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病情、病期的关系,总结其病机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专科门诊和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99例,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诱因、症状、体征、腰椎及骶髂关节X线照片等。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是湿热型(58.3%)、肾阴虚型(20.1%)、肝肾亏虚型(10.6%)、肾阳虚型(6.0%)和寒湿型(5.0%),早期与中晚期AS患者均以湿热型为主(分别占68%、52.4%),但中晚期患者本虚证(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肝肾亏虚型)较突出(占42.7%),与早期患者比较(2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患者以邪实证型(主要为湿热型)突出,缓解期以肾虚证型(肾阴虚、肾阳虚、肝肾亏虚)为主,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湿热型和肾阴虚型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证型,活动期或早期患者以标实证为主,而缓解期或中晚期患者肾虚证渐明显。提示湿热壅滞督脉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的缓解或病变的进展,肾虚表现逐渐突出,以肾阴虚和肝肾亏虚为主。  相似文献   
482.
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60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其中3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愈心丸,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与有创呼吸支持联合治疗重度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扩血管、平喘、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及呼吸机支持;治疗组76例在常规治疗及呼吸机支持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较快改善意识状态,减轻肺水肿,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84.
ApoE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痰瘀证候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基因多态性角度探讨冠心病(CHD)痰瘀证的实质。方法:将9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痰证组、瘀证组、痰瘀讧组;另设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35例。应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检测冠心痛痰瘀证ApoE的基因型。结果:CHD组与对照组ApoE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HD组各证型ApoE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证型比较,痰瘀证组较其他2证型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瘀证亦高于痰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3/4基因型和E4等位基因频率在痰证患者中明显高于痰瘀证及瘀证患者(P〈0.05),而E3/3基因型及E3等位基因在痰瘀证及瘀证患者中的频率则明显高于痰证患者(P〈0.05)。结论:ApoE第4外显子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候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变异等位基因E4携带者更倾向于发生疾证,表明E4等位基因,特别是E3/4基因型可能是CHD及中医痰证的主要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485.
我科1992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340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12例,发生率为3.53%,总结我们的经验就其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86.
<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病人的保守治疗效果较差,脊柱畸形难以得到有效复位,主要治疗方案为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微创操作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增加伤椎稳定性,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创伤低、治疗效果确切的优势[1]。但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病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仍有部分残余疼痛,进而影响病人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对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发生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预防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进而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487.
研磨术在烧伤创面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磨术在美容外科中称皮肤磨削术 ,是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磨削的一种手术。磨削后 ,残存的皮肤附属器 (毛囊、皮脂腺、汗腺 )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 ,伤口几乎不留或极少留有瘢痕而愈合。我科自1992年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烧伤创面和骨创面 ,称之为磨痂术和磨骨术 ,至 1999年 4月共 16例 ,收效甚好 ,且具有操作简单 ,方法实用 ,磨削深度易控制等优点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烧伤痂皮 8例 ,骨创面 8例。男性13例 ,女性 3例 ,年龄为 2 0~ 70岁。烧伤深度为Ⅱ度、混合度 ,烧伤面积为 2 %~ 2 0 % ,磨痂面积为 2 %~ 7% ,骨创面最大范围…  相似文献   
488.
目的 :研究不同温度与辣椒素对口腔黏膜形态及上皮层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观察温度及辣椒素引起的口腔黏膜变化。方法:使用25、45、55℃生理盐水与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溶液分别刺激大鼠口腔黏膜4周,随后处死大鼠,观察口腔黏膜状态并取大鼠口腔黏膜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的炎症状态与形态变化,检测并记录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的表达。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进行统计图表绘制。结果:使用不同温度生理盐水与辣椒素溶液刺激大鼠口腔后,H-E染色显示,55℃组大鼠的口腔黏膜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皮形态紊乱和固有层炎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55℃生理盐水与辣椒素溶液会促进黏膜上皮内IL-6、IL-8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且辣椒素与温度对IL-8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温度升高时,辣椒素对IL-8的表达作用增强。结论:55℃生理盐水和辣椒素溶液能对大鼠口腔黏膜产生刺激,可引起口腔黏膜组织固有层炎细胞浸润,促进口腔黏膜上皮内I...  相似文献   
489.
490.
摘要 目的:体外循环期间采用人工胶体万汶的预充策略对婴幼儿术后凝血功能及临床转归的影响,评价其能否安全用于婴幼儿,为临床节约血浆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8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血浆组和万汶组,各40例。统计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病种,手术切口方式及术前术凝血功能7项检测;术前、术后血浆胶体渗透压;术前、术中、改良超滤后、出院红细胞压积;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前、术后的血栓弹力图参数;术后24h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逗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浆使用率、术后血红细胞使用率、术后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率。结果: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两组患儿24小时胸引量(ml)、术后红细胞使用率(%)、术后血浆使用率(%)、术后血浆使用量(ml)、呼吸机使用时间(h)、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率(%)、监护室逗留时间(h)、住院时间(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前胶体渗透压、术后胶体渗透压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时间(K)、图像开口夹角(Angle)、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的血小板(plt)组间、组内比较均无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中血浆使用量、术中万汶使用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万汶替代血浆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后对术后凝血功能未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对临床转归无明显影响,未增加患儿术后并发症。婴幼儿先心病手术中万汶可安全用于体外循环预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