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胸骨舌骨肌收缩性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单纯随机抽样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间歇性缺氧组(B组)和参麦药物干预组(C组),对B、C组大鼠间歇缺氧(8h/d,5周)以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慢性间歇性缺氧的特征。采用电刺激法测定等长收缩胸骨舌骨肌肌条在不同刺激频率下收缩性能的变化。结果(1)B组大鼠胸骨舌骨肌在10~100Hz的电刺激频率下的肌张力分别为(19.5±4.7)、(23.8±4.7)、(33.0±5.1)、(45.1±5.9)、(54.2±7.0)、(66.1±9.1)、(74.2±9.1)、(79.7±9.0)、(82.0±8.4)、(80.7±11.8)g/cm2,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肌张力分别为(23.2±5.6)、(26.2±5.0)、(35.1±5.4)、(46.0±8.5)、(57.0±9.9)、(69.9±9.7)、(79.2±9.5)、(85.7±7.6)、(87.9±7.9)、(86.6±12.4)g/cm2,P均>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5±2.3)、(40.0±5.4)、(56.2±7.6)、(72.2±6.4)、(82.0±5.5)、(92.4±4.6)、(98.1±4.0)、(99.2±7.4)、(101.8±3.9)、(102.2±4.0)g/cm2,P均<0.05]。(2)在诱导疲劳试验中,B组大鼠胸骨舌骨肌1~5min张力百分比分别为(75.6±8.5)%、(41.6±7.3)%、(29.0±2.7)%、(20.4±2.9)%、(18.5±2.5)%,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9±5.7)%、(72.1±11.5)%、(55.6±9.6)%、(39.7±10.7)%、(33.2±10.2)%,P均<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9±4.4)%、(67.9±14.1)%、(48.4±9.9)%、(38.2±7.0)%、(33.8±9.3)%,P均<0.05]。结论慢性间歇性缺氧能够增加上气道肌的疲劳,SMI具有显著增强上气道肌收缩力和抵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辉国  刘瑾  熊盛道  徐永健 《医药导报》2006,25(12):1326-1327
目的分析对碳青霉烯耐药或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耐药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肺炎并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共180例,分为耐碳青霉烯组和非耐碳青霉烯组各90例,分析比较两组菌株对多种抗菌药耐药情况及患者临床状况。结果当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药物出现耐药后,对其他多种抗菌药耐药率均明显上升,且易出现多药耐药。经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的基础病、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高、机械通气、并发2种或2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以及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前15 d接受氟喹喏酮、第3 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治疗等。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以及分离出致病菌前15 d接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治疗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的原因较复杂,可能与宿主基础状态、感染程度和抗菌药的使用有关,而且当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产生耐药时,往往预示着可能对其他多种抗菌药出现耐药。  相似文献   
13.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随着器械的不断改进和配件的完善,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实用性更加拓展、安全性更大,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纤维支气管镜从常规检查发展到急救,从肺内发展到肺外,是目前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治疗工具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国7个地理区域内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方法 对全国7个地理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内的29家三甲医院2013-2014年间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患者例数及同期该院呼吸内科总住院患者例数进行统计,逐月计算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比例。对各个地区之间及每个地区不同月份之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29家医院的呼吸科总住院患者为206 135例次,其中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为6 480例次,占同期总住院数的3.14%。不同地区间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人数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比例差异较大,东北地区比例最高(5.61%),华东地区比例最低(1.97%)。不同地区之间哮喘患者住院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多数地区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例数及比例都有两个高峰,分别位于2-4月及9-10月,东北、华东及华南地区的春季高峰更为显著,而华北及西南地区的秋季高峰更为明显,西北地区的高峰则位于冬季(12-1月)及夏季(6-8月)。东北、华北及西南地区各月份之间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不同地区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季节波动性,多数地区存在春季及秋季两个高峰。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40岁。因进行性胸闷、气短10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自2005年1月起,患者感活动后胸闷、气短,拍胸片发现双肺弥漫性结节状病变,于当地医院间断行抗感染治疗。4月份起因感胸闷咳嗽加重,有时咳脓痰,伴夜间盗汗,痰查抗酸杆菌阳性1次,行纤支镜检查见少量可疑坏死物,给予抗痨  相似文献   
16.
当细胞经受缺氧、钙超载或药物等刺激,细胞内质网内错误折叠及未折叠蛋白质堆积,引起内质网应激.细胞内信号分子活化,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细胞最终得以适应性存活或者启动凋亡.文章主要就内质网应激时细胞的适应过程、凋亡启动及适应与凋亡之间的转换加以综述,并简要概述内质网应激与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关系,希望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PD患者出现睡眠相关低氧(SRH)的发生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COPD缓解期患者共87例,抽血行日间动脉血气分析,填写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咳嗽积分量表(Cough Score),同日晚上使用指端脉膊血氧仪进行长程血氧监测,并按监测结果分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SRH发生率26.4%.与NSRH组比较,SRH组患者有更大倾向发生高碳酸血症.PaO2(P<0.05)、PaCO2(P<0.05)和PSQI(P <0.01)能作为独立预测因子.利用ROC曲线,可知PSQI≥9分、PaO2≤63.5 mmHg和PaCO2 ≥49.0 mmHg是最佳诊断截点.SRH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住院次数也更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伴发SRH并不罕见,且可能带来更差的预后,对患者进行长程血氧监测以筛查出需要治疗的患者是有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膈肌疲劳与营养失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胸腹电阻抗呼吸图促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膈肌疲劳,同时测定患者的营养水平,包括实际体重/理想体重、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血红蛋白及血淋巴细胞计数。分析了膈肌疲劳与营养水平间的关系,发现营养水平下降会导致或加重偏肌疲劳,并探讨营养失调导致膈肌疲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重叠综合征的定义、流行病学现状、主要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思路及治疗方法,重点比较重叠综合征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异同,有助于加强对重叠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诱导痰中自细胞介素-8(IL-8)和8-异前列腺素F2alpha(8-iso—PGF2α)水平的变化,探讨气道局部炎症和氧化应激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OSAHS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睡前和晨起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和上清液中IL-8和8-iso-PGF2α水平。结果OSAHS组相对于对照组晨起诱导痰中,巨噬细胞百分比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晨起诱导痰IL-8和8-iso-PGF2α浓度分别为(23.6±6.4)ug/L和(149.5±20.0)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0.0±2.0)ug/L,t=10.946,P〈0.01]和[(91.5±12.4)ng/L,t=12.248,P〈0.01]。OSAHS组睡前诱导痰IL-8和8-iso-PGF2α浓度分别为(10.6±2.0)ug/L和(97.8±10.3)ng/L,与晨起值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14.038,P〈0.01)和(t=18.191,P〈0.01)。晨起诱导痰IL-8和8-iso-PGF2α浓度均与LspO2呈负相关,与AHI呈正相关。结论OSAHS患者可能存在与IL-8和8iso-PGF2α相关的气道局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而且此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