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参考国外有关吗啡依赖猴、狗及大鼠的戒断症状分级标准,结合本所的实验经验,制定了用药物治疗吗啡依赖猴的实验方法及疗效评定标准。该标准将吗啡戒断症状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四个等级,并根据戒断症状的等级和出现的频率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级差分加症状分。当治疗结束时,将各给药组的戒断症状分值和体重下降百分率分别相加,求出总平均分值和体重下降百分率.然后进行组间t检验。另外还要将各组猴在治疗期内戒断症状出现的频次与NS组进行比较以全面了解某个药物对哪些戒断症状能完全抑制,哪些不能控制,甚至加重。药物的疗效靠上述情况综合判断。本文以治非西定为例说明该标准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路氏润燥汤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眼干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予中药路氏润燥汤,对照组予硫酸羟氯喹,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眼干症状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泪液及免疫、炎性指标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眼干症状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眼干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墨试验、血清ANA、SSA、SSB、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氏润燥汤对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眼干症状改善明显,对泪液分泌、免疫及炎性指标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通过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的病因、病机,总结出和解少阳是治疗本病大法,形成从少阳柴胡剂系列方剂辨治本病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职业X射线暴露对放射工作人员非癌疾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1980年普查四川省重庆市辖区内医用X射线工作者为调查对象。2020年,选取之前的91家医疗机构,分布在重庆市41个区县,其中三级医疗机构53家,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第5次随访1980年重庆市医用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和同医院同时期非放射科工作人员(对照组)的个人信息、职业射线接触情况、疾病史等信息。分析该队列各系统疾病发病率、各系统疾病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 该队列共计937人,共统计非癌疾病359例。放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心血管系统、眼科和其他未分类疾病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50、2.03和2.64(χ2=5.97、3.97、4.25,P <0.05)。调整混杂因素的结果显示,女性放射组中心血管系统、眼科和消化系统等疾病发病率的RR普遍高于对照组(RR=2.33、2.59、7.55;χ2=7.28、4.17、8.64,P<0.05);在25~29岁参加工作人员中,放射组成员心血管系统、眼科等疾病发病率的RR普遍高于对照组(RR=2.26、5.07;χ2=8.22、4.91,P<0.05);累积剂量分组中,放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血管系统、眼科和消化系统等疾病发病率的RR普遍较高(RR=1.86、2.91、3.59;χ2=9.83、8.21、5.58,P<0.05)。结论 受到长期职业照射的X射线工作者非癌发病危险增高,其中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眼科疾病等发病危险可能与这种职业照射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氯丁橡胶厂氯丁二烯无组织排放情况,提出修订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建议。[方法]2010年3月11~12日,在重庆市长寿区某公司对氯丁橡胶生产装置进行调查和监测,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估算该厂氯丁二烯无组织排放量。[结果]该厂年生产氯丁橡胶30 000t,氯丁二烯无组织排放量为8.32kg/h,相当于生产1t氯丁橡胶排放2.43kg,其卫生防护距离理论计算值为1 754m。[结论]生产规模30 000t的氯丁橡胶厂最小风速下卫生防护距离建议为1 800m。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Twist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及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VEGF mRNA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wist蛋白、VEGF蛋白分别在80例喉鳞癌、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wist蛋白、VEGF mRNA及蛋白与TNM分期、T分期、甲状软骨累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 0.05或<0.01),Twist蛋白和VEGF蛋白与分化程度有关(P<0.0I或<0.05),但VEGF mRNA表达则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Twist蛋白与VEGF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4,P< 0.01);VEGF蛋白与VEGF mRNA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4,P<0.01)。结论 Twist蛋白和VEGFmRNA及蛋白的过度表达对喉鳞癌发生、发展可能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Twist蛋白和VEGF mRNA及蛋白对预测喉鳞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判断喉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分别在60例喉鳞癌、30例不典型增生和20例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与喉鳞癌的甲状软骨累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分期、TNM分期有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均P>0.05),但Snail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Snail mR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②Snail nRNA和Snail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正相关(r=0.362,P <0.05);而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负相关(r=-0.400,P<0.05).结论 ①Snail在喉鳞癌中过度表达及E-cadhefin蛋白的下调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②联合检测Snail和E-cadherin蛋白对预测喉鳞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判断喉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慢性胃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和检测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SAS评分 50分且SDS评分 52分的患者共有35例,焦虑抑郁发生率为58. 33%;焦虑抑郁慢性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率为91. 43%,其腹痛、腹胀、胃肠道反应更加严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痛、腹胀、早饱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上述症状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痛、腹胀、早饱均是慢性胃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及腹痛、腹胀、早饱等发生率高,且易伴有Hp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必须考虑精神因素对患者症状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9.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身自身免疫病,西医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中医学一般认为干燥综合征为五脏阴液不足,无以濡养,络脉不利;或阴不制阳,燥热内生,治疗滋养肝肾、润燥通络,多用甘寒凉润之药为主。朱良春教授认为治疗本病要注意阴阳平衡,干燥综合征虽为阴津亏虚,燥热内生,但应本着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观点,宜加入少许温阳之品,含阳生阴长之意,但忌或少用辛香燥烈之品。尤其是朱老强调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复杂,本虚标实,从其根本着手方是治本之法。文章通过阐述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注意阴阳平衡,注重阴阳互补的理论,本着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观点,应用朱良春教授治疗杂病的经验方"培补肾阳汤",用之治疗肾阴阳两虚的干燥综合征颇有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对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00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表标志定位进行穿刺置管,观察组患者则在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穿刺置管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为(6.16±2.3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9±3.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97.33%和(13.54±4.18)d,均高于对照组的88.67%和(10.72±3.27)d,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实时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进而减少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