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医药卫生   18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微笑美学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需求现状.方法 随机选取120名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120受试者中随机抽选男女各20位,进行微笑基础知识教育,1周后随访调查.取受试者干预前后2次正面微笑照片被男女各10名大众参与者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从各个问题答案构成比中看出,男女各占比例相差小,但微笑美学基础知识在大学生中迫切需要学习.卡方检验显示受检者主观感知变化结果:对微笑美学基础知识了解改变,干预具有一定效果;专业指导与训练后会变得更好,男性改变明显,女性选择“可能性”的非常多;估计自己微笑理想程度以0~10分的中点5分处分界,对评分数据分析,显示出尚不能认为女性变化明显但整体主观变化明显.大众评价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女性评价者认为授课后的相片更好看;而男性评价者认为授课后的相片更好看;男女共20名评价结果显示,更倾向于授课后的相片好看.结论 当今大学生迫切需要微笑美学知识这方面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发挥正畸医师的社会性作用,即将微笑美学知识面向社会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明确歼击机飞行员改装体检暂时飞行不合格的原因、最终健康状况和飞行结论。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高性能战斗机改装体检结论为原机种暂时飞行不合格的67名飞行员病历资料,随访其健康状况和飞行结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改装体检暂时飞行不合格的原因依次为特殊功能检查不合格、外科病症、内科病症、神经精神科病症、眼科病症、耳鼻咽喉科病症;最终结论为飞行合格者47例(10例改装合格、另37例原机种飞行合格),飞行不合格者20例(2例因新发病症、18例因暂时飞行不合格的病症而停飞)。结论改装体检暂时飞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特殊功能问题;《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体格要求》是符合实际的,而现行的飞行人员年度大体检制度有修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炎症活动期、稳定期的区分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28例,分别给予常规与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比较常规与改良MR对骨质异常、强直性脊柱炎病变程度以及炎症活动期与稳定期的检出率。结果改良MR诊断的关节面侵蚀、关节软骨肿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RAS分级显著高于常规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97,P=0.046);常规MR敏感度为55%,特异度100%,改良MR敏感度100%,特异度94%,改良MR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能力,有利于区分炎症活动期、稳定期,值得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经冠状动脉及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的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周左右再行颈动脉支架术(CAS),手术前后均进行水化以保护肾功能,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mRS)、肾功能,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有无心肌梗死、脑梗死并复查造影观察支架内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均成功行分期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显示血管通畅,狭窄解除满意,手术前后患者mRS评分无明显变化,两次介入前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1例患者PCI术后3d出现原脑梗症状加重,紧急行CAS术,预后良好。虽有16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窦反射,但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无死亡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及支架侧脑梗死。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期先行PCI后行CA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5.
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分级好的动脉瘤的治疗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但高分级动脉瘤在治疗上仍存在较大争议:包括是否积极治疗,特别是V级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夹闭或栓塞的选择;以及脑室外引流的应用时机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中药对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 failure,ALF)模型大鼠肝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单次腹腔注射构建ALF大鼠模型,125只SD大鼠以是否接受造模和药物干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和清热化瘀中药组;每组再以36、96h两个时间点继续随机分为1、2两个亚组,共8组,其中亚组1用于造模后36h取血及肝组织标本,亚组2用于观察96h内大鼠的生存率.以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全自动血凝分析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常规HE染色作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清热化瘀中药组估计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4.6、71.9、83.3h;log-rank检验提示清热化瘀中药组累积生存率高于模型组(2=4.428,P<0.05).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清热化瘀中药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血清ALT、AST、TBIL及血浆P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清热化瘀中药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清热化瘀中药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在血清ALB和CH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清热化瘀中药组高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清热化瘀中药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肝组织损伤程度积分明显下降(1.84±0.13,2.85±0.20vs3.56±0.24,均P<0.01),清热化瘀中药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结论:清热化瘀中药可显著减轻D-GalN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损伤,改善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并降低ALF模型大鼠的病死率、延长生存期,对ALF患者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单证候动态演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提取2004年9月—200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多中心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患者4个时点(发病3d、14d、28d、90d)的中医四诊信息,发病第90天BI评分,对不同时点单证候动态演变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第3天和第14天:内风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单证候变化组间比较与预后无明显相关;内火证、痰湿证证候消失组较证候不变组、证候新增组预后佳。发病第14天和第28天:阴虚证证候新增组较证候消失组预后差,余单证候变化组间比较与预后无明显相关。发病第28天和第90天:内风证证候新增组较证候不变组预后差;内火证、气虚证证候消失组较证候不变组预后佳;痰湿证、阴虚证单证候变化组间比较与预后无明显相关;血瘀证证候新增组较较证候不变组、证候消失组预后差。结论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不同单证候演变对中风病的预后影响不同,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和分析护士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的障碍因素,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9名护理管理者和30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下护士实施延续护理面临的障碍主要有护理人力资源不足313人(92.9%)、患者出院准备不充分284人(84.3%)、延续护理服务经费短缺276人(81.9%);问卷18个条目中缺乏国家相关政策扶持,缺乏规范化延续护理方案等4条护士认同率显著低于护理管理者(P0.05,P0.01);缺乏明确的收费标准,护士实施护理能力不足等4条医院护士认同率显著低于社区护士(均P0.01)。结论护士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面临多重障碍,相关管理者应重视一线护理人员的诉求,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其顺利实施,从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出院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21~68岁,平均56.2±9.8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12例,4个节段狭窄29例,5个节段狭窄18例。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ysfunction index,NDI)评价患者的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C2~C7夹角、颈椎活动度(ROM),在颈椎三维CT上测量椎管矢状径及椎管横截面积,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2.2±18.1min,术中出血量为264.5±50.5ml,术后引流量为252.3±28.6ml,住院日为7.2±0.7d。在术后随访过程中,15例出现了颈后部轴性疼痛症状,按照VAS评分,13例为轻度疼痛,2例为中度疼痛,所有患者颈部轴性疼痛症状均于术后1年内消失。1例术后第3天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于术后12周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48~72个月,平均60.5±2.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5±0.5分,末次随访为15.4±1.3分,改善率为(77.1±5.2)%。术前平均VAS评分为3.9±0.4分,末次随访时为1.3±0.6分。术前平均NDI为20.3±5.4,末次随访时为6.5±1.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随访期间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椎管矢状径平均值术前为9.7±0.9mm,末次随访时为16.8±1.2mm,椎管扩大率为(67.6±13.9)%,椎管矢状面积术前为128.1±13.5mm~2,末次随访时为318.3±34.3mm2。末次随访时颈椎ROM值较术前减少9.6°±2.4°,手术前与术后随访期间C2~C7夹角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中期临床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0.
正先天性脊柱畸形是椎体先天发育异常引起脊柱在冠状面上的不平衡生长而导致的脊柱畸形~([1])。而半椎体畸形作为椎体形成障碍中的一种,是先天性脊柱侧凸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先天性脊柱侧凸的46%~([2])。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半椎体导致的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的报道~([3-7]),但以单发半椎体畸形居多,多发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报道相对较少。本院于2015年8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多发半椎体畸形脊柱侧凸1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