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灌注加权成像(PWI)对急性脑缺血患者脑梗死灶周围有半暗带组织(IP)的影像学价值。方法:对临床83例超急性期(<6h)脑梗死进行数据采集,其中11例因义齿、病人烦躁等产生较大的伪影,数据不可靠而未能成功。成功72例,动脉性脑梗死50例,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26例,大脑后动脉供血区14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9例,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同时梗死1例;基底节区梗死22例。结果:在动脉性脑梗死中病灶周围存在半暗带区,在基底节区梗死中没有半暗带区。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序列能显示动脉性脑梗死灶周围的低灌注区,即半暗带组织。  相似文献   
42.
目的:应用1500次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60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给1500次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结石术粉碎率98.45%,两周内结石排净率90.35%,结论:1500次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由于锁骨位置浅表,结构薄弱,发病率高,伤后影响外观和活动功能.临床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一.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采用AO钛制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nail,TEN)经皮闭合穿钉治疗锁骨骨折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背景:以髓腔闪烁指数为基础的股骨髓腔分型与全髋关节股骨柄的存活率相关。目的:研究年龄和常见病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和骨性关节炎的髓腔闪烁指数分布。方法:回顾性评估10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股骨近端X射线片,测量股骨髓腔闪烁指数,比较各年龄组和各病种髓腔闪烁指数。结果与结论:髓腔闪烁指数:〈50岁组为3.82±1.20;50-59岁组为3.46±0.99;60-69岁组为3.28±0.75;70-79岁组为2.95±0.69;≥80岁组为2.94±0.59。股骨颈骨折组髓腔闪烁指数为2.74±0.53;股骨头坏死组髓腔闪烁指数为3.45±1.04;骨性关节炎组髓腔闪烁指数为3.50±0.69。提示髓腔闪烁指数对指导全髋关节置换假体选择有帮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DR系统伪影的产生原因及消减方法。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09-01~2009-06有伪影的8种256幅图像,按伪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处理。结果伪影主要是在形成X线模拟信息影像过程中已经潜在,其次是在探测器接受X线信息向各成像装置转换传送数字影像的过程中出现。结论熟悉DR系统伪影在成像链各环节产生原因及表现有助于减少和消除伪影,提高DR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分析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临床、螺旋CT和病理表现,以提高对MCRCC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结合文献复习,阐述该病的临床、病理及其螺旋CT表现。结果该病临床症状轻微;螺旋CT表现为多房性囊性肿物,边界清楚,囊壁可有局部增厚,间隔粗细不均,附壁及间隔结节直径〈5mm,增强后囊壁、分隔及结节中度以上强化;其病理特征为肿瘤均有包膜,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单层或多层透明细胞,囊腔间隔内可见灶状透明细胞,Fuhrmam分级为Ⅰ~Ⅱ级,免疫组化显示广谱CK+,EMA+,CD68+。2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分别随访45个月和32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MCRCC是一种肾细胞癌的罕见亚型,属于低级别恶性肿瘤,螺旋CT和病理表现具有明显特征,早期正确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Karl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定量评估婴幼儿肺密度及肺容积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临床疑诊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LD)组及常规剂量(RD)组各50例;采集肺部平扫CT图像,对LD组分别以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及Karl 1、3、5、7、9级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对RD组以FBP算法重建。记录2组有效剂量(ED),测量并比较各重建图像中的全肺平均肺密度(MLD)和全肺容积(LV)的差异,以及支气管分叉水平的主动脉、竖脊肌、胸腺、前胸壁皮下脂肪噪声值(SD)平均值及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 LD组ED较RD组下降84.44%。FBP重建图像中,LD组MLD和主观评分均低于RD组(P均<0.01),其LV和SD均高于RD组(P均<0.01)。LD组内Karl 1、3、5、7、9级重建图像中的MLD、LV、SD和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Karl迭代等级升高,MLD逐渐升高、LV和SD则逐渐减低,Karl 7级与Karl 1级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观评分以Karl 5级最高。LD组Karl 5级重建图像的MLD和主观评分均高于LD组FBP重建图像(P均<0.05)而低于RD组FBP重建图像(P<0.05);LV和SD均低于LD组FBP重建图像(P均<0.01),而高于RD组FBP重建图像(P<0.01)。结论 低剂量定量CT可能低估婴幼儿MLD而高估其LV;Karl迭代重建技术能提高CT定量分析的准确性、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尤以Karl 5级迭代重建图像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并比较16层螺旋CT与单螺旋CT导引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在16层螺旋CT、单螺旋CT导引下分别对50例肺孤立性结节穿刺活检,对采集的标本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术后行CT扫描明确是否有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分析操作时间、取材准确性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16层CT穿刺活检组50例中取得满意组织并确诊46例,穿刺平均时间22.8min,并发症出现率8%;单螺旋组50例中取得满意组织并确诊37例,穿刺平均时间35.6min,并发症出现率12%;在不同CT导引下穿刺取材时间及取材准确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为穿刺定位取材提供了更多信息,16CT定位下的穿刺活检成功率和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9.
新西兰是一个以发展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在世界上其草业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这与其重视草地管理,在草地管理方法上有其独到之处所分不开.本文在对新西兰北岛奶牛场的牧草生产年度和季节变化规律分析上,对该地区牧草生产特点,草地植被恢复方法,草地各种利用方法对比,草地利用和管理特点,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质量影响评价及各种新的草地管理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和论述.这些先进的草地管理经验,对今后加强我国草地管理工作,促进草业发展,必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对流行于四川成都、眉山和绵阳的奶牛乳腺炎病原菌进行分类和耐药性分析,为奶牛乳腺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K-B法测定了临床分离的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喹诺酮类、头孢噻吩和头孢噻肟8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中91株病原菌表现为耐药,耐药率为75.8%,大部分病原菌耐受1种(34.0%)或2种抗生素(33.0%).病原菌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与临床用药规律呈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分离病原菌对青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5.2%和64.8%;其次为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6.7%和30.3%;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最好,敏感率为89.2%,提示其为该地区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有效药物.结论 该地区奶牛乳腺炎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所试奶牛乳腺炎病原菌耐药率高,部分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提示应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