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14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研究TGF-β1修饰的供者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对大鼠移植肝脏耐受的诱导及效果。方法每组选10只雄性SD大鼠为供体,10只雄性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于移植前7天分别经尾静脉输注TGF-β1基因修饰的脾细胞(5×106/mL)1mL、脾细胞(5×106/mL)1 mL、空质粒1 mL、生理盐水1 mL。观察TGF-β1修饰的脾细胞输注组、脾细胞输注组、空质粒输注组、肝移植组存活天数和病理改变及凋亡情况。结果 TGF-β1修饰的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可明显延长移植肝脏存活时间(36.4±4.16)d,与脾细胞输注组(20.0±4.00)d、空质粒输注(7.8±0.84)d、肝移植组(8.4±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可明显减轻移植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输注TGF-β1基因修饰的供体脾细胞可诱导大鼠移植肝脏的耐受产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鼠中,观察达肝素对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及对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影响,探讨达肝素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以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24只为对照,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及高脂饲料组。雄性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 E-/-)小鼠36只,均予高脂饲料喂养至12周龄,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肝素组[达肝素钠100 IU/(kg.d)]、高剂量肝素组[达肝素钠200 IU/(kg.d)],皮下注射连续4周(16周龄)后各组随机取6只处死。分离肾动脉,制成石蜡切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斑块情况及LOX-1蛋白的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肾动脉LOX-1 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肾动脉中LOX-1蛋白的表达。剩余小鼠继续原方案喂养4周(20周龄)后处死,肾动脉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斑块情况。结果 Apo E-/-模型组在16周龄时出现轻度肾动脉粥样硬化。低剂量及高剂量达肝素均抑制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P<0.05)。Apo E-/-模型组LOX-1 mRNA、VEGF mRNA及LOX-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C57BL/6J普通饲料组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及高剂量达肝素治疗后,LOX-1 mRNA、VEGF mRNA及LOX-1蛋白的表达水平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达肝素钠可能通过抑制LOX-1蛋白及VEGF表达的途径,抑制肾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3例重度主动脉瓣瓣膜狭窄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植入术。使用PhilipS 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经胸探头S5—1和经食道探头S7—2,X7—2t。超声观察内容包括明确主动脉瓣膜病变范围和程度,测量主动脉瓣环前后径,人工瓣膜植入术后瓣膜功能等。结果3例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均取得了成功,人工瓣膜位置稳定,常规超声心动图3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与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相符,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主动脉瓣瓣上流速明显下降,瓣周漏瞬时反流量平均约1.2mL。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植入术在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瓣膜狭窄中方法可行,效果良好;超声心动图在这项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4.
李卫  李铭  李永华 《肝脏》2012,17(2):146-147
门脉高压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占门静脉高压的80%以上,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仅占5%~10%[1],但目前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上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日益受到重视,部分患者通过适当的治疗,预后较好.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5.
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疾病,特征为会阴部不适、骨盆疼痛、刺激性排尿症状等,严重时可引起性功能障碍。组织学特点是多核、单核细胞在间质结缔组织中浸润。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目前尚未明确,以致此病的研究受阻。动物模型可以帮助阐述慢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本文就近年来啮齿类动物模型在此病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海南省各市县2020年1月10日—3月7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风险进行评估,并对2021年春运期间采取“常态化防控”措施效果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海南省每日报告输入病例数及30个省份每日报告病例数和百度迁徙指数,计算海南省各市县输入风险指数,对全省及各市县输入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分析输入风险指数与输入病例间关系,据此构建“疫情应急围堵”阶段输入病例拟合模型,预测2021年春运期间仍然采取“应急围堵”策略可能的输入病例数,与实际输入病例数相比较,以评估2021年春运期间采取“常态化”疫情防控策略的效果。结果海南省报告输入病例112例,平均输入风险指数为0.98。海口市、三亚市和儋州市输入风险最高,除海口外,各市县输入风险指数1月24日左右达到最大值,以滞后4 d和5 d输入风险指数构建的两阶段广义相加模型对输入病例数的拟合程度最好(R^(2)_(adjust1)=83.50%,R^(2)_(adjust2)=82.00%,MRE=17.61%)。如继续采取“应急围堵”策略,预计2021年春运期间海南省将有10例输入病例,“常态化”防控策略下,实际上海南省无输入病例发生。结论海口和三亚等旅游城市输入风险较高,湖北省和广东省是主要的疫情输入省份,广义相加模型可以较好地对“应急围堵”阶段海南省新冠肺炎输入病例进行拟合。与“应急围堵”策略相比较,2021年春运期间采取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策略使海南省减少了约10例输入病例。  相似文献   
47.
用2D、M型、多普勒与智能声学定量及彩色室壁动力技术联合检查室早的各种图像表现与心功能;将正常、室早、代偿期、代偿后4个相连的周期为一组,综合分析血流动力的变化。结果:早搏周期心率快,舒张期明显缩短,主/肺动脉瓣口CO假性增加,左室SV、FS、EF明显下降。代偿期DT明显延长,心率减慢,主/肺动脉CO下降;左室SV上升,FS、EF略有好转。代偿后期基本恢复正常。AQi显示室早出现在舒张早、中、晚不同时期血流动力表现不一,室早出现愈早心功能下降愈重。CK显示早搏在T波后舒张期消失看不到彩图;代偿期舒张彩图延长。  相似文献   
48.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被应用于周围神经移植来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又表现出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量效关系研究获取可靠的数据佐证。 目的:从剂量学上观察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低、中、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实验室曾令兰教授惠赠。 方法:于手术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注射剂量为10,20,40μg/只,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注射空质粒。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轴突计数检查。 结果: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计数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显示,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移植神经段效果接近于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迟发性超敏反应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 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减轻大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在10~40μg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9.
本文结合我们误诊的12例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ME),就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7例,就诊年龄3~28岁,肌阵孪发作起病年龄3~19岁,伴强直一阵挛发作8例,伴失神发作2例,癫痫病程3个月~16a,平均2.8a,延迟诊断时间2.4a。  相似文献   
50.
急性心肌梗死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与相关血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7):579-58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不同类型房室、室内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与相关病变血管的关系.方法 98例确诊为AMI患者中发生房室、室内束支传导阻滞的13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用电影记录资料,比较各类型传导阻滞的发生与相关病变血管的关系及发生率.结果 AMI合并各类传导阻滞发生率13.27%.其中2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为7.69%,3度AVB发生率15.38%.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发生率15.38%.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发生率15.38%.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H)发生率15.38%.RBBB合并LAH发生率23.07%.RBBB合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发生率7.69%.病变可见于冠状动脉3支主要血管中的任何一支严重或多支病变,其中以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重度病变发生率高.结论 AMI患者新近发生传导阻滞意味着梗死面积广泛,心功能受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