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13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赵健  孟涛  张群 《现代保健》2008,(31):25-26
通过导诊员正确引导患者就诊,及时调节各诊室工作,化解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提供便民服务措施,提供方便、快捷、舒适就医环境。从不同角度进行培训,以达到最优星级导诊员标准。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急诊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210例急诊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8.11%,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率为96.18%。皮下瘀斑面积〉5cm×5cm的发生率为3%;皮下血肿〉1cm×1cm的发生率为4%;荨麻疹3例,占1%。结论: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安全、有效,有显著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颅耳角成形术中颞浅筋膜与耳后筋膜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耳再造二期手术中使用颞浅筋膜与耳后筋膜包被耳后支撑支架的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5月,对72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在全耳再造术一期埋植自体肋软骨术后6~10个月行二期颅耳角成形术.男47例,女25例:年龄5~28岁,平均12岁.左耳31例,右耳41例.根据Nagata残耳分型法56例为耳垂犁,无外耳道;16例为耳甲腔犁,均有外耳道存在,其中9例外耳道狭窄.术中29例使用同侧颞浅筋膜包被耳后支撑支架(A组),43例使用同侧耳后筋膜包被耳后支撑支架(B组).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2个月.A组22例及B组33例植皮及筋膜完全成活;A组6例及B组9例局部表皮色泽略深,术后1个月表皮脱落愈合;A、B组各1例发生耳侧小面积(<1 cm2)植皮及筋膜坏死,使用局部头皮瓣移位无张力覆盖缝合痊愈.术后患者颅耳角角度与健侧接近.两组耳后植皮处可见不同程度的瘢痕,A组19例及B组28例瘢痕较平整:A组7例及B组11例耳后出现局部增生性瘢痕;A组3例及B组4例瘢痕较严重,颅耳角有牵拉.A组患侧颞区均有新增瘢痕,12例脱发较严重;B组无新增瘢痕及脱发区域.随访6个月时,A组3例及B组5例颅耳角发生回缩(>0.5 cm).结论 在耳再造二期手术中,包被耳后支撑支架的组织可选用患侧颞浅筋膜或者耳后筋膜,耳后筋膜的修复效果优于颢浅筋膜.  相似文献   
94.
腋臭是腋下大汗腺分泌物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以臭味为主的一种临床现象,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常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生活上的烦恼和压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应用超声影像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GCG)联合诊断滋养细胞肿瘤对照治疗效果。方法 用超声影像对60例滋养细胞肿瘤所有病例,均在人工流产或刮宫术以及化疗前后作超声及血β-HCG检测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超声显像子宫增大,腔内及肌层大小不等液暗区,与血β-HCG联合测定,诊断准确率更为提高,两指标具有正相关。结论 使用超声影像检查与血β-HCG联合应用,既能提高符合率。又可能作为平价化疗效果及预后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6.
孟涛  赵健  张群 《现代保健》2008,(31):24-25
通过开展电话咨询服务,搭建医患沟。通新平台,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7.
创伤性湿肺是胸部闭合性损伤后,肺内的液体及分泌物增多、积蓄在肺泡和支气管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病症。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肺炎、肺不张、肺脓疡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8.
张群  孙学会 《现代保健》2009,(26):89-90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特点,降低误诊率。方法分析116例CVA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过敏史、家族史、肺功能测定及治疗方法,并分析57例误诊原因。结果CVA有特殊的咳嗽特点,大多有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慢性咽炎、百日咳和原发性肺结核。结论加强对CVA的认识.熟练掌握诊断标准.注意对病史进行全面分析,减少误诊,对预防和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进行心肌显像的理想剂量.方法用本研究所自行研制的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对7只开胸犬的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将造影剂稀释为10、20、30倍,分别对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其不同的显像效果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造影剂的剂量在稀释10倍至30倍之间时,均是在触发间歇为1:8个心动周期时心肌显像效果最佳,此时造影剂在心肌组织内达到饱和状态.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心肌显像效果明显减弱,3级显像的比例明显减少,前壁、后壁心肌和心腔内声学密度明显降低.结论不同剂量的超声造影剂对心肌有不同的显像效果,本实验发现稀释20倍时心肌显像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0.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针穿刺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腹膜后间隙是后腹膜与腹后壁以及盆腔后壁肌肉群之间的广阔潜在间隙,这一间隙内组织松软,有利于肿瘤生长、扩散。腹膜后间隙组织来源复杂,所发生的肿瘤称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s,PRT),绝大多数为恶性,称原发性恶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malignant retroperitoneal tumors,PMRT),其中以恶性淋巴瘤、脂肪肉瘤和纤维肉瘤较多见;此外还有一部分为转移瘤。对这一部位的肿瘤,在影像学明确后往往采取手术切除。但其中的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转移癌(metastatic carcinoima,MC)并不适宜手术治疗,因此如能在手术前通过其它方法对腹膜后肿瘤作出组织学诊断,可使其中的不适合手术治疗者避免大的手术创伤,及时得到正确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