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38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516C/T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6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86名对照者(对照组)的ApoB基因-516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并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两组均存在CC型、TT型及CT型基因;冠心病组ApoB基因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9.01%、12.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3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回归分析显示,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非携带者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P<0.01).此外,对照组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携带者(均P<0.05).结论 ApoB基因-516C/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易感性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4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共33例,发生率为11.6%,其中囊袋血肿10例、电极脱位10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感知+起搏障碍2例、囊袋破溃2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脑梗死2例。结论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熟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84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共33例,发生率为11.6%,其中囊袋血肿10例、电极脱位10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感知+起搏障碍2例、囊袋破溃2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脑梗死2例。结论 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熟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性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对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两组,A组41例,B组3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两组梗死面积、心肌酶、并发症。结果:有心绞痛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酶学峰值、左心衰明显低于无梗死前心绞痛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以限制梗死面积扩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6.
患者男性 ,40岁 ,因夜间睡眠时突然尖叫、四肢抽动、意识丧失 ,经家人胸外按压约 10余分钟意识转清而于1h后送我院急诊。既往无头部外伤史 ,其父 47岁猝死。体格检查示体温 37℃ ,呼吸 2 0次 /min ,心率 72次 /min ,血压 110 / 80mmHg (1mmHg =0 133kPa) ,血电解质、心肌酶谱等生化检查均正常。心电监护 (图 1a)示窦性心律 ,Ⅱ导联QRS波终末可见J波。约 0 5h后上述症状再发 ,呼吸停止 ,心电监护 (图 1b)示心室颤动。予胸外按压 ,2 0 0J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次成功 ,转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32次 /min) ,静脉推…  相似文献   
107.
冠心病三支病变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效果影响较大 ,我们对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以了解国人冠脉三支病变与易患因素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 997~ 2 0 0 0年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者 ,共 1 4 7例。其中观察组 5 2例 ,男 39例 ,女 1 3例 ,年龄 6 5 .4 0± 7.32 ;对照组 95例 ,男 81例 ,女 1 4例 ,年龄 6 0 .92± 1 0 .4 6。将上述患者按累及的冠脉支数分为 2组 ,即三支病变和对照组 (单支和双支 )。1 .2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标准 :冠心病的诊断参考 1 997年 WHO标准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采用…  相似文献   
108.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是诊断房间隔缺损 (ASD)较常用的方法 ,但有较大的局限性[1,2 ] ,我们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MTEE)诊断各种解剖类型的ASD及卵圆孔未闭共 30例 ,现将其MTEE的特点、与TTE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1月间在我院超声心动图室行MTEE检查的 30例ASD及卵圆孔未闭患者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14~ 6 8(38 5± 17 9)岁 ,其中 ,继发孔型 2 0例 (其中筛孔型 1例 ,2个ASD 1例 ) ,上腔静脉型 2例 ,混合型 4例 ,卵圆孔未闭 4例。并房间隔膨…  相似文献   
109.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11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四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 患者女性 ,89岁。胸痛 12d ,呼吸困难 3d ,查体 :血压 12 0 / 80mmHg(1mmHg =0 133kPa) ,神清 ,半卧位 ,两下肺闻及湿音 ,心界略大 ,心率 10 0次 /分 ,律齐 ,心前区Ⅳ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肝颈回流征阳性。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二维超声 (two 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 ,2DE)示前间隔活动减弱 ,心尖段 0 4cm的回声缺失 ,左房增大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olordopplerflowimaging ,CDFI)示回声缺失处收缩期左向右分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