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46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451.
目的为分析大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乙肝")新发病例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治工作效果,为进一步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大连市2010年新发急性乙肝病例上报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道517例乙肝新发病例,发病率为8.5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各月均有发病,季节性分布不明显:甘井子区发病率最高,为13.43/10万:家务待业占发病总数的32.11%,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92:1;30~34岁发病专率最高,为0.24/10万。结论需加强重点人群乙肝疫苗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52.
目的:采用法定检验方法与探索性研究方法相结合评价国产利福平口服制剂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2010年度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现行标准对抽验样品进行法定检验;建立或完善了用于探索性研究的多个方法:采用添加原料识别辅料的方法,建立了口服制剂中利福平晶型判别的粉末X-衍射法,对国内外胶囊所用原料进行测定;目测法观察胶囊内容物的颜色,考察其与晶型的关系;建立判定利福平胶囊制剂所用原料晶型的近红外定性模型;采用HPLC-UV-ESI-IT-MSn联用技术,借助MatLab分析软件,对药典色谱条件下色谱图中主要色谱峰进行结构认定,并采用SPS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斑马鱼模型对比利福平及其部分有关物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分别采用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和卡氏法测定不同处方胶囊中的水分含量。结果:法定检验:检验226批利福平口服制剂,222批合格,合格率为98.2%,4批不合格项目均为干燥失重;探索性研究:国内胶囊和片剂所用利福平原料均为I型,国外主要为Ⅱ型,部分为I型;胶囊内容物所用原料为I型的呈鲜红色,Ⅱ型的呈暗红色,与粉末X-衍射结果一致;从有关物质检出的类型、个数和检出量结果显示,国产利福...  相似文献   
453.
目的:针对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现行标准中采用非水滴定进行含量测定且未对注射液中有关物质进行控制,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并对注射液中存在的杂质用HPLC-MS联用技术进行结构推断。方法:采用C18色谱柱(SepaxGP,250 mm×4.6 mm,5μm),以0.005 mol.L-1庚烷磺酸钠的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以磷酸调pH至3.0)-甲醇(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在本文色谱条件下,主峰和杂质峰能得到良好的分离;盐酸罂粟碱浓度在0.5~15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n=9)为101.7%。用HPLC-MS对注射液中杂质分析的结果表明:注射液的杂质为光氧化产物,它可能是注射液颜色变深的原因之一。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准确,耐用性好,可作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54.
目的比较老年人与中青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后确诊的153例结肠息肉并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患者,其中老年组(年龄≥60岁)71例,检出息肉共275枚,中青年组(年龄<60岁)82例,检出息肉共396枚。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性别、合并疾病、息肉数量、部位、形态、病理类型、手术方法、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大肠息肉好发于男性,且中青年组男性息肉比例(70.7%)高于老年组(53.5%);老年组具有合并症的患者高于中青年组(47.9%vs 25.6%,P<0.05)。中青年组左半结肠息肉比例大于老年组(65.9%vs 45.5%,P<0.05);老年组直径在1.0-2.0 cm之间的息肉枚数及山田Ⅲ型息肉枚数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患者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息肉,尤其以管状腺瘤为高发。两组患者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方式、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人和中青年的大肠息肉具有各自的特点,因而在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时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55.
[目的]了解大连市风疹暴发疫情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0~2007年发生的27起风疹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7年,大连市合计发生风疹暴发疫情27起,疫点调查49 650人,罹患1091例,平均罹患率为2.20%。其中,2000年2起、35例,2001年3起、65例,2002年2起、64例,2003年11起、792例,2006年1起、10例,2007年8起、125例 城区7起、117例,城乡结合部8起、126例,农村12起、848例 中学8起、598例,小学6起、424例,大学2起、59例,工厂1起、10例 3月2起、47例,4月11起、809例,5月12起、190例,6月2起、45例。10~20岁合计1036例,占94.96%。[结论]学校是大连市风疹暴发疫情的高发地。  相似文献   
456.
[目的]通过对锡林浩特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调查,探索预防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措施和方法。[方法]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及GB15982—1995、GB15981—1995方法进行卫生检测与判断。[结果]检测各种标本547份,合格450份,总合格率为82.27%。紫外灯强度和空气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8.10%和73.08%,市区医院的合格率高于个体诊所。[结论]个体诊所对消毒工作不够重视,必须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7.
用HPLC-ESI-IT-MSn法研究庆大霉素C1a的杂质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用于研究庆大霉素C1a杂质谱的HPLC-ESI-IT-MSn方法,并对检出杂质结构进行快速推定.方法:用宽pH范围的Gemini NX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水-氨水-冰醋酸(96∶3.6∶0.4)]-甲醇(85∶15)为流动相,用ESI-IT-MSn检测(质谱条件:ES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350℃,雾化室压力275.8 kPa,干燥气流速10L·min-1,正离子检测方式).结果:该色谱条件能将庆大霉素C1a与主要杂质分离,从庆大霉素C1a原料中检出13个杂质,对其中12个的结构进行了归属.通过与杂质对照品的色谱保留时间,一、二级质谱比较,对已知杂质进行了鉴定;借助总结出来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征裂解碎片离子和质谱裂解规律,根据一级、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信息,对无杂质对照品的未知杂质结构进行推导,结果显示,庆大霉素C1a样品中含有庆大霉素A、庆大霉素B、西索米星、小诺霉素、威达米星或它们的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并含有庆大霉素C1a或上述杂质的降解产物.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庆大霉素C1a的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58.
本文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高分子杂质的结构特性和国内外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59.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罗格列酮钠(RO)对棕榈酸(PA)诱导的HIT-T15胰岛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① 0.25、0.50和1.00 mmol/L的PA干预HIT-T15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②在0.50 mmol/L的PA中分别加入FGF-21[12.50 nmol/L(A)、25.00 nmol/L(B)、50.00 nmol/L(C)]、 1 μmol/L RO及3个不同浓度的FGF-21与RO联合,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的表达.结果 ①PA组细胞凋亡高于对照组(P<0.05).②FGF-21 A、B、C组能明显降低0.50 mmol/L PA诱导的凋亡(P<0.05),但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FGF-21与RO联合干预组的细胞凋亡低于PA组(P<0.05).联合干预组的细胞凋亡低于单用FGF-21组(P<0.05).③ 0.50 mmol/L PA组的p-JNK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FGF-21组的p-JNK的表达均低于PA组(P<0.05).FGF-21与RO联合干预组的p-JNK均低于PA组(P<0.05).联合干预组p-JNK的表达低于单用FGF-21组(P<0.05).结论 ①PA可剂量依赖性的诱导HIT-T15胰岛细胞的凋亡.②FGF-21能抑制PA诱导的HIT-T15胰岛细胞株的凋亡,此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JNK的表达,并且与RO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60.
目的 了解大连市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连市城乡4 08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学生的现在吸烟率为2.25%,其中男生为3.51%,女生为0.87%;小学高年级(四至六年级)学生为0.46%,初中生为0.56%,高中生为1.42%,职高学生为9.00%,大学生为12.30%。首次尝试吸烟年龄未满9岁的占15.93%,未满11岁的占29.67%,未满13岁的占46.15%。10~22岁青少年学生被动吸烟率为38.27%。尝试吸烟率,农村初中(χ2=6.071,P=0.014)、城区高中(χ2=12.667,P<0.001)、农村高中(χ2=4.815,P=0.028)、职业高中(χ2=13.286,P<0.001)、大学(χ2=16.420,P<0.001)都有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初中男生高于城区初中(χ2=7.007,P=0.008)。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