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对呼吸道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二代测序(NGS),获取基因组序列并分析测序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月,收集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标本共计8份,运用RNA建库的方法进行测序,获得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包(CLC Genomics Workbench 12.0)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8例呼吸道标本中获得5个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其中2份来自下呼吸道标本。与新冠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74%~99.90%。Ct值低的样本,测序深度、覆盖度和相对丰度高。结论: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Ct值低,测序质量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采集2017—2018年茂名市禽类和畜类食品(仅宰杀切割),了解空肠弯曲菌携带率,分析其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茂名市禽类和畜类食品(仅宰杀切割)监测过程中分离的空肠弯曲菌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检测、耐药基因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并基于全基因测序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7—2018年共检出空肠弯曲菌食品分离株14株,对链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萘啶酸、阿奇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高度耐药,携带着多种耐药基因;基于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茂名市检出的12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处在不同进化分支上,显示出多样遗传性。结论 在茂名地区,家禽和畜牧类食品的空肠弯曲菌感染率很高,具有多种抗药性,对畜牧农场和饲料中这种细菌抗药性的监测需要加强,以便为有效防治空肠弯曲菌引起的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2014年广州市某工厂发生的一起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耐药特性及分子特征。方法 对分离到的6株非O1/O139群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性实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6株分离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为非O1/O139群。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6株分离株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克肟、头孢拉定、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多粘菌素B耐药,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四环素、吡哌酸、红霉素和氯霉素敏感。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携带毒力表达调控基因(toxR)和溶血素基因(hlyA),未检出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毒力协同调节菌毛基因(tcpA)和肠毒素基因(ST);5株病例分离株和1株冷柜内壁分离株经限制性内切酶NotⅠ消化后的PFGE图谱为同一型别。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共同的遗传特征,菌株出现了多重耐药,提示应加强该类菌株的监测,防止大范围扩散或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2013-2014年本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与各地优势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型别进行比较,揭示其流行与发展趋势的规律。方法依据GB/T 4789.7-2008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复核;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菌株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fi I酶切,用PFGE方法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 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88株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定量PCR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核酸;所有菌株对8种抗生素均敏感;88株菌的DNA指纹图谱可大致分为38种PFGE图谱,经Bio Numerics软件分析分为A~H 8个群,其中F群为优势群。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常规培养法结合是缩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时间、提高检出率的有效方法;从大连市患者粪便中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对临床常用的8种抗生素尚无耐药情况且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掌握广东地区猪链球菌2型菌株毒力因子及分子分型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荚膜多糖(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mrp)、溶血素(sly)、谷氨酸脱氢酶(gdh)、胞外因子(ef)等5个猪链球菌2 型主要毒力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对分离自病人、病猪的22株猪链球菌2 型菌株进行PCR检测,并对菌株进行MLST分型分析。结果 22株菌分为5种毒力基因型,其中cps2J+/mrp+/sly+/gdh+/ef+型别为病人及病猪菌株所共有,cps2J+/mrp+/sly-/gdh-/ef+、cps2J+/mrp+/sly-/gdh+/ef+为病人菌株所特有,cps2J+/mrp-/sly+/gdh+/ef+、cps2J+/mrp-/sly-/gdh+/ef-为病猪菌株所特有;MLST分型结果显示,22株分为ST1、ST7和ST28三个型别,其中ST1、ST7型为病人和病猪菌株所共有,均同属于ST1克隆复合物,ST28型为病猪所特有。结论 广东地区病人、病猪的猪链球菌2 型菌株毒力基因型及MLST分子分型均呈现多样化,且部分型别为两者所共有,为阐明猪传染给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珠江河口水体中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布状况,分析菌株的分子特征和毒力基因特征.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从珠江河口水体中分离的59株O1群和10株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体外检测ctxA、tcpA、ace、zot、tcpl,hlyA、toxR和ompU等毒力相关基因,并进行毒力相关基因分型分析,对限制性内切酶Not Ⅰ消化后的基因组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采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图谱,得到菌株带型相似性的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 2009-2010年共采集1 152份水体标本,分离得到O1/O139群霍乱弧菌69株,其中O1群埃尔托霍乱弧菌59株(小川型18株,稻叶型41株),O139群霍乱弧菌10株.PCR检测69株菌ctxA全部阴性,hlyA和toxR全部阳性,基因分型可分成9个型.稻叶型菌株中,34.15%(14/41)为hlyA+ toxR+ ompU+ ace+ zot+ tcpⅠ+型;小川型菌株中,66.67%(12/18)为hlyA+toxR+型;O139群菌株中,70%(7/10)为hlyA+ toxR+型.PFGE分型发现,O139群菌株PFGE相似度为69.9%~ 95.5%;O1群菌株相似度为72.8%~ 100.0%,可分成3个聚类.结论 在霍乱流行间歇期,该地区外环境水体中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广泛存在,基因型别多样.  相似文献   
38.
广东省霍乱病例与环境来源霍乱弧菌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广东省霍乱病例及环境来源O1/O139群霍乱弧菌抗生素敏感性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选取2006-2007年广东省霍乱病例及相关来源、环境(珠江水体和海水产品)来源的O1/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血清学、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不同来源的霍乱弧菌在菌型分布、药物敏感性、毒素基因携带以及分子分型方面的异同。结果2006-2007年,广东省共分离各类来源O1/O139群霍乱弧菌170株。其中,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37株,环境来源菌株133株(海水产品来源37株、珠江水体96株)。两种来源菌株的菌型构成均以O1群El Tor稻叶型为主;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以产毒株为主,ctxA毒素基因携带率(83.8%)显著高于环境菌株(4.5%);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以产毒株为主的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对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78.8%,78.8%)高于以非产毒株为主的环境来源菌株(50.6%,13.9%,P0.05)。环境来源菌株对多西环素的耐药率(17.7%)高于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0%,P0.05)。O139群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0%)高于稻叶型和小川型菌株(8.9%,0%,P0.01)。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类分析显示,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之间,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之间以及其他的O1/O139群霍乱弧菌之间,PFGE型别表现为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广东省O1/O139群霍乱弧菌来源复杂多样,霍乱防控形势严峻,需要密切注意菌株型别变异情况及菌株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2014-2016年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宋内志贺菌暴发分离株及散发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2014-2016年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分离的14株宋内志贺菌暴发菌株和6株散发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和PFGE分析,并选择其中6株代表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NCBI上获取的51株国内外宋内志贺菌的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试验菌株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萘啶酸有较高的耐药性,对阿奇霉素、氯霉素和亚胺培南完全敏感。PFGE分子分型显示,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分离株之间PFGE指纹图谱有很高的相似度(93.2%),基于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宋内志贺菌分离株同处在一个进化分支上,与来自韩国的菌株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论 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分离的宋内志贺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阿奇霉素、氯霉素和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试验菌株之间具有相似的PFGE指纹图谱,遗传进化关系相近。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适用于猪肝样本中戊肝病毒检测的荧光RT-PCR方法。方法采用匀浆处理直接提取法(方法一)与聚乙二醇处理法(方法二)两种处理方法对染毒猪肝样本进行病毒富集,针对4种型别戊肝病毒的基因组而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套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采用新建荧光定量RT-PCR检测人工染毒的猪肝样本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处理效率。结果所建立的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显示在102~108copies/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质粒标准品检测所获得的Ct值的变异系数分别在0.11%~3.75%、2.47%~6.62%间。2种方法均可以检测出102copies/μL的染毒猪肝中戊肝病毒拷贝数。结论所建立的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等特点,适用于HEV的定量检测。匀浆处理直接提取法更加快捷,适用于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