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但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一方面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可以通过未折叠氮蛋白反应(URP)促进NAFLD的形成及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另一方面探讨NAFLD的脂质环境,尤其是脂肪酸,又可诱发ERS的发生。从而指出ERS相关信号转导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2.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肝细胞癌的关系已由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1〕,但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BsAg、HCV抗原表达与血清甲胎蛋白(AFP)关系的研究国内外资料尚少,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了标记和分析,同时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AFP水平,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材料来源:10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及组织标本均来源于我院肝胆外科2000年3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病人,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27~78岁,平均53·6岁。肝脏组织标本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病理诊断符…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4-磷酸酶(PI4KA)表达与HBV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青岛市立医院就诊的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 DNA的载量,根据其HBV DNA载量的高低,分为3组,每组60例: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7拷贝/ml)、中病毒载量组(1×105拷贝/ml≤HBV DNA≤1×107拷贝/ml)及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5拷贝/ml),同时以60名健康人作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清中的PI4KA的浓度。多组间血清HBV DNA定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I4KA水平与HBV D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健康人血清PI4KA的浓度为(2.29±0.75)ng/ml;低、中、高病毒载量组血清PI4KA的浓度分别为(2.73±0.71)、(3.52±0.78)及(4.72±0.77)ng/ml。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毒载量组与健康对照组间血清PI4KA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958,P0.01),并且不同病毒载量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HBV DNA载量的升高,PI4KA的浓度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758,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I4KA的浓度与HBV DNA载量密切相关,这一结果提示PI4KA可能在HBV DNA的复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patatin样磷脂酶域(PNPLA3)I148M基因突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携带PNPLA3 I148M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构建了携带PNPLA3 I148M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慢性病毒载体,并成功转染HSC-T6细胞,建立了能够稳定表达PNPLA3突变型和野生型基因的HSC-T6细胞系;PNPLA3 I148M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5±0.15 vs 0.48±0.07,t=11.826,P0.001)。结论PNPLA3 I148M基因突变能够促进HSC中TGFβ1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PNPLA3 I148M基因突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了细胞模型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以期指导临床,缓解住院压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的DILI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用药史、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结果、DILI分型、用药以及转归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对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变量进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191例DIL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4例,女77例,年龄11~84岁,平均(50.83±2.72)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4(4~41)d。患者年龄、ALT/ALP/TBil的最高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最低水平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388、0.247、0.172、0.487、0.120,P值均0.05);是否有基础肝病史、高血压病史、恶性肿瘤病史、结核病史、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不同可疑致病药物的使用、DILI治疗方法的不同以及不同分型是DILI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肝病史、恶性肿瘤病史、中药、解热镇痛药物、ALT/ALP/TBil的最高水平、PTA最低水平、DILI的治疗方法和不同分型是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年龄、基础肝病史、恶性肿瘤病史、中药、解热镇痛药物、ALT/ALP/TBil的最高水平与PTA最低水平、DILI的治疗方法和分型为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加以调控,可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对减轻医疗卫生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儿童药物性肝损伤(DI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以提高对儿童DILI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DILI的年龄<14岁的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RUCAM量表诊断。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AV、HBV、HCV、HEV、CMV、EBV、单纯疱疹病毒、微小病毒B19标记物。结果在34例小儿DILI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在5个月~14岁,平均年龄(8.3±4.1)岁。平均住院日为22.0 d,其中38.24%患儿有呼吸道感染病史,35.29%患儿以恶心、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肝细胞型24例(70.59%),胆汁淤积型3例(8.82%),混合型7例(20.59%);用药种类以抗生素为最常见(26.47%),在中草药中以麻黄(11.76%)最常见。结论儿童DILI大多是由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而应用的抗生素和中草药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78.
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是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关键环节和必经阶段。阐述了Hedgehog(Hh)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细胞的作用,并对其进行了群体研究,表明H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推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进展。对Hh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可能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及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信息化管理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经B超及临床血液学检测诊断为NAFLD的1226例患者的全血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测定、血浆及全血基因组DNA提取,并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分别放至-80℃超低温冰箱储存备用,同时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用于NAFLD生物样本库的管理。结果 1226例NAFLD患者的全血标本,其中包括双生子标本83例及家系标本100例。血浆及DNA的提取成功率均为100%,并随机抽取100份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收集标本能够满足后续试验要求。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NAFLD生物样本库,拥有标准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标本进行质量控制和信息化管理,为进一步研究NAFLD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0.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硫代脱氧胞嘧啶(2'deoxy-3'-thiactidine,3TC),一种具有强大抑制病毒复制作用的新一代核苷类药物,该药和其它药物之间无显著的交互影响,是高效、直接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药物。迄今为止,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的疗效已得到全球性的认可,有望突破多年来临床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困境,成为抗HBV的理想手段,本文拟就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作用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