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87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职业、骨折Schatzker分型、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髁间棘骨折块是否游离、康复起始时间、是否使用支具、付费方式、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等资料,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40例患者术后随访6~7个月[(6.40±0.24)个月],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为75~100分[(88.55±6.5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骨折Schatzker分型、受伤原因以及髁间棘骨折块游离情况患者H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F=9.741、3.436、4.763、4.482、4.879,P<0.001、P=0.043、P=0.001、P=0.009、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Schatzker分型、髁间棘骨折块是否游离是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  相似文献   
842.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肌力评分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的73例GB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mNGF联合IVIG治疗)40例和对照组(IVIG治疗)3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肌力评分及肢体功能Hughes量表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水平高于对照组,IL-21、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肢体功能Hughe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NGF联合IVIG对慢性GBS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IVIG治疗,二者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明显改善患者肌力和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843.
目的 分析2005—2021年山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变化,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5—2021年山东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月发病数据,对发病数据的年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描述分析,采用季节指数法和圆形分布法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5—2021年山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共发病158 271例。2011—2013年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20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发病数占较大比例,2014年以后免疫接种达90%以上。2005—2010年及2014—2021年1月和4—7月季节指数>100%,2011—2013年1月、4—7月和12月季节指数>100%。圆形分布法得出山东省流行性腮腺炎3—8月高峰日为5月31日,高峰期为5月12日—6月19日;9月至次年2月高峰日为12月18日,高峰期为11月30日至次年1月3日。2011—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期最长,2014—2021年最短。结论 山东省2005—202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下降趋势,5~14岁儿童青少年是发病的重点人群,疫苗能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每年仍需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的监管与防...  相似文献   
844.
目的 调查白银市会宁县女性HPV感染情况,以期对该地区女性宫颈癌或宫颈病变的筛查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白银市会宁县某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女性就诊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宫颈活检,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 310名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女性,共检出HPV阳性681例(检出率为29.48%),主要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HPV单纯高危型病例423例(占62.11%),低危型合并高危型病例188例(占27.61%),单纯低危型病例70例(占10.28%)。681例HPV阳性感染者检出HPV亚型共23种,其中高危亚型611例(占89.72%),主要亚型为52、58、16型;低危亚型70例(占10.28%),主要亚型为6、11、81型。NILM组患者HPV阳性感染率最低(22.49%),HSIL组阳性感染率最高(97.92%)。HPV阳性感染率随着宫颈细胞学病变严重程度升级而显著上升(P<0.01),各高危型HPV(HPV 52、58、16、51、53和...  相似文献   
845.
目的 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滴注与肌内注射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给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肌内注射方式给药,观察组45例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记录两组用药前、用药30 min、3 h、12 h、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舒适(BCS)评分变化,检测两组用药前、用药24 h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康复指标、镇痛补救例数,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30 min、3 h、12 h、24 h时,两组VAS评分均较用药前下降,BCS评分均较用药前升高,观察组用药30 min、3 h时VAS评分分别为(3.12±0.78)、(2.33±0.47)分,低于对照组[(5.05±1.16)、(2.56±0.51)分],观察组BCS评分分别为(1.98±0.24)、(2.61±0.25)分,高于对照组[(1...  相似文献   
846.
淋巴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起源于人类免疫系统细胞及前体细胞.在临床上分为霍奇金淋巴瘤(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两种类型.NHL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位居全球常见癌症的前十位[1] ,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患者5年生存率远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提...  相似文献   
847.
张晶晶 《东方养生》2022,(3):158-159
<正>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与重视。我国于2019年10月颁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并组织举办了全国中医药大会。当下,建立中西医结合质量控制中心已成为实现中西医融合发展、提升疾病诊疗效果的有效途径。而要规范质控中心各项管理,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实现质控中心高质量发展,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与关键。基于此,研究人员以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研究试点,根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医疗事业发展要求,结合多年管理经验与实践,构建了一套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48.
通过对移动医疗APP发展背景、市场格局和主流APP产品的分析,提出经济整体趋缓带来投资谨慎、服务趋同可能带来价格战、数据管理与安全性风险增加以及网络问诊缺乏监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移动医疗APP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49.
目的:探讨经闭孔尿道中段阴道无张力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5例女性SUI患者行TVT-O术式治疗,术前、术后进行1 h尿垫实验,术后随访9个月,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以及性生活质量问卷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6.6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0 mL,术后1 h尿垫实验、术后漏尿量较术前明显减少( P均<0.05)。治愈24例,有效1例,治愈率为96%,有效率为100%。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显示,术后6个月和9个月与术前比较明显好转(P均<0.05);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显示,术后6个月和9个月与术前比较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VT-O治疗女性SUI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0.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8例。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衰弱综合征发生率为42.03%(58/138)。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患者的年龄、NYHA分级、合并糖尿病、睡眠时间、PCI手术史、锻炼频次、焦虑状状况、抑郁状况、营养状况、近1年跌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NYHA分级高、睡眠时间≤6 h、锻炼频次<3次/周、有焦虑症状、营养不良、近1年有跌倒史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衰弱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密切关注导致衰弱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以减少衰弱综合征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