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量学龄前儿童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通过对 50名正常学龄前儿童体成分测定 ,评价其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水平。方法 : 采用双能 X线吸收测量法 ( dual- energy X- ray absorptionmetry,DXA)测量全身及各部位的体成分。结果 : 学龄前儿童全身的骨矿物质含量 ( BMC)、骨密度 ( BMD)、体脂肪含量( FTM)、体脂百分含量 ( % BF)、瘦体组织含量 ( LTM)分别为 :( 4 63.3± 80 .9) g、( 0 .69± 0 .0 4 ) g/cm2 、( 391 7.1± 1 2 81 .6) g、( 2 1 .8± 4.9) %、( 1 3391 .4± 1 82 3.8) g;BMC、LTM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增加 ;男童全身 BMD和 LTM显著高于女童 ;女童的全身 FTM、躯体脂肪含量与下肢脂肪含量的比值 ( Ft/1)、躯体脂肪含量与上肢脂肪含量比值 ( Ft/a)均显著高于男童。结论 : DXA法可用于小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142.
经间期出血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之间,即细绵期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子宫出血者,又名纲绵期出血,相当于西医学的排卵期出血。笔者运用我科徐琴主任医师经验方妇宁汤,以益气补肾、调和阴阳为法治疗经间期出血8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3.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并从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的途径探讨损伤作用的机制。用1 2 5I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及配基竞争性抑制实验检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存在的特异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2 ,4 二硝基笨肼法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 ,台盼兰染色、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计数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发现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上存在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 ,Scatchard分析Kd为 38.4± 18.8mg L、Bmax为 181.5± 5 5 .5ng 10 6 cells。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 2 4h ,随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剂量的增加 ,不仅显著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的量 ,而且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存活率下降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受体阻滞剂聚肌苷酸和爱兰苔胶可以阻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上述损伤作用。结果提示 ,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是通过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的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4.
肥达氏反应(试管法)是医学免疫学检验中的一个经典试验,其目的是用伤寒沙门氏菌菌体(TO)诊断菌液、伤寒沙门氏菌鞭毛(TH)诊断菌液、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A)诊断菌液、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B)诊断菌液、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C)诊断菌液,测定可疑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的一种(O)抗体或两种(O和H)抗体。根据其抗体效价的连续增高,可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从肥达氏反应的抗原抗体反应结果分析,TO诊断菌液与相应抗体反应,出现颗粒状凝集,该菌液属于菌体诊断菌液。TH诊断菌液、PA、PB、PC诊断菌液与其各自相应的抗体反应,出现絮状凝集,…  相似文献   
145.
张梦雪  王静  朱惠莲  杨月欣 《营养学报》2023,(4):366-370+377
目的 了解青年人对轻食的消费现状,确定轻食定义和营养学共识,为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轻食、普及健康知识、规范轻食管理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线上发布“轻食消费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法,达成关于轻食定义和共识。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所有P值均取双侧概率,对轻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25岁、女性、企业普通职员、高学历、BMI为18.5-27.9的人群是影响轻食消费的正向关联因素。大部分人认为少油、少糖、少盐是轻食的膳食特点(83.21%、75.39%、74.94%),轻食最常见的烹饪方式是沙拉、清蒸、水煮是(71.61%、71.20%、61.93%)和较少的加工程序(71.59%)。大多调查者认为轻食能够控制体重、有利于“三高”、降低肿瘤风险(80.73%、69.88%、56.07%)。调查人群中有81.66%的人消费过轻食,其中52.62%的人群1w消费2~4次;选择自己制作轻食(62.03%)及在晚餐消费轻食者占比最高(69.10%)。结论 德尔菲专家调查研究获得了轻食的营养学共识与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