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背景:在后牙固定桥材料的选择上尚存争议,氧化锆全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各具优点与不足。目的:比较Lava氧化锆全瓷、金铂合金烤瓷与镍铬合金烤瓷后牙固定桥辅以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后牙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分别应用Lava氧化锆全瓷后牙固定桥、金铂合金烤瓷与镍铬合金烤瓷后牙固定桥并辅以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后牙牙列缺损,比较3种修复体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通过6-48个月的随访发现,在牙龈边缘着色、龈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周围龋方面Lava氧化锆全瓷冠和金铂合金烤瓷冠的修复效果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其中Lava氧化锆全瓷冠的牙龈边缘着色和修复体颜色优于金铂合金烤瓷冠,而金铂合金烤瓷冠的龈缘密合度好于Lava氧化锆全瓷冠。在修复体折裂程度方面镍铬合金烤瓷冠低于Lava氧化锆全瓷冠和金铂合金烤瓷冠,但镍铬合金烤瓷修复者牙龈指数和基牙松动程度最高,牙龈健康程度最差,Lava氧化锆全瓷冠和金铂合金烤瓷冠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由此可见,在后牙固定桥修复体种类的选择上,Lava氧化锆全瓷冠和金铂合金烤瓷冠是较为理想的修复体;前者在生物相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而后者在边缘密合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索手卫生依从性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2011—2018年某院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调取同期全院各科室手卫生用品,包括清洁剂和速干手消毒剂使用量,计算每床日手卫生次数。利用隐蔽式调查的方法结合手卫生用品使用量计算每床日手卫生次数,对直接观察获得的手卫生依从率进行校正,分析霍桑效应。结果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2011—2018年手卫生依从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1 712.41,P0.01),由最初的38.17%提升至94.46%。根据速干手消毒剂和清洁剂每次使用量估算每床日手卫生次数,2011年为12.41次,2018年为22.37次;每床日速干手消毒剂使用量和每床日清洁剂使用量与手卫生依从率均有较好相关性(r值分别为0.82、0.79,均P0.05)。校正后的手卫生依从率为36.87%~69.10%,与直接观察法相差1%~43%。结论采取手卫生用品使用量和手卫生依从率双重指标,对正确评估手卫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能避免过高评估手卫生依从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结果 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90.24%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开展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和重症监护病房(非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分别为89.66%、85.96%、80.77%和74.19%,51.22%的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了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化监测。94.31%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工作,9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开展了环境卫生学监测,71.54%的妇幼保健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90%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三级预检分诊制度,86.18%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了过渡病房。妇幼保健机构对建档孕产妇、高危新生儿、保健人群和长期康复患者等特殊就诊人群普遍采取了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全预约就诊...  相似文献   
34.
3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病例,为做好救治工作,全国万名以上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驰援湖北承担病例的诊治工作。医务人员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做好医务人员驻地感染防控的管理,防止在驻地发生感染传播事件是援鄂医疗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管理要求、个人清洁与物品消毒、生活中的感染防控、环境消毒与空气净化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术后肺炎患者三间分布和病原学进行描述,了解某三甲医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炎的特点,初步探寻术后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该院2014-2018年手术患者术后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2014-2018年该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炎例次发病率为0.19%~0.25%,平均发病率为0.22%,病死率为17.62%。不同年份、季度、月份间术后肺炎发病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是该院术后肺炎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科室。小于1岁婴儿术后肺炎发病率(1.36%)最高,30~39岁患者术后肺炎发病率(0.01%)最低,术后肺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出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男性术后肺炎发病率高于女性(χ2=52.37,P<0.001)。术后肺炎患者标本分离病原菌中76.52%(163/213)为革兰阴性菌,常见的是鲍曼不动杆菌(27.23%)、铜绿假单胞菌(14.55%)、肺炎克雷伯菌(12.21%),术后肺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30.99%(66/213)。结论 该院术后肺炎发病率低,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是术后肺炎高发科室,婴儿、高龄患者、男性患者是术后肺炎的高危人群,术后肺炎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且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院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随机抽取2020年4月1日-5月10日牡丹江新冠肺炎病区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调查,记录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及手卫生、佩戴口罩、开窗通风、关门、保持室内清洁、咳嗽礼仪等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并通过问卷星填写报告。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73份,参与此次调查的所有新冠肺炎患者在入院前均接受了健康教育,73.41%(127例)的患者接受了有关咳嗽礼仪的健康教育。98.27%(170例)的患者佩戴口罩,其中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率最高,占94.12%(160例);173例新冠肺炎患者所处隔离病区手卫生设施配备齐全的比率占22.54%(39例),77.46%(134例)手卫生设施配备不齐全,其中干手纸巾的配备率最低(48例,27.75%)。病室内手卫生设施配备齐全的新冠肺炎患者每日进行手卫生的频次更高(χ2=15.93,P<0.001);较未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及仅配备速干手消毒剂的情况,同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和其他手卫生设施时,患者每日洗手次数更多(χ2=4.16,P=0.040);配备干手纸巾较未配备干手纸巾时,患者的每日洗手次数更多(χ2=15.03,P<0.001)。保持室内清洁的执行率最高(166例,95.95%),咳嗽礼仪的执行情况最差(107例,61.85%)。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咳嗽礼仪执行不到位的比例越高(χ2=19.66,P<0.001),普通病区的患者咳嗽礼仪的执行情况较重症病区好(χ2=15.82,P<0.001)。进行过咳嗽礼仪相关健康教育的患者咳嗽礼仪正确率高于未进行咳嗽礼仪健康教育组(χ2=94.57,P<0.001)。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患者的相关健康教育水平较平时有所提高,但仍有不足,医院应继续加强对患者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等内容的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本国医疗机构环境消毒的实施情况,为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贯彻落实与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6个省份共168所医疗机构,由其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填写,并网络上报其普通病区和重点部门空气与物体表面消毒方式、频次及消毒效果监测情况。结果 共163所医疗机构参与调查,其中2所医疗机构未开设普通病区。75所(46.58%)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空气消毒,其中42所(56.00%)医疗机构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31所(41.33%)医疗机构只在终末或必要时消毒;98所(60.87%)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物体表面定期进行消毒,其中 94所(95.92%)医疗机构每天消毒1~2次;73所(45.34%)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47所(64.38%)医疗机构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141所(86.50%)医疗机构对重点部门空气进行消毒,其中122所(86.52%)每天消毒2次;163所(100%)医疗机构均对重点部门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中134所(82.21%)每天消毒≥2次;161所(98.77%)医疗机构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111所(68.94%)医疗机构为每季度监测1次。结论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颁布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但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存在消毒与监测过度与不足并存的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医疗综合目标评估"对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的效果,以提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水平。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将包括手卫生正确率在内的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指标纳入"医疗综合目标评估"体系,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反馈,通过调查,分析"医疗综合目标评估"实施前后手卫生正确率的变化。结果随着"医疗综合目标评估"的不断推进,手卫生正确率从干预前的57.21%提升至干预后期的95.30%,提升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838.04,P<0.01);除技术员在干预前后手卫生正确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各类科室、专业人员手卫生正确率呈上升趋势并提升明显(P<0.01),至干预措施实施的Ⅲ期,手卫生正确率稳定在90.00%以上。结论采取"医疗综合目标评估"能明显提升手卫生正确率,并持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是一项长期有效提升手卫生正确性的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提升医务人员医用口罩佩戴依从率与正确率的作用,探索适合我国综合医院的提升医用口罩佩戴情况的有效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病房、呼吸内科病房、儿科门诊、成人门诊、急诊科等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实施包括医用口罩佩戴多种形式的宣传、院科两级逐级多次培训、依从率与正确率调查与反馈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的依从率与正确率的变化;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资料录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医用外科口罩依从率和正确率从干预前的85.0%和42.0%,提升至93.5%(P<0.01)和100.0%(P<0.01),医用防护口罩的依从率和正确率从68.8%和95.2%,提升至94.2%(P<0.01)和100.0%(P=0.57);除成人门诊以外,不同科室、专业人员和指征的医用外科口罩佩戴依从率与正确率均提升十分明显。结论综合干预效果对于医用口罩佩戴依从率与正确率的提升效果明显,值得借鉴,对于成人门诊还需要额外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