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86年7月—1993年6月,602例抵达回盲部结肠镜诊断出58例鞭虫病,发现鞭虫140条,取出虫体40条,本文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病例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9—74岁,平均49岁,以腹痛、腹泻、粘液稀便及排便习惯改变为多,病程长短不一,最短10d,最长10年。常规检查前后均查大便找虫卵,其中5例鞭虫卵阳性。  相似文献   
42.
荧光染色计数机采血小板中的白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逐渐应用,机采血液成分以其纯度高,污染少而受到临床普遍欢迎,尤其是机采血小板制品,血小板含量可达到3×1011/L以上,而白细胞含量在3×106以下,因而减少或防止同种免疫反应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但如此少量的白细胞在普通显微镜下难以准...  相似文献   
43.
本院从1986年至1995年10月共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1301例,发现包块228例,经病理及手术证实98例为结肠癌,占同期检查人数的7.5%。本文重点讨论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及漏诊误诊原因,旨在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4.
在1974年Kundtzon[1]提出人脐血是有希望重建造血干细胞来源。从1989年以来,国内、外利用脐血治疗的报道逐渐增多,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研究。由于脐血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脐血造血活性及临床应用做一简述。1脐血造血活性六十年代Bame's等人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股鼠和新生鼠血中造血细胞的含量较丰富,明显高于成年鼠的外周血。七十年代Kundzon等人研究证实,人类脐血中也含有较丰富的造血细胞[2]。我国尹氏[2.3]等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检测脐血、内髓、外周血的粒一单祖细胞集落(CFU-GM)、红系…  相似文献   
45.
目前,白血病的分类方法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免疫分型的研究,特别是大量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问世,对急性白血病(AL)的分类、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1982年以来,国际上举行了多次会议,专题讨论细胞标志物的名称与特异性。1989年在维也纳举行的第四次会议上,新增加了表1常用白细胞分化抗原特征35种白细胞分化抗原(国际统一采用CD表示),并对7种CD进行了重新定义,使已定义的CD达89种以上。表1为常用白细胞分化抗原特征[‘1l免应分型FAB分型及核型分析光镜下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反应的观察是传统的白血病分类方…  相似文献   
46.
47.
皮肤T细胞淋巴瘤误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T细胞淋巴瘤误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张惠荣副主任医师李晓芸,刘昕彤呼和浩特铁路中心医院(010010)患者男,62岁,以躯干部“瘀斑”4个月于1993年12月8日入院。无明显诱因胸背部反复出现“瘀点”、“瘀斑”,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压不退色...  相似文献   
48.
10例烟雾病脑血管造影和MRI影像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雾病是一组颈内动脉未端和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脑底基底节出现异常血管网为基本特征的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造影时异常增生血管形如烟雾。故称“烟雾病”。最初日本学者发现报道.1967年Suzuki按血管造影表现命名“Moyamoya”病。近年我国报道渐有增多.本文总结我院一年来10例烟雾病患者的DSA、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9.
重型肝炎和肝癌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及肝癌肝硬化患者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变化,评价肝移植术对该类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术前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正常的终末期肝病、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采用体外静-静脉转流。按原发病不同分为重型肝炎组(15例)和肝癌肝硬化组(肝癌组15例),分别于术前(麻醉后)、无肝前20min、无肝30min、新肝60min、术毕不同时间点取桡动脉血,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值,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术前、新肝60min、术毕留取新鲜尿液,测定尿β2-MG及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值。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的SCr、BUN值以及术后肝移植相关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重型肝炎组有7例血β2-MG、12例尿β2-MG、14例尿NAG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而肝癌组仅有3例血β2-MG、3例尿β2-MG、7例尿NAG值高于正常参考值;两组各时间点血β2-MG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重型肝炎组术前尿β2-MG及NAG异常率明显高于肝癌组(P〈0.01和P〈0.05)。2术中两组血β2-MG值与术前比较变化不大,变化趋势两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新肝期60min及术毕尿β2-MG及NAG均较术前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重型肝炎组各时间点尿NAG值明显高于肝癌组(P〈0.05或P〈0.01)。3重型肝炎组肝移植相关性肾衰发生率为46.7%,而肝癌组无一例发生(P〈0.01)。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较肝癌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易发生急性肾衰,围手术期应注意肾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50.
现对我院1987/2006年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M)误诊28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2~75(平均59)岁。发病至确诊时间为6个月~15a。确诊时均属于Ⅱ、Ⅲ期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