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市居民烟草流行状况,为客观评价控烟工作的效果和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城区25个社区的2500个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市共2163人完成个人调查,现在吸烟率为23.5%,其中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4.1%,女性现在吸烟率为2.4%,在现在吸烟者每日吸烟量平均为15.9支卷烟。仅有22.9%的现在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内尝试过戒烟。结论武汉市烟草流行较为严重,戒烟意愿较低,中年男性人群是控烟的重点人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32.
脊柱椎间孔区的韧带,因颈椎、胸椎、腰椎椎间孔结构的不同,概念也不一致。随着研究学者对不同
节段椎间孔区韧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椎间孔区韧带的本质认识也在发生改变。脊柱椎间孔区韧带概念偏多,
包括体横韧带、椎间孔外韧带、横孔韧带、辐射状韧带、椎间孔韧带等,而且这些概念也并不统一。起初,有学者
研究发现腰椎椎间孔区韧带不对称分布,被认为是人体非正常组织结构,并且与腰腿痛的关系密切; 但近年来,
大部分研究学者已经达成一致,认为脊柱椎间孔区韧带属于人体正常组织结构,但是当发生退变、增生、硬化等,
可能会造成临近神经根的卡压,从而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笔者通过复习相关脊柱椎间孔区韧带的相关文献,
对脊柱椎间孔区韧带的解剖、影像及临床意义方面做一综述,通过解决一些问题来加强对脊柱椎间孔区韧带的
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3.
何玮  杨梅  石静怡  罗月  李俊林  黄俊俊  张耀   《四川医学》2022,43(10):1058-1060
<正>1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未避孕未孕4年,因“双侧输卵管修复整形术后1年未孕”于2019年2月18日就诊。患者平素月经周期不规则,彩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提示胰岛素抵抗,予以二甲双胍预处理。2018年因“下腹反复疼痛3年”在外院行宫腹腔镜手术,术中行双侧输卵管修复整形术+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电灼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双侧卵巢打孔术+盆腹腔粘连松解术,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研究北京、深圳和西藏三地人群骨折风险因子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桡骨、尺骨远段的Pdexa对男性1465例,女性931例进行测试,并填写相关骨折风险因子信息(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kgm2),进行SPSS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深圳、西藏三地男女人群骨密度按照年龄分布基本一致,即地域差异对于中国入骨密度并不显著.按体重指数计算骨密度测量结果分布有一定差异,其中男性骨密度曲线分布一致性非常好,三地到达峰值骨量的男性人群之间,身高、体重和BMI基本没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则有一定差异.峰值骨量出现的年龄基本在34~35岁左右,三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国人群很少得到骨折风险因子方面的量化数据和研究,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了解武汉市15岁及以上居民对电子烟的知晓和使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电子烟的流行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电子烟有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部分调整的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核心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武汉市抽取2 700名调查对象,采用华为平板电脑设备入户面对面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电子烟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 551例调查者当中,知晓电子烟者616人,电子烟知晓率24.15%,男性及女性知晓率分别为30.02%和18.95%,其中有30名调查者曾经使用电子烟,电子烟曾经使用率为1.18%,男性为2.29%,女性为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现在吸烟者(OR=2.832, 95%CI:2.088~3.841)、男性(OR=1.339, 95%CI:1.046~1.714)、高中/中专/高职(OR=2.246, 95%CI:1.495~3.373)、大专及以上(OR=2.447, 95%CI:1.535~3.901)、在家中暴露于二手烟(OR=1.352, 95%CI:1.007~1.815)、在新媒体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