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按国家卫生标准的检验方法,采用三步法,操作较繁、时间长。需要3d时间才能报告结果。近几年、国内外对大肠菌群快速检验方法研究的较多,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最近有一种快速检验方法MUG al肉汤中的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但试剂较昂贵、不适应基层单位的实际工作,笔者等在参照各种方法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一种乳糖半固体培养基,并做了大量的对比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激素血症为特征,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可涉及多个系统,不仅可导致慢性不排卵性不孕,还可引起多种远期并发症,如:子宫内膜癌、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其中心血管并发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PEOS患者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我院从1977年6月至1987年5月,自制黄芫花(学名荛花)醇液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获得满意效果,现将5341例使用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药物用无水乙醇提取,每支0.5ml,含黄芫花0.5g。剂量:≤4个月用0.4ml,>4~6个月0.35~0.3ml。多采用经腹羊膜腔注药(腔内组),对穿刺困难或宫内死胎则采用经阴道羊膜腔外注药(腔外组)。本组引产5341例,其中因计划生育要求引产者  相似文献   
94.
背景:临床发现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异常增高。 目的:了解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并探讨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营养不良的关系。 方法:检测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营养状态、人体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据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非炎症组(< 3 mg/L)和微炎症组(≥ 3 mg/L)。 结果与结论: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01)。②微炎症组营养不良数量及程度、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评分、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炎症组(P ≤ 0.001或P < 0.01或 P < 0.05)。③非炎症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中臂肌围、中臂围、握力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01),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异常活化;随炎症反应加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进一步增强,营养不良加重;说明核因子κB活性可能较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更早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预测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供受双方的治疗结局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至200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并自愿捐卵的17例供卵患者及同期接受赠卵的16例受卵患者,共19周期的临床资料。供卵组(17例)采用控制性超排卵行IVF-ET;受卵组(16例)采用自然周期或激素替代治疗准备子宫内膜,并分析供、受双方的受精率、妊娠率和种植率。结果:16例患者19周期共接受赠卵108枚,平均每周期接受卵子(5.68±0.82)枚,21个解冻移植周期,8周期妊娠,周期妊娠率为38.1%,累计妊娠率50.0%。供卵的17例患者,10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2周期妊娠;19个解冻胚胎移植周期,12周期妊娠,冷冻移植周期的妊娠率为63.16%,累计妊娠率64.71%。供、受双方受精率、冷冻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受卵IVF-ET是治疗卵巢功能不良等不能生育健康后代妇女的有效方法;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可使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可以达到良好的结局;供卵者提供6个左右的卵子既不影响供卵者的妊娠,也能为受卵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双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将其与依托米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效果满意.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的优点。可以作为一种与依托米酯相媲美的人工流产术的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97.
目的:超声观察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血流参数、卵巢大小,测定外周血中生殖激素、血脂水平,探讨卵巢衰老过程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36例绝经过渡期妇女及20例健康妇女,应用阴道超声测定卵巢大小、卵巢血流参数;应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外周血FSH、LH和E2水平;用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法测量外周血总胆固醇(TC)水平;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外周血TG、HDL、LDL水平。结果: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缩小、卵巢内卵泡数目减少,卵巢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改变,外周血中基础FSH、LH、E2均升高;血脂谱有改变。结论: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血供障碍,卵巢开始缩小,卵泡样结构减少;内分泌功能异常,血脂谱改变,它们之间互为因果,使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衰老加剧,引起一系列内分泌的变化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8.
生活方式及心理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相同治疗条件下,不孕夫妇的生活方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有重要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不孕夫妇的负性心理影响治疗的成功率,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妊娠率。目前,有关心理因素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的作用机制及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仍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99.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有40%以上IVF-ET患者有剩余胚胎冷冻[1]。由于胚胎冷冻技术日趋成熟,增加了患者一次取卵妊娠率。如何增加冷冻胚胎复活率,提高冻融胚胎的妊娠率,是生殖医学领域医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利用两种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发生的风险.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1307年6月接受IVF-ET的5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VF-ET后EP发生率为7.07%,移植困难的胚胎移植(ET)女性EP的发生明显高于无移植困难妇女.超声引导与否及移植管放置位置(1.1~2.0)cm对EP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避免困难移植可有效减少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