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2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配伍姜黄素对人卵巢癌HO-8910原位移植瘤出现转移的抑瘤作用,探讨两者配伍对抗肿瘤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方法:选取已建立荧光蛋白转染的HO-8910卵巢癌动物模型,设G1模型组,G2顺铂组,G3黄芪甲苷组,G4姜黄素组,G5黄芪甲苷+姜黄素配伍组,每组8只。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 2,MMP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apoptosis regulator,Bcl-2)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MMP2,Bcl-2及miR21,miR15a,miR200a基因表达。结果:荷瘤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瘤重均有所减小,配伍组瘤重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单体组MMP2,Bcl-2蛋白表达均降低,配伍组明显降低(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MMP2,Bcl-2,miR21基因表达均降低,配伍组明显下调(P0.05),miR15a,miR200a基因表达均增强,配伍组明显上调(P0.05)。结论:黄芪甲苷配伍姜黄素对人卵巢癌HO-8910原位移植瘤出现转移后有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Bcl-2,miR21表达,上调miR15a,miR200a表达有关,黄芪甲苷配伍姜黄素确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经皮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ASD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水平,对治疗前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D患者介入封堵术治疗后AST和cTn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LDH、CK-MB、CK和α-HBD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导管介入ASD封堵术治疗对患者心肌酶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AST和cTnI的影响明显.该影响可用适当药物干预,但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3.
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住院的18例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併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ECMO支持治疗的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在ECMO支持下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和心原性休克得以纠正,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15例经原发病治疗康复出院.治愈率为83.3%.结论 ECMO支持下,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度过急性危险期,明显提高了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存活率,是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4.
李越凡  尹刚  史春雷 《河北医学》2006,12(10):980-982
目的:研究炎性因子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观察hs-CRP、sICAM-1、sVCAM-1、MMP-9、Ps变化及临床不良心脏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hs-CRP、sICAM-1、sVCAM-1、MMP-9、Ps升高,发生不良事件者hs-CRP、Ps、sVCAM-1高于未发生者。结论: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hs-CRP、Ps、sVCAM-1,对于预测高危人群、评价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汉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4)采用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n=34)联合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 6MWT)距离、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88%)、再住院率(14.7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4.826,P均<0.05)。结论 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能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且能减少心血管负担及再住院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Hes1基因对肝细胞癌细胞系Hep1-6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Hes1基因在Hep1-6细胞系中过表达,随后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增殖速率及体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Hep1-6细胞分别感染Ad-Hes1和阴性对照Ad-GFP后,感染Ad-Hes1的细胞系克隆形成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感染病毒6天后,CCK-8检测感染Ad-Hes1的细胞系在OD450 nm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感染Ad-Hes1的细胞系24 h和48 h的划痕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感染Ad-Hes1的细胞系在Transwell小室培养48 h后迁移进入Transwell下室的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感染Ad-Hes1的细胞系在铺有Matrigel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培养48 h后侵袭进入Transwell下室的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es1有抑制Hep1-6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高原地区缺氧和寒冷的特殊环境以及高原人群特殊饮食习惯均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大,女性冠心病CHD发病率与男性逐渐接近.临床上女性冠心病与男性差异较大,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旨在探讨高原老年CHD的临床、性别差异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为高原老年CHD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和总结Fabry病患者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材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Fabry病累及心脏的1例男性49岁患者,先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增强CT及磁共振(MRI)检查。结果患者心电图示左心室高电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壁普遍增厚,左室流出道梗阻,二尖瓣SAM征(+)。双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减低,双肾摄取及清除功能明显减低。主动脉增强CT未见夹层等异常征象,双肾动脉未见狭窄。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病变。MRI示左心房扩大,左心室心肌肥厚,延迟扫描示室间隔、左心室前壁及下后壁基底段肌壁间异常强化。结论Fabry病临床表现多样,综合临床病史、其他系统受累症状及MRI多序列成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配伍联合顺铂(DDP)影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DDP)、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H)、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组(M)、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组(L)、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顺铂组(H+DDP)、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顺铂组(M+DDP)、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顺铂组(L+DDP),每组8只,给药15 d,Western Blot及Real-time 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TF、HGF、FV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H、M、H+DDP、M+DDP组TF、HGF、FVⅡ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并与剂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DDP组相比,H+DDP组TF、HGF、FVⅡ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可能是通过下调TF、HGF、FVⅡ蛋白及mRNA表达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