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以血红蛋白为基础的无基膜氧携带物(HBOC),具有与血液相近的氧运输能力,同时又避免血液贮存及输入过程中的不便和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本文对目前HBOC的研制状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评价呼出气戊烷浓度与心脏停搏兔肺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4只,体重2.4~3.0 kg,利用股动脉放血法制备心脏停搏供体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兔随机分为4组(n=6):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于心脏停搏即刻、30、60和120 min时采集呼出气和肺组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呼出气戊烷浓度,测定肺脏湿干重,计算肺湿干重(W/D)比,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对肺脏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US);于气道压30 cm H2O时记录最大肺容积(Vmax).结果 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呼出气戊烷浓度、D组W/D比、MDA含量和US升高,Vmax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W/D比和LIS升高(P<0.05).结论 呼出气戊烷浓度不能反映心脏停搏兔的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河南省基层卫生人员队伍现状的分析,得出当前基层卫生人员的实际需求,围绕职业技能鉴定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影响,为政府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吸入不同浓度一氧化碳(CO)对大鼠脑死亡(BD)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向大鼠颅内置入Fogarty导管,吸入40%O2 150 min;BD组、C1组和C2组向大鼠颅内置入Fogarty导管,通过膨胀导管前端球囊诱导BD,膨胀球囊30 min后确认BD情况.发生BD后BD组吸入40%O2 120min,C1组和C2组分别吸入40%O2+0.025%CO和40%O2+0.050%CO混合气120 min.于麻醉前(基础状态)、吸入CO前即刻、吸入CO 30、60、90和12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吸入CO 12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浆IL-6和TNF-α浓度;采集血样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比),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LIS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BD组、C1组和C2组PaO2/FiO2、BE和pH值降低,血浆IL-6和TNF-α的浓度、MPO活性、肺组织W/D比和LIS评分升高(P<0.05);与BD组比较,C1组和C2组PaO2/FiO2、BE和pH值升高,血浆IL-6和TNF-α的浓度、MPO活性、肺组织W/D比和LIS评分降低(P<0.05);与C1组比较,C2组血浆IL-6和TNF-α的浓度降低(P<0.05),血气分析指标、MPO活性、肺组织W/D比和L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0.025%和0.050%CO减轻大鼠BD致肺损伤的效应无差异.  相似文献   
66.
刘金锋 《家庭用药》2011,(11):26-26
2011年10月16日,中华医学会在北京举办的“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包括广药集团广州中一药业消渴丸在内的一批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经过专家审核甄选,入选国家用药指南。  相似文献   
67.
现代企业制度与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引进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有必要借鉴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该文从两权分离、有限责任制度与独立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产进退机制、激励和约束四个方面探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原理上的相通性,明确了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几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根据影像资料划分病灶所在的肺段位置,来选择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方法,比较根据新的肺段分区方法采取手术方式的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55例,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楔形切除术组(A组,n=34)和肺段切除术组(B组,n=21)。结果: 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A组的手术时间为(18.50±5.55)min,B组为(61.23±9.83)min;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分别为(3.14±0.95)d和(4.95±1.39)d;术中出血量两组分别为(12.67±6.54)mL和(103.71±16.99)mL;住院经济花费两组分别为(3.59±0.50)万元和(6.19±1.02)万元;术后肺漏气两组分别为2例(5.88%)和6例(28.57%),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肺漏气与不同的手术方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B组相比,A组能缩短手术时间(OR=2.58,95%CI:1.71~3.90,P < 0.001)、术后住院时间(OR=2.91,95%CI:1.01~8.84,P=0.04)和减少肺漏气(OR=7.12,95%CI:1.13~37.21,P=0.04)。结论: 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灶位于P区采取的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比采取肺段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西黄丸对三阴性乳腺癌肺转移的机制。[方法]构建三阴性乳腺癌4T1-BALB/c原位荷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血液、骨髓、肺组织内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确定小鼠肺转移微环境形成时间;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相关蛋白水平;通过对比各组小鼠肺转移微环境形成时间、肺组织骨髓及外周血中MDSCs数量、肺转移结节、肺转移组织相关蛋白探究西黄丸对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结果]西黄丸及乳香、没药药对均在第14天对移植瘤有显著抑制作用;西黄丸能够延长乳腺癌肺转移出现时间(17 d vs. 14 d),且可以显著减少乳腺癌肺转移结节灶的数量;西黄丸能够抑制4T1-BALB/c荷瘤小鼠外周血及肺组织中MDSCs数量,且显著降低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A8/A9表达量。[结论]西黄丸可通过调控外周血及肺组织中MDSCs数量,抑制MMP9、S100A8/A9表达重塑乳腺癌肺转移微环境形成,达到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目的。研究为西黄丸临床抗肿瘤转移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0.
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麻醉可行性,与吸入麻醉方法比较对小儿术后苏醒和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拟行咽扁刮除双侧腭扁桃体切除术的小儿,随机分为R组和Ⅰ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R组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1~1.5mg/kg,维库溴铵0.1mg/kg,瑞芬太尼1.0μg/kg.Ⅰ组静注氯胺酮1~2mg/kg,咪唑安定0.05m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R组瑞芬太尼每小时6~12μg/kg复合丙泊酚4~6mg/kg静脉持续输注.Ⅰ组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SpO2、呼吸次数、SBP、DBP、心率,术后呼吸恢复、清醒时间,及术后拔管5min的OAAS评分.记录有无术中知晓、术后疼痛,以及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SpO2、RR、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呼吸恢复及清醒时间R组均少于Ⅰ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清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术后拔管5min的OAAS评分比Ⅰ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R组苏醒平稳无躁动,Ⅰ组有9例躁动.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较吸入麻醉术后清醒迅速、恢复质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