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91篇
医药卫生   244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对胃肠间质瘤认识的提高,诊断为GIST的患者比例逐年升高。因为GIST患者手术后易复发,因此,对于中高危间质瘤患者术后给予靶向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本文重点介绍了间质瘤的术后靶向治疗方案及综合治疗方案。对于进展期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为公认的一线靶向药物,其次为索坦及其他新型靶向药物。手术治疗联合TKI抑制剂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为更多的GIST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检测雷公藤内酯醇的细胞内定位,探讨其在细胞内的作用位点。方法采用4-溴甲基-7-甲氧基香豆素标记雷公藤内酯醇,与人肝癌细胞孵育;并与细胞核染料 PI 或细胞质膜染料 DiI 行双色荧光染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相比,香豆素标记在紫外激发下呈特异性的淡蓝色荧光;与 DiI 共定位显示,香豆素标记在细胞质(膜)存在;与 PI 共定位显示,香豆素标记在细胞核存在,且荧光强于细胞质(膜)。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在细胞内主要位于细胞核,其次是细胞质(膜),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主要在细胞核内起作用,其次是在细胞质(膜)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安徽省成年人群血脂异常特征。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样安徽省24个乡镇(街道),72个村(居委会)地区3 600户居民,每户随机抽样调查18岁以上居民1人。采用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对每一名被调查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等测量,并采集空腹及餐后2h静脉血进行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结果成年人群血脂TC、TG、HDL-C、LDL-C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0%、11.6%、27.4%、1.9%。男性TG、HDL-C异常患病率(13.8%、31.4%)高于女性(9.9%、24.2%)(P0.01,OR值分别为1.458、1.447)。18~59岁年龄段人群血脂TG、HDL-C异常患病率呈上升趋势。BMI≥24.0 kg/m2、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合并高TG血症者分别占18.5%、15.7%、21.1%,人群高TG血症与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相关OR值分别达到3.247、2.029、2.438。结论安徽省成年人群血脂异常以高TG血症、低HDL-C血症为主要特点,人群高TG血症与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应引导大众科学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健康生活方式,以有效控制人群血脂异常的流行。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测定伏立诺他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光照、温度和湿度对伏立诺他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含量测定以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节pH至3.0)-乙腈(70:30)为流动相,有关物质以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节pH至3.0)-乙腈(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2 nm;进样量20μL;柱温30℃;样品超声时间20 min。依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指导原则”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伏立诺他与各杂质之间均达到良好分离,伏立诺他在20.16~302.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经影响因素实验后伏立诺他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伏立诺他对光照、高温、高湿稳定。  相似文献   
75.
循环内皮细胞 (CEC)是目前惟一能够在活体持续检测到的、特异性的、直接反映活体毛细血管损伤程度的指标。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最基本的病理改变为全身毛细血管损伤。我们检测了 36例 HFRS患者的 CEC,以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 HFRS患者 36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2~ 6 4岁。按 1986年全国 HFRS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分为轻型 10例、中型 10例、重型 10例、危重型 6例。留取患者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的静脉血液进行监测。对照组为正常人30…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应用纤支镜介导微波治疗气道内膜结核的价值。方法50例治疗组采用纤支镜下微波治疗,4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抗结核化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6%,总有效率92%,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纤支镜下应用微波治疗气道内膜结核疗效好、治愈快,可作为治疗气道内膜结核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7.
目的本研究探讨电生理检查时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伴2∶1 AVB的机制和阻滞部位.方法回顾分析电生理检查中遇到的9例AVNRT伴2∶1AVB患者的资料.结果 4例希氏束记录不全的不作分析,其余5例患者中,3例在阻滞的激动上见到H波,在发生AVNRT伴2∶1 AVB起始阶段出现H-V文氏传导阻滞伴LBBB或RBBB,另外2例在阻滞的激动上未见H波,但有一例2∶1 AVB过程中突然出现一次H-V3∶1 文氏传导阻滞.结论电生理检查诱发的AVNRT伴2∶1 AVB可能是功能性的希-浦系统阻滞.  相似文献   
78.
万玉柱  徐伟 《山东医药》2008,48(18):35-36
对8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行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术后电子喉镜检查示8例患者的患侧声带不同程度由旁正中位移至或接近正中位,发音时声门闭合恢复正常,主观感觉声音基本正常或明显好转.认为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防治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0例和西药组40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治疗,西药组采用格拉司琼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化疗后第1~4天预防呕吐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能有效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急性呕吐及迟发性呕吐,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低位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比较低位房间隔起搏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对,心房激动时间和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共入选了50例,患者平均年龄(64.8±11.2)岁,随机分配到低位房间隔起搏组(n=25)和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n=25),通过比较植入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导线固定成功率、起搏参数、植入术并发症等评价低位右心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测定不同部位起搏时P波宽度,以评价起搏部位对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结果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结果比较,低位房间隔起搏组的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略有延长;低位房间隔起搏组的导线固定成功率低于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84% VS 100%),两组间的起搏参数、植入术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房间隔起搏时心房激动时问明显短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140.5±23.0)ms VS(89.0±14.0)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低位房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它明显缩短左、有心房激动时间,使心房的除极趋于同步化。但低位房间隔起搏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植入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熟练掌握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技术的人员方可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