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长期应用阿托品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长期滴用阿托品凝胶治疗青少年轻中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62例轻中度近视患者,将其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10 g·L-1阿托品凝胶每晚睡前1次滴眼,连续使用1 a;对照组则根据视力和症状给予常规验光配镜,局部及全身均不使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在受试前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作为基线标准,1 a试验结束后检查视力、屈光度(散瞳验光)、眼轴、眼压,并将2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视力下降率为37.84%,而对照组为80.00%,明显高于治疗组(P=0.000).治疗组的屈光度平均改变(0.06±0.79)D,而对照组为(-1.19±1.4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轴平均增长(0.09±0.19)mm,对照组眼轴增长(0.70±0.63)mm,2组眼轴增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出现眼压升高,治疗组42例中有5例(11.90%)因畏光及过敏性结膜炎而退出试验,未发现其他较大的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品长期局部使用能够有效控制并延缓近视发展,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轻调节以及引导眼内的一些生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维生素A和眼氨肽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干眼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维生素A和眼氨肽联合超声雾化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30例,采用人工泪液,每日5次滴眼。结果治疗组治疗干眼症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3.33%,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维生素A和眼氨肽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不失为一种治疗干眼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2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MYC/BCL2蛋白共表达状况及其与生发中心细胞样(GCB)及non-GCB亚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DLBCL石蜡标本制作的组织芯片进行MYC、BCL2、CD10、BCL6、MUM1、KI67检测,并对蛋白表达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例DLBCL标本中,non-GCB患者163例(66.5%),GCB患者82例(33.5%),MYC和BCL2双阳性患者88例,占患者总数的35.9%(88/245),占non-GCB病例的41.7%(68/163),占GCB病例的24.4%(20/82),在这两种亚型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6,P=0.008)。结论DLBCL中MYC/BCL2蛋白共表达在non-GCB亚型比GCB亚型更多,可以按照MYC/BCL2的共表达情况,把DLBCL分成不同亚群以区别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并分析2016—2018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药品排序比(B/A)等相关数据。结果 2016—2018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数量逐年增长,2016—2017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增长,2017—2018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负增长。2016—2018年地佐辛注射液与咪达唑仑注射液的销售金额排名始终居于前2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逐年增长,艾司唑仑片、地佐辛注射液、阿普唑仑片、右佐匹克隆片、氯硝西泮片的DDDs始终居前5位。各类精神药品的DDC排名基本稳定,地佐辛注射液的DDC值较大,位居第1位,2016—2018年地西泮注射液、氯硝西泮片、苯巴比妥片DDC值逐年上升,其他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C值均下降。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B/A大于1.00,咪达唑仑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B/A小于1.00,其他品种B/A接近于1.00。结论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个别药品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合并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合并成熟性畸胎瘤3例,观察和分析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镜下特点:3例病例均表现为肿瘤由类癌和甲状腺组织混合组成,证实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甲状腺组织显示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形态。成熟性畸胎瘤显示皮脂腺、成熟性鳞状上皮和平滑肌成分。类癌区域与不同大小的滤泡密切混合,肿瘤细胞有相对一致的嗜酸性胞浆、扁平核、“胡椒盐”样染色质,滤泡内充满嗜酸性甲状腺样的胶质,这两种成分有移行,通常是密切混合存在。免疫组化:3例病例的类癌区域的肿瘤细胞均表达synaptophysin,chromogranin A,CD56和CK19;含有胶质的滤泡表达甲状腺球蛋白。所有细胞均不表达calcitonin。结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罕见,可能合并成熟性畸胎瘤,具有~定的组织形态学特点,生物学行为中间性,但可能转移甚至致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连续应用10d后对血浆脑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BNP和hs-CRP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BNP和hs-CRP水平,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用比色法测定水杨酸钠的光密度值 ,并计算血浆半衰期。方法 :给 1 1只家兔静脉注射 1 0 %的水杨酸钠溶液 2毫升 /公斤 ,用 72 1 -I型分光光度计测定给药瞬间和隔 30分钟时的血浆光密度值 ,计算水杨酸钠的血浆半衰期。结果 :t1/2 =2 8.96± 4 .97。结论 :绝大多数药物是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 ,因此每一种药物都有固定的血浆半衰期 ,不因血浆浓度高低而改变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医院病例漏报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方法 对1998-2001年386例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连续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漏报病例与医院感染病例的比率1998年为19.2%,1999年为17.4%,2000年为18%,2001年为16.2%。结论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医务人员的主观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必须采取相应对策,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从而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检验中文版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的效度和信度.方法 对英文版CBI量表进行系统的翻译和评价,并应用中文版CBI对108名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进行测量,对测定结果 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CBI量表内容效度各条目的 CVI值为0.8~1.0,量表内容效度比CVI为0.95;量表5个维度即生理性负担、情感性负担、社交性负担、时间依赖负担、发展受限负担得分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0.912,0.881,0.890和0.884(P<0.05或P<0.01).初步证明了量表的结构效度.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各条目负载大于0.4,共解释了67.69%的方差,进一步证实了其结构效度.CBI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5,生理性负担、情感性负担、社交性负担、时间依赖负担、发展受限负担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3,0.88,0.82,0.90和0.87.结论 中文版CBI量表是一份具有较好效度和信度的评定工具,可用于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80例和观察组(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而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