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反式激活新基因剪切体TTG 1 A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肝纤维化的致病机制.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PCR扩增的TTG1A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GBKT7连接,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而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的质粒pACT2的单倍体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涂有X-α-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提取阳性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经Bgl Ⅱ酶切后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GBKT7-TTGlA.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从人白细胞文库中筛选出19个与TTGlA相互作用的蛋白,其中包括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型DP D(HLA-DP β),人类核糖体蛋白L30、人类核磷蛋白B23、人类核组蛋白2、人类ash2、人类变异的家族性睥性贫血和变异的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相关蛋白,人类死亡因子4(MORF4L1)、人类遍在蛋白偶连酶E2L3、人类载脂蛋白A-1(APOA1)、人类半乳凝素1以及5个未知功能蛋白. 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GBKT7-TTGlA,初步揭示了新基因TTGlA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TGF β1介导的肝纤维化分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2.
正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是一组由立克次体(Rickettsiae)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多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本文报道1例蜱咬伤后以发热、脑膜炎为主要表现,应用PCR技术在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饶氏立克次体核酸而确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哈萨克族,牧民。以蜱虫叮咬后8 d,发热伴头痛、头晕5 d为主诉,于2017年6月3日入住本院。患者8 d前被蜱虫叮咬左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进行新疆维吾尔族D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克隆.方法 提取慢性HBV患者血清中的病毒DNA,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对HBV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克隆入pUCM-T载体,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通过HBV全基因克隆化研究,获得我国首例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D型HBV病毒株的全基因序列.其基因组全长为3174 碱基对(bp),与目前D基因型参照序列比较同源性约为92%~98%,位于1760~1768位出现9个碱基的缺失,与一株来自中国的D/C重组基因型(GenBank登录号:AY862865)序列比较同源性约为91%.氨基酸序列分析其血清型为ayw 2型.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D基因型HBV病毒株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比较基线及动态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联合血清钠(MELD-Na)在评价肝衰竭近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22例肝衰竭住院患者的资料,计算患者确诊时和一周后的MELD、MELD-Na评分,并计算△MELD 、△MELD-Na分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评分系统预测患者3个月预后的价值,同时绘制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结果 急性和亚急性、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3个月时的病死率分别为77.4%(24/31),41.7%(50/120)和56.1%(96/1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73,P <0.01).对于急性和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评分系统预测患者近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9~0.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7,0.622,0.712,0.727,0.779,0.599,P>0.05).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MELD和△MELD-Na的AUC分别为0.889和0.897,均高于基线MELD和MELD-Na的AUC(Z=3.110和3.500,P<0.05),但△MELD和△MELD-Na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310,P >0.05);K-M生存曲线显示,当△MELD> 3.5分时,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为87.8%,平均生存时间为34.05 d.对于慢性肝衰竭,△MELD预测患者近期预后的AUC为0.871,优于△MELD-Na(Z=4.229,P<0.05);K-M生存曲线显示,当△MELD> 4.5分时,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为89.9%,平均生存时间为29.08 d.结论 对于急性和亚急性肝衰竭,各评分预测效果均可;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MELD和△MELD-Na均优于相应的基线评分系统;对于慢性肝衰竭,△MELD的预测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75.
低剂量三氧化二砷对HepG2细胞p53基因转录水平的下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对p53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确定p53启动子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p53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以小同浓度三氧化二砷刺激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成功克隆出614bp的新的p53启动子,pCAT3-p53p和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0.25hcmoL/L)瞬时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F3-Basic守载体的11.2倍,表明pCAT3-p53p具有强的启动子活性。选用0.25、0.5、2.5、5.0μmol/L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刺激pCAT3p53p转染的HepG2细胞,其CAT吸光度值分别为:0.076、0.186、0.149、0.1l9,CAT活性随着三氧化二砷浓度的倍增呈衰减趋势。结论:p53启动子有反式激活下游基因表达的活性,低剂量:三氧化二砷对p53基因转录水平具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76.
4种药物对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丹参、马洛替酯、促肝细胞生长素 (以下简称促肝 )和疗尔健 4种药物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并探索各药物间可能存在的协同或拮抗作用。 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 ,用大剂量 CCl4 在短期内诱导大鼠肝硬化 ;以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作为疗效判定指标 ,验证 4种药物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用正交设计方差运算 ,以各因素的 F值作为判断各药物差异统计学指标。结果:马洛替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轻 ,中心静脉区及汇管区可见纤维组织增生 ,但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其余治疗组虽未形成假小叶 ,但正常肝小叶已被破坏 ;对照组则形成典型假小叶。结论 :马洛替酯对 CCl4 所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 ( P <0 .0 5 ) ;丹参、促肝、疗尔健对 CCl4 所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还不能认为有防治作用 ( P >0 .0 5 ) ;4种药物在肝纤维化防治方面不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 P >0 .0 5 )。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克隆三氧化二砷反式激活靶基因1(AsTP1)。方法 从构建的三氧化二砷差异表达的肝HepG2细胞、T淋巴细胞cDNA消减文库筛选,利用RT-PCR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新基因AsTP1的编码序列,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进行克隆化研究。结果 AsTP1基因编码区为243个核苷酸(nt),编码产物为80个氨基酸残基(aa)。经核苷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和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数据库(SwissProt)同源序列的搜寻,与已知基因序列之间没有显著同源性,说明克隆的AsTP1基因属于未知功能新基因。结论 发现三氧化二砷反式激活靶基因AsTP1,为进一步研究三氧化二砷的反式激活作用和揭示慢性砷中毒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 1)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并分析汉族与维吾尔族(维族)孕妇血清sICAM 1的含量有无异同。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分别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研究组)及对照组血清中sICAM 1的含量。结果: (1)研究组sICAM 1 含量(4.834±1.022)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266±1.11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31, P<0.05); (2)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及子痫患者血清sICAM 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汉族与维族孕妇血清 sICAM 1 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妊娠晚期血清sICAM 1的升高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2)血清sICAM 1的含量与族别无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8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实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IL-4、IL-10及hs-CRP的表达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实验组血清IL-2、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4、IL-10及hs-CRP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IL-2、IFN-γ水平显著升高,IL-10及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除IFN-γ外,其余各指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辅助性T细胞(Th)平衡紊乱,Th1分泌的细胞因子下调,Th2呈现优势应答,且机体存在炎症环境,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可有效纠正其免疫紊乱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0.
目的构建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基因开放读码框(ORF)73c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表达,获得HHV-8潜伏态相关核抗原重组蛋白,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软件设计引物,分别在引物两端添加特异的酶切位点,以pGEM-Teasy/ORF73质粒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RF73C基因序列,克隆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ORF73c;转化E.coli DH5α,经酶切、测序鉴定其插入序列的正确性,转入E.coli BL21(DE3),并诱导表达,以多聚组氨酸亲合层析柱纯化,凝胶蛋白电泳、Western印迹方法行表达蛋白的分析和抗原特异性免疫鉴定。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pET28a-ORF73C原核表达质粒连接正确,插入的ORF73c基因片段为453bp。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表明ORF73c基因成功表达,在相对分子质量20000处有表达条带;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重组蛋白能被卡波济肉瘤患者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ET28a-ORF73C原核表达质粒,获得的纯化HHV-8潜伏态相关核抗原蛋白与卡波济肉瘤患者血清具有特异性识别,显示其作为检测抗原的可能,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则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