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 要:[目的] 分析2019年中国男性和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情况,并探讨1990年和2019年我国不同省(区、市)常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数据,分析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率指标,计算相应指标的男女性别比(男性比女性)及95%置信区间(CI)。[结果] 2019年中国男、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性别比为1.54(95%CI:1.49~1.60),死亡率性别比为1.88(95%CI:1.82~1.95)。男、女性常见肿瘤标化发病率性别比为1.71(95%CI:1.65~1.77),标化死亡率性别比为2.20(95%CI:2.13~2.27)。男、女性常见恶性肿瘤DALY率性别比为1.96(95%CI:1.89~2.02)。与1990年相比,2019年常见肿瘤发病率性别比在吉林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降明显,死亡率性别比仅在吉林省、天津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降低,湖南省、四川省和安徽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性别差异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水平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部分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性别差异扩大。根据不同类型肿瘤的性别差异特征,对不同地区和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教,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加强肿瘤预防和早诊早治,有利于减轻恶性肿瘤所带来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3-2021年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北6省)高血压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高血压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程度。方法 基于2013-2021年中国CDC全国死因监测系统中西北6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亡数据和人口学数据,计算该地区高血压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CELE)、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GLEs)、寿命损失率,利用Joinpoint 4.9软件计算高血压的死亡趋势以及期望寿命等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3-2021年中国西北6省高血压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1.82%,P=0.050),农村地区始终高于城市地区,且2016年后呈上升趋势(APC=4.74%,P=0.003),男性始终高于女性,不同分型高血压死亡状况和趋势不同,高血压性心脏病占比最高(72.69%)。与2013年相比,2021年研究地区人群期望寿命增长1.01岁,高血压CELE增长0.93岁,PGLEs下降0.08岁,寿命损失率下降0.11%。结论 西北6省2013-2021年高血压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农村地区在2016年以后有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针对农村地区、男性和老年人群的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6-2012年中国女性人群子宫颈癌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全国疾病监测死因上报系统2006-2012年子宫颈癌死亡数据,通过死因漏报调查进行调整,分析不同城乡和东、中、西部地区我国女性子宫颈癌粗死亡率及年龄分布特征;采用全国第六次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人口计算年龄标化死亡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06-2012年子宫颈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年,我国女性子宫颈癌粗死亡率为3.15/10万,其中农村地区粗死亡率为3.45/10万,高于城市地区(2.76/10万);中部地区粗死亡率为3.77/10万,高于西部地区(3.23/10万)和东部地区(2.54/10万)。2006-2012年,全国子宫颈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死亡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平均每年上升2.9%(95% CI:0.8%~5.0%),其中30~59岁组上升6.0%(95% CI:1.6%~10.5%);中部地区平均每年下降4.6%(95% CI:-5.9%~-3.3%),其中30~59岁组-3.2%(95% CI:-5.0%~-1.4%)和≥60岁组-5.7%(95% CI:-9.3%~-2.0%)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而西部地区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中国人口年龄标化率变化趋势与世标率相近。结论 我国子宫颈癌下降趋于停滞,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仍然是我国子宫颈癌防控的重点区域;而东部地区30~59岁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上升现象亟需引起重视;建立综合的子宫颈癌防控体系是继续降低我国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国1990年和2019年不同年龄人群的主要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和变化情况。[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分析中国不同年龄组人群1990年和2019年主要恶性肿瘤的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变化,并利用贡献分解分析方法分析总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年龄别死亡率变化对主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的贡献。[结果] 2019年中国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与1990年相比,2019年80岁以下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和DALY率均有下降,80岁及以上人群死亡率有升高。不同年龄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不同,1990年和2019年白血病均是1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次为脑及中枢神经肿瘤。2019年肺癌位居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首位。相比较于1990年,2019年肺癌的DALY率在70岁及以上人群中明显上升,结直肠癌的DALY率在15~69岁年龄段人群中明显上升。与1990年相比,恶性肿瘤死亡数增加86.1%,其中总人口的增长贡献20.2%,人口老龄化贡献了114.2%,而年龄别死亡率降低减少了48.3%;2019年恶性肿瘤DALY数上升了49.6%,其中总人口增加贡献了20.2%,人口老龄化贡献了83.7%,而年龄别DALY率降低减少了54.3%。人口老龄化对前列腺癌、膀胱癌死亡数和DALY数上升的作用最明显,年龄别死亡率降低对肝癌死亡数和DALY数的下降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1990年至2019年中国不同年龄恶性肿瘤的死亡和疾病负担整体在下降,但是人口老龄化加重仍带来部分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增加。应有针对性地实施恶性肿瘤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5 316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验光检测.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率为53.8%,城区与郊区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近视与年龄、视近距离、视近持续时间、父亲学历以及家族史密切相关.看书、看电视距离适当是视力保护因素.结论 中小学生近视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把有近视家族史的学生作为防近工作的重点.良好用眼习惯是视力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0~6岁儿童铅中毒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于2008年2~5月在全国12个省会城市中抽取0~6岁学龄前儿童12 714名进行问卷调查及血铅测定,采用二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儿童铅中毒的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铅中毒的总体患病率为4.8%,男童(5.2%)与女童(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3,P=0.028<0.05).影响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因素为:性别、距交通干道距离、燃料类型、住房装修、常啃手指甲、服用奶类和食松花蛋.结论 儿童铅中毒与环境铅污染及儿童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改善居住环境及加强健康教育是防治儿童铅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肝癌死亡病例的生态学关联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了解肝癌死亡病例的关联因素、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161个死因监测点的肝癌死亡监测资料、乙肝和丙肝报告发病数据、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全国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数据和有关社会经济指标,采用三水平超Poisson方差模型,以肝癌死亡病例作为第一水平,161个区县作为第二水平,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第三水平,分析肝癌死亡病例的生态学关联因素;应用SAS 9.4和MLwiN 2.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拟合三水平超Poisson方差随机截距模型。结果 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性别、年龄组间的肝癌死亡率不同,且年龄组间肝癌死亡率的差异在不同性别间也不同,性别与年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多水平模型在三、二水平的随机截距均有统计学意义,即肝癌死亡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区县水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乙肝发病率、丙肝发病率、性别、年龄、性别与年龄交互项与肝癌死亡病例之间存在独立的生态学关联关系。结论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与肝癌死亡病例呈负关联关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乙肝和丙肝报告发病率与肝癌死亡病例呈正关联关系;男性、高年龄组与肝癌死亡病例呈正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散瞳前后电脑验光屈光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散瞳前后不同屈光状况下电脑验光屈光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应用盐酸环喷托酯散瞳样本322例(644眼),采集其散瞳前后电脑自动验光结果,按照散瞳后屈光度分为远视组、正视组和近视组,建立散瞳前后屈光度的回归模型。结果:不同年龄组散瞳前后屈光度差异显著(P〈0.01);按照不同年龄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各年龄组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在0.93以上;而远视组和正视组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较低。结论:近视组散瞳前后屈光度均呈现显著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的影响及其适用性。方法 使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构建基于邻接关系的Rook矩阵、Queen矩阵,以及基于距离关系的K最近邻矩阵、距离阈值矩阵,分别进行2018年我国区县水平CVD死亡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使用4类26种空间权重矩阵分析我国CVD死亡全局自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局Moran''s I统计量在一阶Rook矩阵(0.406)、一阶Queen矩阵(0.406)、5个空间单元K最近邻矩阵(0.409)以及距离阈值100 km(0.358)时达到最大。同时,我国CVD死亡呈现局部聚集性分布,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在探测CVD死亡"高-高""低-低""高-低""低-高"空间聚集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我国CVD死亡存在显著全局及局部自相关性。结合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深入掌握我国区县水平CVD死亡空间分布特征,为有针对性地CVD早死区域防控、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高胆固醇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获得人群血清TC水平,计算分城乡、东中西部的高胆固醇人群归因分值,进而利用死因登记资料和人口统计数据,估算高胆固醇的归因死亡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 25岁人群血清TC水平为(4.8±1.0)mmol/L,城市人群TC水平[(4.8±1.0)mmol/L]高于农村[(4.7±1.0)mmol/L],东部地区人群TC最高[(4.9±1.0)mmol/L],中部最低[(4.6±1.0)mmol/L],男性和女性TC均为(4.8±1.0)mmol/L。全部死亡中,2.9%归因于高胆固醇(264 998人),其中89.3%死于缺血性心脏病(236 540人),女性全死因人群归因分值(3.7%)高于男性(2.3%),城市(3.4%)高于农村(2.4%),东部最高(3.7%),西部最低(2.1%)。中国人群高胆固醇归因死亡率为19.6/10万,女性(21.2/10万)高于男性(18.0/10万),城市(20.8/10万)高于农村(18.2/10万),东部归因死亡率最高(23.2/10万),西部最低(15.6/10万)。2013年中国人群高胆固醇导致期望寿命损失为0.30岁,女性(0.35岁)高于男性(0.26岁);城市人群期望寿命损失(0.34岁)高于农村(0.28岁);东部人群期望寿命损失最高(0.36岁),西部最低(0.23岁)。结论 高胆固醇对中国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存在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女性、城市和东部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