并发生感染,抗生素的选择以及支持治疗是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徐伟  贺贵云  李灼日 《眼科研究》2009,27(3):211-213
目的确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睑裂狭小综合征(BPES)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和类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技术,对来自同一家系的4例BPES患者及家系中6例正常人和5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DNA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筛查FOXL2基因的外显子序列。结果来自同一家系的4例BPES患者均发现有FOXL2基因892C〉T的改变,为无义突变,而家系中6例正常人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FOXL2基因中均未发现突变。结论FOXL2基因的一种已知突变可能是该BPES家系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与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6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仅单纯行TACE治疗,观察组30例在行TACE治疗后1周开始服用索拉非尼,治疗后对患者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及肝外转移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66.7%)优于对照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6年12月,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15.8个月,大于对照组10.8个月(P<0.05),观察组肝外转移率3.33%小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可有效延长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肿瘤进展期,提高生存时间,降低远处转移率,有望使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97.
兔肝细胞的脾脏移植和定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体内移植的途径和定位分析。【方法】从新西兰白兔的肝脏中分离获得原代肝细胞,经纯化培养后经脾动脉插管或注射移植到脾脏,在不同时间注射肝细胞特异性增强剂(扎贝葡胺),观察移植后脾脏核磁信号的变化和移植肝细胞的存活,并分析细胞移植前后肝功能变化。【结果】肝细胞移植入脾脏一段时间后受损肝功能明显改善。脾脏内可见肝细胞信号,d,信号最强,以后逐渐衰退并持续14d以上。【结论】肝细胞脾内移植是可行的;应用肝细胞增强剂进行MRl分析可成为肝细胞移植无创伤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拟通过分析不同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关系,探讨HTPAP单体型对HCC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77例HCC样本,提取其中以AGCTAC、GCGGGT、AGCTGC和GCGGAT等4种主要HTPAP单体型组成的HCC RNA。绝对定量PCR检测HTPAP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PAP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单体型与基因表达的关系。随机选取665例HCC样本并提取DNA,焦磷酸测序方法对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检测。单体型构建后,分析HTPAP单体型与HCC预后的关系。结果  377例HCC中有327例由上述4种主要单体型构成。基因表达分析提示,HCC中HTPAP在GCGGGT 纯合子组和AGCTAC/GCGGGT杂合子组的表达低于AGCTAC/GCGGAT杂合子组、AGCTAC/AGCTGC杂合子组及AGCTAC纯合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免疫组化染色发现GCGGGT纯/杂合子组HCC较其他单体型HCC的HTPAP表达显著降低(P=0.035)。Kaplan Meier分析提示,GCGGGT纯/杂合子组HCC较其他单体型HCC术后易复发且预后差(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发现GCGGGT单体型是HCC术后复发及预后差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  HCC的不同HTPAP单体型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GCGGGT单体型可作为HCC术后复发和预后差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
背景:缺血预处理能否减轻肝细胞分离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改善供体残留肝脏功能? 经检索国内外罕见这方面的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分离肝细胞及供鼠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方法:12 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单纯肝部分切除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各6只。采用改良四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上述切除肝脏肝细胞,同时收集术前和术后1 d大鼠的血清。 结果与结论:缺血预处理组切除肝脏分离肝细胞成活率、增殖活性及白蛋白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肝部分切除组(P < 0.05),而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丙二醛水平显著减少(P < 0.05);与单纯肝部分切除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大鼠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 0.05)。结果表明缺血预处理能减轻肝细胞分离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自身缺血性预适应、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相关,但对供鼠肝部分切除后残肝功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
背景: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可行性及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目的:观察经门静脉移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细胞移植组经门静脉注射1 mL BrdU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5×106个),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的PBS;以经门静脉移植1 mL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细胞移植后4周,取大鼠尾静脉血及肝脏组织进行检测。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后4周,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明显降低,而白蛋白明显升高(P < 0.01);肝细胞炎性坏死、脂肪变及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 < 0.05或P < 0.01)。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均有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定植,但细胞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移植组大鼠肝组织表达人源性细胞角蛋白18和白蛋白mRNA,而模型组未见。可见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及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移植细胞在肝硬化大鼠肝内归巢定植并向肝样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