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不同径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对392例肾结石以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PCNL术,分成肾上盏结石或肾盂结石组、肾下盏结石组、鹿角形结石组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或不合并肾结石)组,并从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三方面评估不同径路的疗效差异。结果肾上盏结石或肾盂结石组: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分别为89.4%和95.1%(P=0.226),手术时间分别为(77.76±5.04)和(81.09±4.14)min(P=0.263),肾下盏结石组: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分别为90.9%和80%(P=0.646),手术时间分别为(75.32±9.23)和(84.5±15.27)min(P=0.204),鹿角形结石组: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分别为88.2%和72.3%(P=0.012),手术时间分别为(118.69±3.28)和(141.08±4.78)min(P<0.001),输尿管上段结石组: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分别为89.7%和64%(P=0.021),手术时间分别为(98.98±6.12)和(115.56±6.98)min(P<0.001)。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对于鹿角形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经上盏径路的手术结石清除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52.
睾丸扭转14例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提高睾丸扭转诊断及治疗水平的临床措施。方法: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14例睾丸扭转;13例手术治疗,1例手法复位;结合献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中13例行急诊睾丸探查术,1例行手法复位;8例行睾丸切除术,6例保留睾丸,睾丸切除率达57.1%;随访3~12月,复位睾丸及对侧睾丸形态和功能正常。结论:对于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及早期开放手术是提高睾丸保留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回顾性研究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高信号征(FVH)在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首发大脑中动脉区急性脑梗死患者99例。均予以头颅MRI检查,包括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FLAIR序列。分析研究磁共振FLAIR序列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高信号(FVH)在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有、无FVH的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FVH组和无FVH组在临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而在经过治疗出院时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结论在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中远端FVH的存在预示着患者发病严重程度较高,但有利于患者短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颅内高信号血管征(HVS)与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病变患者发生症状性脑缺血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搜集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病变患者96例,依据头颅磁共振液体衰减恢复信号(FLAIR)结果判断HVS,按照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mASPECTS)标准对HVS进行评分(HVS-mAS...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后至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间隔时间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9-01-01-2022-03-3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泌尿外科完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后间隔时间(IT)分为两组:IT≤2周组间隔时间为(12.36±1.65) d, IT≥6周组间隔时间为(47.91±3.88) d。通过比较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评价穿刺活检术后间隔时间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影响。结果 IT≤2周组相比IT≥6周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输血率、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率、术后6个月控尿率及IIEF-5下降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6周组患者术前焦虑指数明显高于IT≤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至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时间间隔长短不是影响该手术难度及效果的主要因素,早期手术反而对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B超引导钢针十字投影在经皮肾镜穿刺定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7月-2017年7月采用B超立体精准定位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病例307例,结石分别有鹿角形结石、肾盏内多发性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失败、孤立肾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合并结石、开放取石手术后复发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等。参照术前CT和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KUB+IVP)确定穿刺角度及要穿刺的肾盏。然后,在B超立体精准定位下选择好第一标记线和第二标记线,两线交汇处为最终穿刺点,此点与第一标记点连线需与肾脏纵轴垂直。最后在最终穿刺点在B超立体探测引导下调整好探针角度进行目标肾盏穿刺。结果 307例患者中281例1或2次穿刺成功,21例3~5次穿刺成功,总的成功率98.4%(302/307),5例小切口分离至肾周在手指指导下穿刺成功。1例术后第2天出血严重(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结石取净率95.8%(294/307),13例残余结石,均≤0.5 cm。结论 B超立体精准定位应用于PCNL中安全有效,细化了定位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本院1982年至1997年期间,采用肾蒂淋巴管结扎、1%硝酸银肾盂灌注和腹股沟浅淋巴结-腹壁浅静脉吻合术三种方法治疗乳糜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病人再入院原因。方法分析6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情况及诊治。结果本院1995年3月~2005年3月成功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1450例。术后再入院64例,再入院率4.41%,再入院的原因有:继发出血,腺体残留,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尿道狭窄,尿路感染。结论继发出血,腺体残留及反复发作肉眼血尿是再入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 PL)治疗因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输尿管结石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1次碎石成功,成功率达87.2%,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碎石效果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狭窄率、分布之间的关系,探讨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诊断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88例,选取同期非脑梗死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之间的斑块稳定性、分布差异,分析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因素。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72.3%)高于对照组患者(54.7%)(χ~2=11.38,P0.01)。脑梗死组比对照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更高(54.8%比31.3%,χ~2=18.59,P0.01)。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更高(P0.01),分布范围更广,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和吸烟有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