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14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预防医学中环境卫生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卫生学是应用医学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技术来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阐明其规律以及如何消除这些影响的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预防医学学生所必修的主干课程,具有理论基础广泛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近年来,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与环境致癌物活化、解毒有关的相和相代谢酶的mRNA水平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淮安地区食管癌新发病例的食管癌组织及远端癌旁组织,应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YP2E1、GSTP1、MTHFR和NQO1等基因的mRNA水平;应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关系。结果CYP2E1和MTHFR的mRNA水平在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E1、MTHFR表达水平异常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升高有关联[OR值(95%CI)分别为1.890(1.439~2.481)和1.362(1.107~1.677)]。结论CYP2E1和MTHFR的表达水平改变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在食管癌的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煤烟颗粒提取物对大鼠肺细胞的氧化 性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加入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作为实验干预手段。方法:观察煤烟对大鼠肺Ⅱ型细胞生长和DNA交联形成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加入10、30mmol/L N-N乙酰半胱氨酸后的实验组细胞毒性有所下降, 从而间接地证实了氧化性损伤的存在;同时,N-乙酰半胱氨酸还可以降低煤烟经细胞染毒所致的DNA交联作用 。结论:煤烟可能是经过细胞代谢活化后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而导致细胞的氧化性损伤。  相似文献   
54.
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与淮安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 评价遗传与环境危险因素在江苏省淮安食管癌发病风险中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_对照研究对97例淮安汉族食管癌新发病例及其匹配对照进行了食管癌遗传与环境危险因素的调查,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遗传与环境因素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结果: 淮安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中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与食管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OR可达4.203 ;其次是住地周围环境污染、三餐不定时和饮水类型,OR分别为2.202、1.988和2.024;经常食用蛋类食品和饮茶习惯与食管癌发病风险降低有关,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其OR分别为0.633和0.669。各危险因素的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住地周围环境污染12.9%、三餐不定时34.4%、少食蛋类食品25.0%、不饮茶42.7%、饮用河水、沟塘水和井水21.4%、消化道肿瘤家族史30.6%,这6个因素的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86.6%。 结论: 遗传易感特征在淮安地区食管癌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当地食管癌的防治措施应充分考虑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研究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利用 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 ,研究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同时比较四种样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 冬虫夏草、蝙蝠蛾拟青霉、虫草头孢菌和蝙蝠蛾被孢霉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 (P<0 .0 5) ;四种虫草样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弱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特异性清除剂抗坏血酸 (P<0 .0 5)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弱于羟自由基特异性清除剂 D-甘露醇 (P<0 .0 5)。结论 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 ;虫草素和 D-甘露醇是虫草中对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的有效组分之一 ,虫草素主要发挥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而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虫草素和 D-甘露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企业健康促进现状评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改良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的企业健康促进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评估表,由专家组对江苏省23家企业进行现场评估;同时采取分层随机的办法,每家企业抽取50位员工进行满意度及知、信、行状况问卷调查及访谈,将评估结果与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评价指标体系的52个指标中,有48个指标不同程度被应用;评估结果与员工满意度及知、信、行状况存在正相关性(r分别为0.973、0.847、0.955、0.781,P0.001);经过多重线性回归,满意率被纳入回归方程,Y^=-0.274+0.979X1(F=278.386,P0.001)。结论评估指标在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上能满足要求,评估体系能客观地反映企业健康促进工作现状,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烹调油烟对大鼠肺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鼠Ⅱ型肺细胞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烹调烟颗粒提取物(以下简称油烟)对肺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与氧化应激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油烟对大鼠肺Ⅱ型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对细胞DNA既可产生双链间交联又可造成单链断裂,可诱导肺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生成量增加,以及谷胱甘肽含量降低,在受试剂量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染毒前对大鼠Ⅱ型肺细胞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则可降低油烟对大鼠肺细胞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作用,研究结果初步证实油烟可以导致大鼠Ⅱ型肺细胞的细胞活力下降,产生DNA双链交联与DNA单链断裂,油烟对肺细胞的上述毒性作用与氧化应激有关,其可能途径为促进脂质过氧化与干扰谷胱甘肽抗氧化防御系统等。  相似文献   
58.
氧化型染发剂DNA损伤作用浦跃朴杨薇1尹立红张徐军戴修道1周德灏1(南京铁道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南京210009;1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为进一步探讨氧化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及其分子机理,我们分别采用溴乙锭荧光法和SOS/Umu试验...  相似文献   
59.
对苯二胺氧化产物的细胞恶性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氧化型染发剂潜在的致癌危险性。方法:以NIH3T3细胞株建立体外细胞转化系统,以氧化型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与双氧水混合后的氧化产物作为受试物,观察其对细胞的转化作用。结果:在试验剂量(0.8、0.4、0.2、0.1μg/ml)范围内,对苯二胺氧化产物均能诱导NIH3T3细胞发生转化,并呈现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转化细胞能够在软琼脂中生长,并具有恶性特征。结论:对苯二胺氧化产物具有诱导NIH3T3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提示氧化型染发剂对机体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  相似文献   
60.
使用染发剂与血液系统肿瘤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染发剂的使用与血液系统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4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受试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用药史、家居周边环境情况、职业暴露史、家居装潢史、吸烟史、染发史和家族肿瘤史等。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资料分析。【结果】装潢、使用染发剂及氯霉素服用史是血液系统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59、2.495和6.163;其中染发剂的使用频率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有关,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为26.61%;三项危险因素的综合归因危险度为30.61%。染发年限和氯霉素服用史是白血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288和6.693c.染发年限对白血病发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28.84%;两项危险因素的综合归因危险度为41.63%。【结论】染发剂的使用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有关,提示染发剂对使用者的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