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32.
目的:分析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PPH)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4~2013年宿迁市四县一区33例PPH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PPH原因、产次、出血量、出血时间、治疗情况、死亡时间、分娩地点、死亡地点等情况,统计各组病例数。结果:PPH导致死亡诸因素中宫缩乏力21例居首位(63.64%),其次为胎盘因素5例(15.15%),软产道损伤4例(12.12%),羊水栓塞3例(9.09%)。33例PPH死亡孕产妇中,经产妇29例,占87.88%,初产妇4例,占12.12%,PPH高峰期在2 h以内25例,占75.76%,死亡高峰期在4 h内22例,占66.67%。基层医院分娩、孕期未产前检查(产检)、发生PPH未能及时救治、及时输血、未能及时转运及盲目转运与PPH死亡密切相关。结论:加强产前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时抢救,保证充足的血源,及时转诊,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时,孕妇血及脐血中一氧化氮(NO)水平与胎儿脐动脉血流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ICP时胎盘循环阻力增高的原因并对因护理。[方法]对35例ICP孕妇(ICP组)及3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用镉还原显色法测定母血及脐血NO水平;超声多普勒测定胎儿脐血流S/D值。[结果]ICP组母血、脐血N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母血、脐血NO水平均有相关关系(r分别为0.5 4 8 1、0.820 6,P<0.01),ICP组脐动脉血流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母血、脐血NO水平与S/D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15、-0.426 1,P<0.05或P<0.01)。[结论]ICP时母血、脐血NO水平降低对胎儿-胎盘循环阻力增加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胎盘胎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胎膜早破剖宫产病例45例(胎膜早破组)、正常妊娠择期剖宫产52例(未临产组)、足月自然临产组56例(临产组)孕妇分娩后胎膜组织中MMP-9、TIMP-2和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时定量PCR在未临产组,临产组和胎膜早破组中,MMP-9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3.0±1.2)、(10.4±3.1)、(22.1±3.5),TIMP-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7.1±2.7)、(4.6±2.0)、(3.6±1.8),NF-κBP65在3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1±0.4)、(2.5±0.4)、(3.3±0.4),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显示,未临产、临产和胎膜早破组的MMP-9在胎膜的IOD值分别为(29.5±1.2)、(68.7±3.1)、(167.2±4.8),TIMP-1的IOD值分别是(61.1±4.1),(32.2±2.7),(7.3±3.0),NF-κB P65的IOD值分别是(22.3±3.2)、(52.5±3.6)、(182.7±5.0),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在胎膜早破中起到关键性作用,MMP-9/TIMP-2的平衡失调可能间接导致胎膜早破,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降低重度产后出血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江苏省三家医院所有产后出血的孕产妇的1655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在导致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除软产道损伤外,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在出血量≥1000 ml组和<1000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32例重度产后出血中,保守治疗无效最后遭遇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有16例,其中胎盘因素导致者10例,顽固性宫缩乏力4例,羊水栓塞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重症肝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各1例;(3)在子宫切除组和子宫保留组之间,产妇高龄、胎盘植入、既往有2次或2次以上生产史或剖宫产史、平均产后出血量等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更易使产后出血发展为重度。(2)胎盘因素是遭遇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前置胎盘合并黏连或植入的比例尤其高。(3)产妇高龄、胎盘植入、产次≥2次及重复剖宫产史(既往剖宫产次数≥2次)分别是使得重度产后出血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概率明显增加的高危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老年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的预后相关因素及5年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于我院初治的52例上皮性卵巢癌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2例老年病人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42.31%,Ⅰ~Ⅱ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期病人(P0.05),分别为84.21%、18.18%;手术残留灶1 cm的病人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残留灶≥1 cm的病人(P0.05),分别为56.76%、6.67%;化疗疗程≥6个周期的病人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疗程6个周期的病人(P0.05),分别为50.00%、46.3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分期是老年卵巢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手术分期、残留灶大小、化疗疗程等可影响病人预后,其中手术病理分期是老年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VEGF水平及月经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以及复发和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6、12个月随访,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VEGF水平、PBAC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月内,观察组3例(5.9%)复发,30例(60.0%)妊娠;对照组10例(20.0%)复发,28例(56.5%)妊娠,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更佳,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VEGF及PBAC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宫腔镜下刮宫术,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了解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发育迟缓(IUGR)及新生儿出生后视力发育障碍的关系。方法 将60例住院产妇分为两组:即IUGR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析孕妇8种营养食品的摄取情况,用荧光法检测母血及脐血中维生素A含量,用吸收光谱法测定母血与脐血中铁、铜、锌含量,检测新生儿出生后3-7d及出生后10个月时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UCR组孕妇的鸡蛋、猪肝与瘦肉的摄取量均明显减少(P<0.05),母血及脐血中维生素A、铁含量显著降低(P<0.01),脐血中锌含量降低(P<0.05),新生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提示,三相波中波峰向上主波(P100)的潜伏期延长,幅值降低。结论 孕期富含维生素A、铁与锌等营养成分的食物摄取减少与IUGR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可导致胎儿视觉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40.
王红琳  王治洁  应小燕  贾素娟 《江苏医药》2013,39(10):1230-123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我国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1].子宫压迫缝合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我们对28例产后出血产妇使用B-Lynch缝合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