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医药卫生   266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PLC-Q-Orbitrap MS/MS)技术分析膝痹宁的药物活性成分, 通过干预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代谢因素探讨膝痹宁软骨保护效应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制备膝痹宁水提物, UPLC-Q-Orbitrap MS/MS技术分析膝痹宁的活性成分。将大鼠分为空白组、KOA组、膝痹宁组, 提取大鼠软骨组织, 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形态; 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取各组大鼠血清完成代谢组学分析。  结果  经鉴定, 膝痹宁含活性成分56种; 组织学切片提示膝痹宁具有软骨保护作用, 并能上调KOA大鼠软骨组织PPARγ、PGC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 0.05, P < 0.01), 降低MMP3、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 0.05, P < 0.01);此外, 代谢组学研究发现, 膝痹宁对13种KOA差异代谢物存在干预作用, 涉及10条代谢通路。  结论  膝痹宁具有多种药物活性成分, 其KOA软骨保护效应与药物活性成分对KOA的代谢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2.
哮喘人群STAT6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基因3’非翻译区G2964A位点多态性与重庆哮喘人群的易感性及血浆IgE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构像多态性(PCR-SSCP)的方法对42例哮喘患者及42例对照进行了STAT6基因G2964A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组STAT6基因G2964A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哮喘组各基因型之间均与血浆IgE升高无确定关系(P〉0.05)。结论G2964A位点多态性与重庆人群哮喘易感性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46,XX,t(1;17)伴性别发育畸形一例张立李建平朱霖患者男,2岁,阴蒂肥大,尿道下裂,未见阴道开口,腹股沟未触及睾丸,外阴部有时可触及到0.5cm×1cm大小的块物。母亲因贫血怀孕时常服中药(药名不详),父母表型正常,非近亲婚配。细胞遗传学检查...  相似文献   
24.
目的:采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构建造血系统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敲除(Cx43~(-/-))小鼠模型,并探讨Cx43在维持造血细胞自我更新及功能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将引进的2对转基因小鼠Cx43 loxP/loxP和Lyz-Cre/+杂交,选取F1雌性子代Cx43 loxP/-_Lyz-Cre/+与雄性Cx43 loxP/loxP合笼回配,提取所获得子代小鼠鼠尾组织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鉴定小鼠基因型,RT-PCR方法筛选Cx43~(-/-)小鼠,同时分析小鼠不同器官中Cx43基因的表达差异;该类小鼠经5-氟尿嘧啶(5-FU;125 mg/kg)处理,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第5、10和15天经眼球取血分析其血象变化。Cx43~(-/-)及Cx43~(+/+)小鼠予7.5 Gy(~(60)Co-γ)的致死量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6 h分别给予事先准备就序的骨髓细胞,每只3×10~6细胞于尾静脉注入,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造血是否重建:分离股骨切片后,收集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分析(选用的单抗为CD45R、Gr-1、CD4、 CD8a、TCRαβ、Mac-1、抗sIgM、TER119、Sca-1及CD117);同时进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实验观察造血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果:本研究通过2种转基因小鼠间杂交和回交,成功获得造血系统选择性Cx43基因敲除小鼠;该类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细胞无Cx43表达,参与造血的组织,如肝脏和脾脏中Cx43表达也显著下调(P0.01),而心脏和肾脏的Cx43表达则无影响,小鼠成年后外周血象分析并无明显异常,但应急代偿能力下降,经5-FU处理后,其造血功能恢复显著减缓,处理15 d后,Cx43~(+/+)小鼠造血功能已接近正常水平,而Cx43~(-/-)小鼠仍无明显的恢复迹象,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仍处低位,2者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体外集落试验也证实Cx43~(-/-)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其CFU-GM或CFU-E集落数均明显少于Cx43~(+/+)小鼠(P0.01),但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x43~(-/-)小鼠骨髓中Lin~-/c-Kit~+/Sca-1~+细胞亚群数量与Cx43~(+/+)小鼠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Cx43~(-/-)小鼠在化疗或移植后其骨髓造血功能重建均延迟,且化疗15 d后骨髓切片及涂片均证实其骨髓中造血细胞增生程度明显降低,脂肪组织显著增多,而且T、B细胞发育也有异常。此外,其外周血中CD4~+CD8~+细胞比例比野生型小鼠增多(P0.05),但CD4~+T细胞显著减少(P0.01),尤其是TCRαβ亚群细胞减少最为明显(P0.01)。同样,Cx43~(-/-)小鼠外周血中CD45R~+sIgM~-细胞亚群比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显著减少(P0.01)。结论:骨髓中Cx43基因表达在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尤其是应急状态时)具重要作用,敲除Cx43基因后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减缓,造血及免疫重建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5.
新型微波热疗机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点对新型电脑微波热疗机的构成、测温控温方案进行了研究。采用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对热疗温度进行控制,解决了因更换不同辐射器导致对象特性变化使控制性能降低的问题,从而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文中介绍了该仪器关键的硬件、软件设计,基本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6.
病毒性肝炎患者IL-1、IL-6和TNFα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了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1、IL-6和TNFα的诱生活性及其血清中活性。结果表明,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C)和乙型重型肝炎(SH)PBMCs经脂多糖诱导后,IL-1活性分别为3531.1±882.7U/m1、2769.7±730.4±U/ml和5329.3±1089.3U/m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IL-6诱生活性分别为38.90±14.75U/m1、2.45±18.85U/ml和71.95±28.05U/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或<0.01);TNFα诱生活性在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CAH、HC和SH中分别为33.23±7.25U/ml、6.99±1.84U/m1、4.29±2.17U/ml和86.70±24.18U/ml,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P<0.01。各型患者血清中IL-1、IL-6和TNFα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文中对SH患者IL-1、IL-6和TNFα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28.
人行走时骨盆上下运动参数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正常人行走过程中骨盆在垂直方向的运动特征,提出了一种以测量数据为基础建立骨盆运动参数数学模型的新思想。介绍了基于跑步机的骨盆运动轨迹测量系统,并对30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了获取骨盆运动参数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受试者分别以不同速度行走时的骨盆在垂直方向的多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幅值、周期、初始相位等与行走速度和受试者身高的关系曲线。通过对曲线拟合,建立了各参数及骨盆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一步完善,可使其对康复评定、类人机器人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针对单克隆抗体MGb1的重组抗独特型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噬菌体呈现技术筛选针对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MGb1的重组抗独特型抗体(抗-Id),为研制胃癌重组抗-Id瘤苗提供候选分子。方法 以单克隆抗体MGb1免疫Balb/c小鼠,取脾分离mRNA。RT-PCR分别扩增抗体VL和VH cDNA,经linker DNA连接形成ScFv DNA。将scFv DNA与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M13KO7感染后,获得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文库。以单抗MGb1对文库进行4轮淘选后,随机挑取克隆经ELISA筛选呈现抗-Id scFv的噬菌体单克隆,进而经竞争ELISA对其所属抗-Id类型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VL和VH cDNA分别约为320和340bp,ScFv DNA约为750bp。抗体ScFv文库经四轮淘选后,在随机筛检的50个克隆中得到18个呈现抗-Id ScFv的噬菌体单克隆。在18个克隆中,有4个呈现β或γ型抗-Id ScFv。结论 经重组噬菌体抗体技术成功地筛选到了针对单抗MGb1的噬菌体呈现型抗-Id ScFv,从而为进一步获得能诱导抗胃癌免疫的抗-Id ScFv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慢性心功能不全时经主动脉移植干细胞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心肌梗死或/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脏干细胞移植是一项颇有应用前景的新的治疗技术。但是,对于非缺血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目前所采用的移植路径有一定的局限性。本试验拟研究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封堵主动脉窦上部经主动脉根部移植干细胞是否可行。阿霉素所致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兔模型,采用双球囊封堵主动脉窦上部经主动脉根部自体移植骨髓单核细胞,4周后评价心功能。在封堵主动脉窦上部经主动脉根部移植干细胞时,无1例因移植手术死亡。双球囊充盈时造影显示,主动脉窦显影良好,大部分情况下,左、右冠状动脉可显影。骨髓单核细胞移植4周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明显(P=0 .0 34)。所以,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封堵主动脉窦上部经主动脉根部移植干细胞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