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采用乙醇重结晶技术对芒果甙粗制剂进行纯化,并建立了芒果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经纯化过的芒果甙结晶为高效液相色谱纯,呈单一峰,保留时间与标准品相同,为3.42min,紫外光特征性吸收峰在220nm。此外,应用上述方法对用DMSO助溶的芒果甙经G_6滤器过滤前后的药物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滤过损失率为28.5%,以此为依据校正细胞实验时药物浓度,获得了芒果甙抑制Ⅱ型单纯疤疹病毒在Hela细胞内复制的准确浓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中远期随访6 min步行试验(6MWT)前后心电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经心脏外科手术纠治的年龄≥3岁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CHD患儿为CHD组;选取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CHD组和对照组同时分为3~5岁、~8岁、~12岁和~15岁亚组。CHD组根据CHD类型分为复杂CHD亚组和简单CHD亚组。比较各组6MWT前后P波离散度(Pwd)、QRS时限和QT离散度(QTd)变化。结果 CHD组89例,男51例,女38例,行外科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30±23)岁(36 d至110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6±32)(05~142)年。3~5岁、~8岁、~12岁和~15岁亚组分别为39、27、11和12例。复杂和简单CHD亚组分别为29和60例。对照组133名(男75名,女58名),3~5岁、~8岁、~12岁和~15岁亚组分别为26、39、39和29名。①CHD组和对照组各年龄亚组6MWT后Pwd、QRS时限和QTd均较6MWT前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CHD组3~5岁和~12岁亚组6MWT前QTd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大,3~5岁亚组:(0025±0018) vs (0012±0011) s,P=0004;~12岁亚组:(0029±0014) vs (0019±0012) s,P=0019。CHD组各年龄亚组6MWT后QT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CHD组~8岁和~15岁亚组6MWT前后QRS时限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分别为0000和0007);各年龄亚组6MWT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复杂CHD亚组6MWT前后QRS时限均较简单CHD亚组延长,6MWT前:(0102± 0025) vs (0080 ± 0021) s,P=0000;6MWT后:(0103 ± 0026) vs (0080 ± 0021) s,P=0000,两亚组6MWT前后Pwd和QT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D术后中远期随访患儿心脏电活动仍不稳定,但其6MWT前后心电参数Pwd、QRS时限及QTd的变化趋势与健康儿童相一致,提示亚极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电活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超声(CDFI)、磁共振成像(MRI)及CT血管成像(CTA)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指标。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其诊断方式分为CDFI组(n=62)、MRI组(n=60)及CTA组(n=63),对比各组诊断效果。结果MRI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为98.2%和97.6%.CDFI组诊断灵敏度为95.4%,特异性为94.2%,CTA组分别为90.8%和92.1%,MRI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符合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多数纤维帽在T1W1、PDW1分辨率较低,而T2W1、3D—TOF及增强扫描分辨率较高,分别为78.3%、60.0%及86.7%,较容易分辨。结论超声、磁共振成像及CT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各有优势,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三种检查方式联合确诊,而设备不足时,可仅采取MRI增强扫描,亦能够有效指示患者纤维帽状态,为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直观展现近10年国际脑卒中就医延迟研究态势,为国内脑卒中就医延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8-2018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脑卒中就医延迟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国际脑卒中就医延迟领域的研究文献稳步增长;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卒中治疗方法、就医延迟风险因素等方面;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血管内治疗、质量改进研究等方面。结论 未来对于脑卒中就医延迟的研究,应加强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聚焦国际高频引文,深入探索国际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5.
正1指南的目的为推动中国危重症儿童营养支持治疗的普及和规范,并促进相关科研工作开展,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指南制作和评价中心,基于临床问题,系统检索和评价国内外研究证据,制定了中国危重症儿童营养支持治疗指南。本指南仅是基于现有研究证据水平的推荐和建议,仅能回答危重症儿童营养支持治疗的若干问题,不能替代不同PICU条件下的个体化治疗。本指南不涉及特定疾病的营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黄连肉桂不同配比对交泰丸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取传统水煎法制备单味黄连煎剂、交泰丸复方煎剂1号(黄连∶肉桂=1∶0.1)、交泰丸复方煎剂2号(黄连∶肉桂=1∶0.25)、交泰丸复方煎剂3号(黄连∶肉桂=1∶0.5)。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煎剂及其复方煎剂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交泰丸复方煎剂1号、2号、3号与黄连单煎剂总生物碱提取率存在差异,且随肉桂比例提高,总生物碱煎出率降低。结论:交泰丸中黄连与肉桂的较佳配比可能为黄连:肉桂=1∶0.1。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估和比较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后患眼远期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变化,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出生后因1型ROP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岁ROP...  相似文献   
48.
职校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梅  曲悦 《中国校医》2005,19(3):282-283
<正>当前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在我国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据WHO估计大约50%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为25岁以下的青年。职校生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如何?什么样的健康教育方式最使他们易于接受?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Lys-2-rhTNFα(1)及 125Ser-rhIL-2(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的促进作用.2单用能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对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的细胞毒性,1单独无此作用,但与2联合使用能促进2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腹腔非粘附细胞的存在是2或2联合1激活巨噬细胞活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0.
GSTM1和CYP2E1基因多态对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苯对造血功能的损害主要是由其中间代谢产物酚类和醌类化合物产生的 ,CYP2E1和GSTM1是分别在苯代谢活化和解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代谢酶。本研究旨在探讨CYP2E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和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以某钢铁公司 6 5名慢性苯中毒的工人作为病例组 ,以 6 3名没有发生中毒的苯作业工人作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CR和RFLP的方法检测GSTM1和CYP2E1的基因多态性。 [结果 ]病例组中GSTM1缺失型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 4 6 5 5 %和 2 4 5 6 % ,P <0 0 5 )。而在低累积接触评分组 ,GSTM1缺失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风险性是阳性型的 3 99倍 (P <0 0 1)。将CYP2E1和GSTM1进行联合作用分析 ,结果提示在CYP2E1基因 96bp插入阳性型的个体中 ,同时携带GSTM1缺失型的个体更易发生慢性苯中毒 (OR =3 75 ,95 %CI :0 86~ 17 2 7,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