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物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因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引起的,以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生发展牵涉到炎症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探究其发病机制的数十年研究中,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标志被发现,对该病的诊断提示、病程揭示、预后预测等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就以不同生物标本的取材为分类,简要综述这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物标志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42.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预防和减轻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220例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10例,实验者在输注甘露醇时使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静脉留置针穿刺上方皮肤,对照组不使用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显著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结论: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减低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3.
目的 调查近4年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的变化。方法 菌株鉴定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对我院近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类G和头孢唑啉耐药率最高,达90%以上;耐药率上升速度快的是喹诺酮类药物和氨基糖甙类药物: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4年都维持在10%左右。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严重,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强,可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244.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能与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有关。临床研究表明,各科住院患者DVT的发生概率不同,外科和神经外科为15%~40%;髋、膝关节置换或髋部手术为40%~60%;严重创伤为40%~80%;脊髓损伤为60%-80%。DVT是导致骨科手术后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骨科对DVT的防治和护理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245.
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叶淫羊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减压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对淫羊藿叶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7R,8S)-4,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9′-O-α-L-鼠李糖苷(1)、(7R,8S,8′R)-4,4′,8′,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9′-单环氧木脂素(2)、(+)-cycloolivil(3)、3,5,7,4′-四羟基-8-异戊烯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苷(4)、β-谷甾醇(5)、对羟基苯甲醛(6)、丁二酸(7)、对羟基苯乙醇(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46.
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云  张寒娟  贺海花  朱振华 《中草药》2009,40(7):1026-1030
目的 研究心叶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多种色谱手段,对淫羊藿的叶子进行成分分离,通过理化方法和化合物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硝基乙基苯酚(Ⅰ)、毛柳苷(沙立苷,Ⅱ)、5,7,4'-三羟基-8,3'-二异戊烯基黄酮(Ⅲ)、山柰酚-3-O-a-L-鼠李糖苷(Ⅳ)、宝藿苷-Ⅰ(Ⅴ)、箭藿苷B(Ⅵ)、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Ⅶ)、7,3',4',5'-四羟基黄酮醇(Ⅷ)、去甲基淫羊藿素(Ⅸ)、1-O-β-葡萄糖苷-1,4-二羟基-2-(3'-羟基-3'-甲基丁基)苯(Ⅹ).结论 化合物Ⅰ、Ⅱ、Ⅳ、Ⅹ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47.
目的探讨成人骶髂关节前脱位(adult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AADSJ)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例骶髂关节前脱位患者资料, 男18例、女7例, 年龄(38.8±15.5)岁(范围18~83岁)。根据骶髂关节前脱位的影像学表现制订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分型:Ⅰ型, 骶髂关节完全前脱位, 整个髂骨耳状面移位至骶骨前方;Ⅱ型, 骶髂关节骨折合并前脱位。Ⅱ型分为三个亚型:Ⅱa型, 髂骨骨折累及骶髂关节前1/3, 髂骨脱位至骶骨正前方;Ⅱb型, 髂骨骨折累及骶髂关节后2/3, 髂骨脱位至骶骨前上方;Ⅱc型, 髂骨骨折累及骶髂关节后2/3, 髂骨脱位至骶骨前内侧。四名观察者分别采用临床分型、Tile分型及Young-Burgess分型评估各分型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分别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实施手术, 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行骨盆X线及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