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考虑到相当数量的化学物质主要通过皮肤途径暴露,将毒理学经口染毒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外推到透皮吸收实验,建立统一的皮肤吸收值的设置规范已逐步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透皮吸收试验方法可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了减少实验变异并提高体内外研究数据解释的一致性,研究方案的标准化非常重要,而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对皮肤吸收值的设置也应走向规范化。在实验数据待定时,应依据制剂类型选择相应的皮肤吸收值,如果需要确定皮肤吸收的制剂是密切相关的,则可使用另一种制剂的皮肤吸收数据作为参考,在必要的情况下须逐案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纳米硫化镉(nano-CdS)与常规硫化镉(CdS)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方法将36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nano-CdS组和常规CdS组(50 mg/kg),每组12只,经口灌胃染毒,连续45 d,检测睾丸组织中镉含量,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及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nano-CdS组睾丸镉含量高于常规CdS组,且两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处理组小鼠睾丸出现不同程度损伤,而且nano-CdS组小鼠病变程度轻于常规CdS组。常规CdS组精子畸形率均高于对照组、nano-CdS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ano-CdS组精子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no-CdS和常规CdS均可蓄积于小鼠睾丸组织,且nano-CdS蓄积水平较高,两者对小鼠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生殖毒性,且nano-CdS对于睾丸组织的毒性低于相同剂量的常规CdS。  相似文献   
13.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指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可被细化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价三个步骤。虽然目前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将风险评估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设置在临床或护理专业的医学教育中,但以妇产科学、毒理学为典型的多个学科均已融入了风险评估的理念和方法,风险评估在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也已得到广泛运用。现对风险评估的内涵进行解读,阐明其与学科交叉的内在联系,并对风险评估在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20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灵芝多糖0.13、0.25,0.75g·kg-1·d-1三个剂量组和对照组.给药30 d后,测定各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结果 三个剂量灵芝多糖组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耳肿胀度及溶血空斑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芝多糖0.75 g·kg1·d-1组血清半数溶血值和吞噬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灵芝多糖0.25、0.75 g·kg1·d-1组小鼠NK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灵芝多糖在0.75 g·kg-1·d-1剂量下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纳米硫化镉(nCds)对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膜的损伤作用。方法将NRK-52E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5、10、15、20、30μg/ml nCds的培养基中染毒24 h。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双嵌入剂乙锭均二聚物(EthD-1)和钙黄绿素(Calcein AM)对细胞进行双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整体细胞膜损伤情况;采用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染色观察单个细胞膜损伤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定位细胞内的nCd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nCds染毒浓度的升高,NRK-52E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10~30μg/ml nCds染毒组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hD-1/Calcein AM双染色结果显示染毒剂量的升高导致细胞膜破损增加,10μg/ml nCds使细胞膜破损的细胞数明显增多。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随着nCds的剂量增加,细胞膜的荧光强度降低,细胞膜受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对照组细胞结构完整,细胞膜平滑;nCds染毒组观察到nCds颗粒在细胞膜外聚集,细胞膜有破损情况出现,nCds颗粒进入到细胞质内。结论 nCds可通过破坏细胞膜的方式进入到细胞质中,从而抑制NRK-52E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何宁  刘英华  姜淑卿  张静姝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23-2425,2428
目的研究当归鸡精口服液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符合贫血诊断的100例试食者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当归鸡精口服液和安慰剂,实验前后对试食者进行膳食调查和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试食组服用当归鸡精口服液30d后血红蛋白(HGB)含量为(117.94±9.79)g/L,高于服用前(106.90±9.65)g/L。试食组HGB平均升高幅度为10.98%,而对照组为1.06%。HGB水平及升高幅度,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组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无变化。结论当归鸡精口服液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β-环糊精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茶碱β环糊精聚合物(CDP)微球。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体外动态释药法评价其释药特征。分别用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仪、综合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对茶碱β-CDP载药微球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β-CDP微球1 g、茶碱0.02 g、蒸馏水30 mL、反应时间3h、温度60℃。合成的载药微球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162.35μm,载药量为1.79%,包封率为89.50%。茶碱β-CDP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一级释放方程和Korsmeyer-Peppas模型方程。结论:茶碱载药微球具有一定缓释效果,其制备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深海鱼油中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影响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有学者发现,格陵兰岛爱斯基摩人和日本人因膳食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 acid,n-3 PUFAs)的海产品,其心肌梗死、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都很低以来,关于鱼油的研究迅猛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明,鱼油的生理活性有抗心律失常、抗炎、调节血脂等作用[1-2]。鱼油对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张静姝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1115-1116,1120
基础化学实验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基础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为后续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对目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做好预备实验、强调预习重要性、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合理考核实验成绩及开放实验室等方面对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静姝  范涛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540-2541
医用化学实验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实验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等特点。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能力、考核形式等方面对护理专业医用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将护理学院2010级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就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实践操作、交流沟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各方面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