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4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  初步探讨基于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 T2WI)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患者临床特征构建的模型对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深间质浸润(deep stromal invasion, DSI)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并按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收集训练集患者的术前临床特征和矢状位T2WI图像影像组学特征资料,经筛选、特征降维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早期宫颈癌DSI诊断模型,包括临床特征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基于验证集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对上述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  结果  共168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训练集135例,验证集33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浅间质浸润的患者72例,DSI患者96例。共筛选出患者年龄、术前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3个临床特征和4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模型构建。ROC曲线分析显示,临床特征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诊断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DS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95% CI: 0.623~0.971)、0.793(95% CI: 0.633~0.954)和0.820(95% CI: 0.665~0.974),且以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5.7%(95% CI: 49.8%~100%)、73.7%(95% CI: 57.9%~100%)和78.8%(95% CI: 69.7%~93.9%)。  结论  基于T2WI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可作为一种无创的术前检查手段高效判断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间质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1例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节细胞神经瘤,结合文献复习,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颈段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学表现常为哑铃形,易误诊为神经鞘瘤;可直接起源于椎管内,也可经椎管外长入椎管内,这与脊髓及脊神经根症状出现的早晚有关;病理表现为肿瘤组织中散在分布分化成熟的神经节细胞;主要依靠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论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节细胞神经瘤易误诊为神经鞘瘤,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一期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及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l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166例,收集转氨酶、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时间及血脂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血脂水平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高于男性患者,其中,HDL-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3);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与MELD评分均呈中度负相关,TG水平与MELD评分呈低度负相关。结论TC、TG、HDL-C、LDL-C水平与均MELD评分呈负相关,其下降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其对患者预后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口腔解剖生理实习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改革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PBL教学模式;学生完成所有实习课程后,实行实习考核制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PBL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施实习考核制度可明显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对理论课的理解与掌握。结论:口腔解剖生理实习课引入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腔解剖生理实习教学考核制度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莹  唐旭炎  曹颖 《安徽医药》2018,22(1):109-110
目的 研究探讨氧化锆嵌体近远中面制备固位沟能否提高其黏接固位力.方法 收集完整新鲜离体磨牙10颗,统一制备嵌体洞型,CAD/CAM制作氧化锆嵌体.黏接后,测试嵌体从实验牙上脱位的力值.再于嵌体近远中面制备深度0.5 mm的固位沟,二次黏接后,测试嵌体从实验牙上脱位的力值.结果 对制备固位沟前(0 mm)和制备固位沟后(0.5 mm)两组嵌体脱位力值进行配对t检验(t=6.45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氧化锆嵌体近远中面制备固位沟可以提高其与黏接剂之间的黏接力,增强氧化锆嵌体的固位力,减少修复体的脱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在疾病治疗及保健养身方面的认可度也逐渐攀升,雷公藤作为一类祛风通络、除湿止痛的中药,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但雷公藤的不良反应事件也频频发生,导致雷公藤无法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有的研究逐渐确证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对肾脏的相关功能具有双向作用,本文结合临床应用举例及近十几年的文献报道,从雷公藤对肾脏双向作用的物质基础、发生肾损害和肾保护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总结,主要包括雷公藤的主要成分雷公藤多苷、雷公藤甲素等发挥作用,通过影响免疫调节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改变肾脏转运蛋白的表达及功能等途径对肾脏产生保护或不良反应,以此来综述雷公藤治疗肾脏疾病及其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雷公藤治疗肾脏疾病及其不良反应的产生与给药时间、给药剂量以及机体状态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以期为雷公藤治疗肾脏疾病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雷公藤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ESRD患者早期行PD治疗,结合其对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保护作用,能更好地改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1,2]。肾衰宁胶囊在延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方面已被很多研究证实[3],但对透析患者是否仍能改善预后的研究较少。维生素D主要用于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但容易引起钙磷升高而限制其临床应用,对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有争议[4]。本研究拟前瞻性观察肾衰宁胶囊联合维生素D对早期行PD的ESRD患者相关预后因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将50例腹膜透析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出院时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建立腹膜透析档案。对照组每3个月电话随访1次,时间为12个月。实验组在患者的饮食、健康锻炼、遵医用药情况与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时间为12个月。观察患者的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与接受护理干预以后,钙磷与PTH全部有了明显降低。实验组的患者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以后其生存质量发生了显著改善,改善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钙磷指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