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心副神经节瘤一例张慧信,孟旭,裴金风,王福,杜嘉会,陈英淳,吴学思患者男,42岁,因心悸,发现右心肿物2周于1994年3月14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间断性增高,最高时血压可达24~30.7/13.3~14.7kPa(1kPa=7.5mmH...  相似文献   
22.
B型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心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而正确的认识是合理应用的前提。BNP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主要用于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并需根据不同年龄设定切点值。还可用于非急性心衰样症状的判断以及对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价。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其它使BNP升高的因素。BNP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现有研究已证实,高血压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单纯高血压和伴左室肥厚分别属心力衰竭发展的A、B阶段,早期和积极控制血压是预防心力衰竭的很有前景的措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或利尿剂及其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有效减少因高血压所致心力衰竭及其导致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DES)置入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01-2004-06-30入院并接受DES置入或CABG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90例的基础临床资料、院内及院外随访资料,比较不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式对糖尿病多支病变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结果:250例患者接受DES置入(DES组),240例患者选择CABG治疗(CABG组).与DES组相比,CABG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复杂,左主干病变以及慢性闭塞病变的比例较高;DES组弥漫长病变以及再狭窄病变的比例较高.CABG组与DES组院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1.2%,P>0.05).共有440例患者接受了不同形式的随访,随访率为89.7%.2组患者随访病死率、非致死性脑卒中以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DES组患者需要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明显高于CABG组(11.3%:1.9%,P<0.01);DES组患者随访MACCE发生率高于CABG组(17.4%:8.6%,P<0.01).再次血运重建比例较高是导致DES组随访不良事件增加的主要原因.结论:糖尿病多支病变患者CABG后近中期MACCE发生率低于DES置入术.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前血红蛋白对男性冠心病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药物洗脱支架对血运重建策略影响研究(DESIRE-2)为单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纳入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接受PCI或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6 005例患者。入选其中接受单纯PCI、未接受溶栓治疗、无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的2 641例男性患者,根据术前血红蛋白应用五分位法将患者分为5组(血红蛋白≤132.4 g/L组,血红蛋白132.5~140.9 g/L组,血红蛋白141.0~147.9 g/L组,血红蛋白148.0~155.0 g/L组,血红蛋白≥155.1 g/L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冠脉病变特点以及远期预后,平均随访548 d。结果血红蛋白≤132.4 g/L组、132.5~140.9 g/L组、141.0~147.9 g/L组、148.0~155.0 g/L组和≥155.1 g/L组患者在年龄(分别为64.0±10.3岁、60.3±10.35岁、57.8±10.25岁、55.4±10.9岁和54.1±10.4岁,P〈0.001),脑血管病史(分别为11.0%、8.2%、5.6%、5.9%和6.3%,P=0.004),血运重建史(分别为12.5%、10.2%、13.0%、13.6%和8.3%,P=0.037),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8.9±11.3、60.9±10.3、61.7±10.7、61.4±10.1和60.6±10.4,P=0.001),冠脉病变支数(P=0.003)以及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5.0±3.1 kg/m2、26.0±2.8 kg/m2、25.7±2.9 kg/m2、26.2±2.9 kg/m2和26.4±2.8 kg/m2,P〈0.001)、舒张压(分别为77.3±11.4 mmHg、78.0±10.3 mmHg、78.1±10.3 mmHg、79.5±11.4 mmHg和81.6±11.9 mmHg,P〈0.001)、总胆固醇(分别为164.1±37.4 mg/dL、172.0±37.4 mg/dL、174.6±39.5 mg/dL、180.3±41.4 mg/dL和187.5±39.9 mg/dL,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94.7±28.3 mg/dL、100.2±31.0 mg/dL、101.5±33.2 mg/dL、105.9±32.8 mg/dL和109.5±32.6 mg/dL,P〈0.001)、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分别为132.8±86.9 mg/dL、147.1±80.7 mg/dL、159.8±98.4 mg/dL、164.8±90.3 mg/dL和194.0±138.7 mg/dL,P〈0.001)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肌钙蛋白Ⅰ(TNI)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1990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院就诊的HCM患者612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HCM的诊断标准参照ACC/ESC肥厚型心肌病专家共识(2003).2005年后入选的116例患者测定了血清TNI水平.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胸痛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冠状动脉造影情况、主要的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116例患者的TNI值中位数为0.07 ng/ml(0~4.38ng/ml),有62例(53.4%)TNI水平高于正常值.69例(59.5%)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仅9例(13.O%)合并有冠心病,合并有冠心病的HCM患者的TNI水平与无冠心病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HCM患者TNI水平升高相关的因素包括最大室壁厚度(P<0.05),显著的T波倒置(P<0.01)和胸痛症状(P<0.05).与全部的612例HCM患者相比,测定了血清TNI水平的患者胸痛症状(45.7%比34.5%,P<0.01)与显著的T波倒置(75.9%比30.1%,P<0.01)的比例较高.结论 HCM患者可以有与冠心病无关的TNI升高,尤其多见于有胸痛症状、显著T波改变者,应注意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增加心脏科医生对Fabry病患者的诊断意识.方法 入选2007年在我院诊治并初次确诊的3例不同家系的有心脏表现的Fabry病先证者,记录年龄、性别、病史、家族史、主要症状、心电图与心脏影像学表现.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41~57岁,早年可有本病的典型症状,并有家族史.3例患者均因心脏症状就诊,心电图有ST-T改变,行心脏影像学检查提示左心窜壁肥厚.3例患者白细胞α半乳糖苷酶(α-GAL)水平均低于正常,例1的α-GAL水平最低,其心脏症状最为严重,出现心脏表现的年龄最轻,并伴有其他脏器的损伤.结论 Fabry病患者可因心脏症状与表现就诊,仔细询问家族史与早年症状,注意多脏器损伤的特点,有助于Fabry病患者的识别.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比较地尔硫缓释剂 ( dilacor)和缓释维拉帕米 ( verapamil)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 97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服用安慰剂 2周后舒张压 95~ 115mm Hg( 1mm Hg=0 .13 3 k Pa)及收缩压不超过 2 0 0 mm Hg者进入研究并随机分组。治疗组 ( n=4 8)服用地尔硫缓释剂180 mg/ d,治疗 4周后 ,若舒张压≥ 90 mm Hg,则改为 2 4 0 mg/ d;对照组 ( n=4 9)服用缓释维拉帕米 2 4 0 mg/ d,试验共 8周。  结果 :服药 8周后 ,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 9.7、9.6mm Hg,对照组分别下降 10 .0、9.3 mm Hg,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其中原发性轻度高血压患者中治疗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 10 .5、9.7mm Hg,对照组分别下降 10 .7、9.8mm Hg;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治疗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 9.6、9.0 mm Hg,对照组分别下降 9.0、9.2 mm Hg,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两组心率在治疗后下降 ,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结论 :地尔硫缓释剂是一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利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ECG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一、方法和对象6 1例OMI患者 ,平均年龄 6 2 (4 4~75 )岁 ,男 5 4例 ,女 7例 ,13例有 2次以上心肌梗死 (MI)史 ,4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心肌灌注显像采用负荷、再分布灌注显像 ,部分患者加做再注射显像。显像剂2 0 1 Tl111MBq或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92 5MBq。仪器为ToshibaGCA 72 0 0A双探头SPECT仪 ,配低能高分辨准直器 ,36 0°采集 ,6° 帧 ,30 s帧 ,矩阵 12 8× 12 8,放大倍数 1 5 ,…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体质指数(BMI)对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药物洗脱支架对血运重建策略影响研究(单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入选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3632例患者,2006年9月1日对患者进行随访.本研究入选其中有体质指数(BMI)资料的慢性心衰患者1010例.将患者按BMI分为3组:BMI<24(正常组),BMI 24~27.9(超重组)和BMI≥28(肥胖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和预后情况.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再次血管重建.结果 正常组295例,超重组495例,肥胖组220例.随访中位时间为542 d,超重和肥胖患者较年轻[(59.3±10.1)岁、(58.6±10.3)岁比(62.6.4±9.9)岁,P<0.01],高血压病史(61.2,66.8%比52.5%,P=0.017)和稳定型心绞痛(21.2%,23.7%比17.0%,P=0.005)比例高,甘油三酯[(1.90±1.05)mmol/L,(2.10±1.12)mmol/L比(1.48±0.92)mmol/L,P<0.01)]、空腹血糖[(6.07±2.09)mmol/L,(5.96±1.53)mmol/L比(5.67±1.92)mmol/L,P=0.021]和肌酐[(84.9±21.7)μmol/L,(90.2±30.9)μmol/L比(82.2±25.8)μmol/L]水平高(P均<0.05).与正常体重的患者相比,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后,超重组的全因死亡风险(HR 0.769,95%CI 0.442~1.338)和MACCE(HR 0.998,95% CI 0.754~1.322)并未增加,而肥胖组全因死亡(HR 0.285,95%CI 0.104~0.777)和MACCE(HR 0.596,95% CI 0.401~0.885)风险降低.BMI对心性死亡无显著影响.结论 在进行血管重建的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尽管超重和肥胖者相对体重正常者有更多的危险因素,但是接受血管重建治疗后的预后不比体重正常者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