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医药卫生   77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总结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16例经手术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资料。放射性坏死在普通MRI及CT上并无特异性表现,多发生于颞叶,部分患者从影像学上与胶质瘤及鼻咽癌复发难以鉴别;对坏死伴有囊性变、中线移位及颅内压力增高者,行开颅手术治疗,切除坏死病灶或部分切除坏死病灶联合颞极切除及颞肌下减压,根据患者颅内压力选择是否去骨瓣减压。结果术后随访12~72个月,复查颅脑MRI,提示中线结构移位较术前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头痛头晕、认知力差、肢体麻木及瘫痪症状好转11例,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间期延长4例,病情未进行性加重1例。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磁共振波谱成像对放射性脑坏死与肿瘤有一定鉴别意义;对保守治疗效果差、颅内压力高及对手术耐受性好的放射性脑坏死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Duhamel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D)的并发症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4年1月12例长段型HD资料,男7例,女5例,中位年龄8月(5月~6岁)。其中移行区位于降结肠近端8例,横结肠2例,结肠肝曲1例,升结肠1例。7例行结肠造瘘。手术主要改良之处:经肛门齿状线上方直肠后壁切口将结肠拖出至肛门外,用Endo-GIA肛门外切断并封闭,保留直肠残端4~5 cm。然后结合Deloyer技术将升结肠拖下与原直肠后壁端侧吻合,再将Endo-GIA切缝器两肢分别放入原直肠和新直肠,切开两段肠管间隔并行侧侧吻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结果 12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次全结肠切除升结肠Duhamel拖出术,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125~240 min),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无吻合口漏。4例诉肛周疼痛,1例术后5天便血,保守治疗治愈。大便频率2周以内4~15次/天,恢复到正常排便频率(1~2次/天)时间平均3.5月(2.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3~46个月),2例术后小肠结肠炎,1例早期有便秘症状,均保守治疗治愈。无闸门综合征和粪石发生,无大便失禁。结论改良腹腔镜辅助Duhamel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长段型HD安全有效,排便频率恢复正常快。肛门外处理直肠盲端简单可靠,腹壁创伤小。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45岁,2个月前自行发现左侧睾丸肿块,后进行性增大;鼻咽部腺泡型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术后、放射联合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后8个月。查体:左侧睾丸质硬,有波动感。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睾丸超声:左侧睾丸体积增大,内见多个团片状低回声区(图1A),以中下极明显,边界不清,大者约2.0 cm×1.3 cm,CDFI见其内丰富条状血流信号(图1B);提示左侧睾丸内异常回声,转移性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一效膏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后,治疗组予一效膏外用治疗,对照组予康复新液外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部症状评分(包括创面缩小率、肉芽组织填充率、坏死组织附着率、创面渗出、疼痛)、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创面缩小率评分、肉芽组织填充率评分、坏死组织附着率评分、疼痛程度足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创面组织VEGF、PD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一效膏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明显改善足部症状评分,以及局部VEGF、PDGF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合成18F-Flurpiridaz的优化方法,评估其在正常巴马小型猪PET/CT心肌灌注显像(MPI)中的分布情况。 方法 以18F取代2-叔丁基-4-氯-5-[4-(2-甲基磺酰基-乙氧基甲基)苯基甲氧基]哒嗪-3-哒嗪酮中的苯磺酸离去基团进行标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非梯度洗脱的方法纯化产物。5头正常巴马小型猪经耳缘静脉注射37 MBq 18F-Flurpiridaz后10 min行PET/CT MPI,并于注射后30和60 min进行PET/CT全身显像,观察显像剂在其体内主要脏器的摄取情况。 结果 18F-Flurpiridaz的制备时间约为50 min,非校正放射化学产率为40%,放射化学纯度>97%。MPI图像显示心肌细胞摄取明显,肝脏仅有少量摄取,肺基本无摄取,心肌图像质量好。全身显像中,显像剂注射后30 min,心肌和肾脏摄取明显,肌肉组织中有少量摄取,而其他组织器官均无明显摄取;显像剂注射后60 min,心脏内仍有较高摄取。 结论 实现并优化了18F-Flurpiridaz的自动化合成,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技术矫治成人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3年10月采用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矫治成人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8~42岁,平均23.6岁。均有腰背痛,无神经受压症状。16例患者脊柱侧凸Cobb角43°~97°,后凸Cobb角15°~70°。侧凸畸形和后凸畸形顶椎均位于同一节段,其中顶椎位于胸椎10例、腰椎6例。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在X线片上测量脊柱冠状面主弯Cobb角、矢状面后凸角、冠状面平衡及矢状面平衡,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参数评估手术矫形效果。于术前、末次随访时填写SRS-22问卷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手术融合节段5~12个,平均7.23个节段。手术时间3~7h,平均4.26h。术中出血量700~2500ml,平均1265ml。1例L1部位截骨患者术后出现双下肢痛觉过敏,急诊手术探查发现截骨部位硬脊膜皱褶,脊髓受压,对截骨部位椎板切开减压,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随访神经症状消失。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侧胸腔积血,紧急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周后拔除引流管。15例患者获得6~48个月(平均13.4个月)随访。获得随访的15例患者冠状位主弯Cobb角术前为58.67°±20.36°(43°~97°),术后为20.32°±8.76°(8°~37°),末次随访时为21.76°±8.34°(10°~41°),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矫正率为50.76%~82.36%,平均为65.36%,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丢失率为2.45%。术前矢状位后凸角度为45.62°±16.26°(15°~70°),术后为16.35°±16.87°(-20°~40°),末次随访时为18.27°±13.92°(-15°~40°),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矫正率为50.97%~79.32%,平均为64.16%,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丢失率为4.2%。15例患者中,6例术前存在冠状面失平衡,术后均恢复平衡;4例术前存在矢状面失平衡,术后3例恢复平衡,1例仍为失平衡。SRS-22问卷量表总得分由术前66.47±12.35分(49~7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4.13±6.42分(76~92分)(P<0.01)。15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或内固定断裂。结论:应用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技术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可获得较好的矫形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外观及躯体平衡,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低钾状态下泮托拉唑(PPZ)致小鼠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PZ组[20 mg/(kg·d),腹腔注射5周]、低钾组[FS组,用呋塞米(FS)复制小鼠低钾模型]和低钾泮托拉唑组(FS+PPZ组),每组各20只。第5周末监测各组小鼠心电参数(HR、PR间期、QRS间期和QTc间期)和自发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2和4(HCN2和HCN4)、电压门控性Na+通道α亚基(SCN5A)、L型Ca^2+通道α1C亚基(CACNA1C)及T型Ca^2+通道α1G亚基(CACNA1G)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PZ组HR降低和PR间期延长(P<0.01和P<0.05);与FS组比较,FS+PPZ组HR和PR间期均进一步降低和延长(P<0.01和P<0.05),有4只小鼠出现窦性停搏(P<0.05)。PPZ组较对照组HCN4 m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下降(P<0.01),FS+PPZ组较FS组进一步降低(均P<0.01);PPZ组较对照组HCN2仅mRNA水平表达下降(P<0.05),FS+PPZ组较FS组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在低钾状态下泮托拉唑可导致小鼠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能与HCN2和HCN4基因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8.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外科常见的一种管,主要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引流,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防止感染[1]。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要求是无菌、密闭、通畅。因为通过观察引流管内的压力和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可间接了解胸膜腔内的变化,所以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护士要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和护理,协助医生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研究中确认的危险因素制定DR的预测模型,为患者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筛查工具。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同时接受眼底检查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者共599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组,合并DR的患者归为观察组(DR组),共423例;未合并DR的患者归为对照组(非DR组),共1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和临床参数(包括性别、年龄、SBP、DBP、体重指数、吸烟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DR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制定一个预测模型。结果 DR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程>8年(β=0.940,OR=2.559,95%CI:1.777~3.687,P<0.01)、高血压(β=0.541,OR=1.718,95%CI:1.192~2.475,P<0.01)、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300 mg/g(β=1.496,OR=4.465,95%CI:2.990~6....  相似文献   
30.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第6位和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 [1].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病理分型上,我国86.3%的食管癌病例属鳞癌 [3].长期以来化疗是转移性食管鳞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对患者生存期延长有限.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食管癌二线及以上治疗中获得临床指南推荐 [4].2020年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