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13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家庭输液利弊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以来,开展家庭输液约900余例。现将其中利弊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ELISA、酶谱电泳等方法 ,对NSCLC肿瘤病理标本、血清、尿液和骨髓等进行检查 ,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概率模型。 结果 :免疫组化指标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 (I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白细胞分化抗原变异型 (CD4 4v6 )、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有关 (P <0 .0 5 )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 2 )、上皮型钙粘素 (E cad)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下降有关 (P <0 .0 5 )。血清MMP 2、MMP 9,尿液MMP 2、MMP 9及骨髓上皮膜抗原 (EMA)阳性细胞与NSCLC远处转移危险有关 (P <0 .0 5 )。其中免疫组化指标CD4 4v6、IMVD、E cad及尿液MMP 2、骨髓EMA阳性细胞对NSCLC转移有显著回归效果而分别被选入概率模型 1和 2 ,其预测准确率分别为 81.1%和 72 .7%。 结论 :组织标本中CD4 4v6、IMVD、E cad以及尿液中MMP 2及骨髓EMA阳性细胞检查 ,可预测绝大多数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状况 ,为NSCLC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有助于NSCLC的个体化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辛莉  冯焕村  姜琳瑞  许锐佳  张群 《西部医学》2023,35(8):1239-1244
基于FAERS数据库挖掘安全警戒信号,分析评估地舒单抗潜在不良反应信号,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Openvigil 2.1访问 FAERS 数据库,将地舒单抗作为主要药物,检索自该药首次上市时间(2010年5月—2021年9月)的数据,获得与地舒单抗相关的不良事件报告记录。使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筛选地舒单抗安全警戒信号,挖掘潜在的不良反应,并通过工具BioPortal对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结果进行系统分类,通过判断信号间置信区间的变化,发现与药物不良事件关联性较大的信号。结果 从FAERS数据库中收集到270503份不良反应事件(ADE)报告,根据ROR法和BCPNN法共得到343个不良事件信号,通过信号间同义合并、剔除与药物无关的信号后,得到316个不良事件信号。地舒单抗的不良事件系统分类主要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医学检查、胃肠道疾病。FAERS数据库的信号挖掘结果发现,高风险且说明书中未收录的安全警戒信号包括颞下颌关节综合征、下颌脓肿、雌激素缺乏症、血液甲状旁腺激素增加,计算高风险信号的置信区间显示颞下关节综合征较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不良反应;另外,也发现种植体周围炎为具有临床意义的可疑警戒信号,但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结论 基于FAERS数据库的信号挖掘结果提示临床应规范使用地舒单抗,治疗期间需警惕患者是否出现颞下颌关节综合征、下颌脓肿、雌激素缺乏症、血液甲状旁腺激素增加等不良反应事件,以便尽早发现尽早处理,从而有效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4.
探讨以纤维蛋白胶(fibrin sealant,FS)为载体,复合rhBMP-2\bFGF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修复犬桡骨节段性缺损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分为:实验组(FS bFGF rhBMP-2)、对照组(FS).于12只成年健康家犬右侧桡骨中上段造成2cm缺损,制成犬桡骨2cm骨缺损实验模型,然后严密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将实验材料经伤口周围正常皮肤注射到骨缺损处,术后4、8、16、24w进行放射学检查,术后24w,标本进行组织学和骨密度检查,研究其成骨效应.结果表明:实验组骨缺损区在成骨活跃程度、骨密度和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使骨缺损得到了成功的修复(P<0.01).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复合rhBMP-2和bFGF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具有高效的骨修复能力,对犬的骨缺损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早孕期弓形虫感染对Wistar大鼠胎盘IL-4、IL-10及IFN-γ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探讨弓形虫感染致不良妊娠的分子免疫学机制。将Wistar孕鼠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12只;②早孕感染组12只。早孕感染组每只孕鼠于妊娠第5天腹腔注射1×105个弓形虫强毒株(RH株)速殖子,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所有孕鼠均于孕19 d颈椎分离处死,无菌获取胎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 me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其胎盘IL-4、IL-10及IFN-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实验组与对照组IL-4、IL-10及IFN-γ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006±0.010)、(0.119±0.080)、(0.82±0.354)和(0.596±0.444)、(0.478±0.224)、(0.297±0.180),三者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实验组与对照组IL-4、IL-10及IFN-γ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63±1.26)、(239.24±83.16)、(105.47±67.88)和(2.40±1.33)、(103.03±79.72)、(208.02±74.95),三者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5);③实验组与对照组mRNA水平IFN-γ/IL-4、IFN-γ/IL-10分别为(390.67±264.12)(37.65±21.10)和(1.31±0.96)、(0.79±0.60)两者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实验组与对照组蛋白水平IFN-γ/IL-4、IFN-γ/IL-10分别为(176.51±212.95)、(7.26±8.81)和(23.09±12.95)、(0.44±0.21)。两者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大鼠早孕期弓形虫感染后,胎盘局部Th1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Th2型细胞因子表达降低,打破了正常妊娠所需的Th1/Th2平衡状态,使平衡倾向于Th1,可能是弓形虫孕期感染致不良妊娠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黄金数比例规律找出环境物理因子对人体的最佳条件:方法:人体的相当一部分内容与黄金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把复杂的人体可以简化为比例加破缺的比例实体;环境物理因子:如环境温度、湿度、环境光波和声波以及环境气压和氧分压,当它们处在黄金数比例附近时,会在人体产生和谐合柏作用。结果:环境物理因子选择在黄金数比例附近时,在心理上产生美和舒适感。已经发现,当精神愉快时,人脑电波频率下限(8Hz)和上限(12.9Hz)之比恰为黄金数。结论:环境物理因子的最佳条件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 例,均为男性,年龄 18~27 岁,平均 22 岁。骨不连时间 10 个月~8 年,平均 1 年 8 个月。左侧 8 例,右侧 6 例,均为闭合性挫伤。9 例在受伤初期曾用石膏固定 2~4 个月,4 例损伤初期未被及时发现,1 例在骨折后 1 年骨不连行切开植骨术,但术后 1 年复查见植骨吸收。骨折仍未愈合。全部病例均有腕部不同程度的酸痛无力及活动受限。X 线片见舟状骨骨折间隙 2~5 mm,7 例骨折断端硬化,1 例骨折断端骨质吸收有囊性变。12 治疗方法 腕部及同侧髂嵴部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在 X 线电视透视下将一 16 …  相似文献   
18.
重组结核抗原痘苗病毒Ankara株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构建5种不同类型的表达结核杆菌特异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并研究其特异免疫原性.方法 运用同源重组技术将含结核分泌抗原Ag85A和ESAT-6的基因片段插入痘苗病毒表达质粒p18中.重组质粒导入痘苗病毒Ankara(MVA)后构建重组痘苗病毒,经筛选和Western blot鉴定,得到5个种类的带有结核抗原基因的重组病毒.用构建的5种重组病毒免疫小鼠,MTT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对特异结核抗原的增殖反应;ELISA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皮内试验以检测重组病毒引发的针对结核抗原的特异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构建的5种蘑组病毒介导的细胞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确认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核抗原一致.免疫小鼠两次后,5种重组病毒免疫组脾淋巴细胞体外与Ag85A-ESAT-6融合蛋白共培养后表现出明显的增殖活性(P<0.01),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浓度均较同组细胞经生理盐水刺激明显增高(P<0.05);与空痘苗病毒或生理盐水免疫后小鼠相比,5种重组MVA免疫组脾淋巴细胞与AgB5A.ESAT-6融合蛋白共培养后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增殖活性(P<0.01),与Ag85A-ESAT-6融合蛋白共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IFN-γ的浓度均升高(P<0.01).与空痘苗病毒或生理盐水免疫后小鼠相比,5种重组MVA免疫组小鼠对PPD都表现出显著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应答(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5种不同类型的表达结核杆菌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其免疫小鼠后可激发针对结核杆菌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三因素六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肉桂油的包合作用。通过对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这二个指标的比较,筛选优化出同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分别采用5种不同的包合方法制备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以搅拌法为最好。所得包合物的包合率为82.16%,包合物收得率为77.82%。  相似文献   
20.
金银花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金银花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100%金银花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金银花对以上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金银花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