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一个统计图可能会胜过千言万语,但在医学研究中,确切地理解你所看到的图形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32.
生理参数参考区间(RI)估计对于健康评估、疾病筛查与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具有指导意义。目前中国尚无生理参数RI估计的方法学综述。本文拟通过对RI估计方法学的系统梳理,系统介绍生理参数RI制定的意义、方法和应用。RI估计方法主要有3类:非参数法、参数法和稳健估计法。研究者需结合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进行选择。本文可为制定生理参数RI提供方法学参考,也为实际工作中如何客观合理解读生理参数区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甘肃省20~80岁汉族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对甘肃省常住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使用直接标化法计算标化患病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甘肃省汉族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7.33%(男性:10.59%,女性:4.9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8.75%(男性:20.50%,女性17.50%)。经年龄性别标化后,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5.77%(男性:7.63%,女性:3.86%),糖尿病前期标化患病率为16.22%(男性:18.49%,女性:13.88%);城镇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城镇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共同的危险因素有男性、中老年、超重、患高血压、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异常;农村地区、饮酒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甘肃省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患病率高于农村,男性、中老年超重、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或血脂异常是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需对高危人群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甘肃省20~80岁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现状,探讨高血压家族史(family history,FH)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甘肃省4个调查地区的汉族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结果 共调查4 247名20~80岁汉族常住居民,问卷应答率为97.4%,合格率为98.7%。其中男性有1 777人(41.8%),女性有2 470人(58.2%),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FH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无FH高(OR=3.36,95%CI:2.58~4.41,P<0.001),当患病亲属从1代增加到2代和3代时,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从2.33倍(OR=2.33,95%CI:1.77~3.09,P<0.001)增加到5.97倍(OR=5.97,95%CI:4.42~8.13,P<0.001)和14.64倍(OR=14.64,95%CI:8.30~26.27,P<0.001)。结论 有高血压FH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且随着家族中患病亲属代数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有FH的人能形成一个易于识别的群体,对该群体的针对性干预能够使其受益,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并筛选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医院进行卡介苗接种的签署知情同意的854名3~6个月婴儿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婴儿的月龄、性别、出生身长、出生体重等信息,对婴儿及其母亲进行实验室相关项目的检测:婴儿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全血铁元素含量、血液锌原卟啉(ZPP)、血清铁蛋白(SF)的测定、母亲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铁(SI)。分析营养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婴儿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龄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2.06%、7.38%和2.1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儿的月龄4~5个月(OR=0.496,95%CI:0.272~0.905)是贫血的影响因素;婴儿的月龄5~6个月(OR=0.334,95%CI:0.125~0.891)和第1次吃奶时间(第2天)(OR=2.359,95%CI:1.191~4.675)是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的铁营养状况有所好转,月龄和开奶时间均可影响婴儿的铁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6.
2008年8-12月调查苏州地区3225名18~ 55岁人群,旨在了解该地区普通人群睡眠质量状况,分析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苏州市18~55岁人群中抽取智力发育正常者进行调查,包括城市人群和农村人群,城市人群在苏州市工业园区、吴中区市区抽取,包括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和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2~3年级学生、湖畔花园第10幢居民及越溪街道办事处人员;农村人群从吴中区的乡镇和吴江市的乡镇抽取,包括胥口镇新封村1组、7组和木渎镇天池村官桥2组、5组和9组及平望镇卫生服务站、盛泽镇花园社区和卢墟镇伟明村3组和8组.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脑卒中后遗症及精神疾病者,所有调查对象均获得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心理亚健康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现况研究方法,选取城乡居民3 57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协和医科院组织专家制定的《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心理评分四分位划分为4个等级,将其作为应变量后,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是心理亚健康的保护因素(OR为0.79,P〈0.01),离婚或丧偶、易疲劳、睡眠不规律、躯体亚健康是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OR为1.82~2.71,均P〈0.05)。结论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离婚或丧偶、睡眠不规律、易疲劳、躯体亚健康均与心理亚健康有关。  相似文献   
38.
为对疟原虫致病分子机制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高通量实验数据快速高效地进行功能注释,构建致病疟原虫分子功能注释二级数据库。本数据库基于J2EE技术、MySQL和MVC三层体系架构,利用Web Services和Hibernate等技术实现其主要框架,通过调用Fisher’s精确检验R程序包对Gene Ontology和Pathway的注释结果进行富集效应分析,并调用Graphviz工具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进行图形化描述。致病疟原虫分子功能注释二级数据库提供多入口的分子注释类型,使Gene Ontology、Pathway及蛋白质相互作用注释信息以图形化界面直观显示。该数据库为疟原虫致病分子机制研究提供良好的高通量数据分析工具,可有效促进疟原虫基因功能、信号通路及疟疾疫苗抗原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背景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我国陆续发生了多起聚集性疫情,均已得到控制。科学评估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有助于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更好地应对疫情。然而目前尚缺乏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的工具。目的 构建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提供工具。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2月,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框架。从应急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评估的角度,采用文献研究、多轮专家咨询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本研究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发现报告能力、精准防控能力、公众防护能力、医疗救治效果、疫情防控效果)、27个二级指标和10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一致性系数为0.710~0.912,该指标体系用于评价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满分赋值100分,分数越高防控效果越好。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评估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了解目前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贫血、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患病状况以及各项指标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医院(东城区结核病防治所)进行卡介苗接种的全部签署知情同意的854名3~6个月婴儿为调查对象,进行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微量元素铁、锌原卟啉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东城区3~6个月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2.06%、7.38%和2.11%,其中3~4个月婴儿患病率最高.男婴和女婴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3704、1.6261、2.1899,均P>0.05).血红蛋白诊断标准的切点位于百分位分布的10%,全血铁元素位于15%~20%;锌原卟啉则位于25%~50%.结论 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且开展纵向研究,以确定3~6个月婴儿的血红蛋白、铁元素、锌原卟啉参考范围.应在婴儿4个月左右开始血红蛋白检查的体检项目,以便早期发现婴儿的铁营养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