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0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医学本科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组织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箐  刘爱东  田琳  任伟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0):1037-1039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设计性实验的组织实施以及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2.
①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酪氨酸激酶受体-4(Flt-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大肠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②方法以80例大肠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15例大肠黏膜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分别检测VEGF-C和Flt-4的表达在不同指标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③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C及Flt-4的表达量高于正常黏膜,VEGF-C及Flt-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都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二者呈正相关。④结论VEGF-C可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Flt-4调控系统与大肠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玮  乔冶  刘爱东 《临床荟萃》2009,24(21):1861-1864
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相关因素,指导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价。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134例,采用Kaplan—Meier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一般状况评分、发病时体质量减轻、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肿瘤标志物、有无贫血、血清白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等因素的预后价值。结果全组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8.2%、24.6%、0.7%;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血乳酸脱氢酶、血清白蛋白、贫血、一般状况评分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相关(P〈0.05);性别、年龄、发病时是否体质量减轻、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血小板计数增高与其生存期无关。多因素分析剐显示贫血(RR1.531)、血清白蛋白(RR1.493)、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RR1.462)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贫血、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四年的预后情况.方法 依患者入院后治疗方法将观察病例分为2组,试验组48例,均以标准方法行PCI治疗,置入支架均为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53例,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未行PCI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4年的随访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不同时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全因病死率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临床资料无差异,试验组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为93.75%.造影结果提示单支病变6例,双支病变20例,三支病变22例,超过血管直径70%病变总数158处,A型病变12处,B1型病变36处、B2病变48处,C型病变62处.连续随访患者4年,2组失访率比较(8.33%与9.43%,x2 =0.04 P =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出院至12个月区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 =2.89,x2=3.83,P=0.05,RR95%CI=1.00,8.35),12 ~24个月区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 =3.18,x2=4.47,P=0.03,RR95% CI为1.09,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48个月的随访中2组区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随访期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22,P=0.14).对2组患者入院时年龄、吸烟、原发性高血压、血肌酐(Cr)、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血糖(BS)、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危险因素与心脏事件做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S、Cr、LDL-C、高血压病史、年龄>80岁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龄患者行PCI治疗降低了高龄患者住院期间及24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并不降低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患者长期生存率无影响.血BS、Cr、LDL-C升高、高血压病史、年龄>80岁是高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
患者,女,19岁,主因肛门区肿物伴疼痛入院.入院以来,无血便、无消瘦.查体:心肺肝脾无异常,截石位肛周3~6点位距肛缘2cm处可见2.5cm×2.0cm×2.0cm大小一硬性肿物,色红、质硬,无波动感,压痛轻,活动度差,边界清楚.肛门指诊:直肠黏膜光滑,未触及肿物,指套无脓血及血性分泌物.患者被诊断为肛周脓肿而行手术治疗,局部麻醉下将肿物连同其上皮肤一并切除至基底层正常组织为止.病理检查:肿物切面为灰白色鱼肉状实质组织,质地较硬.镜下所见:肿瘤呈不规则巢状生长,基底细胞样癌癌细胞较小,呈多边形,胞浆较少,核小呈卵圆形,细胞间无细胞间桥,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形态类似于皮肤的基底细胞癌.术后病理诊断:肛周一穴肛原癌.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开设"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改实验班",实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对2010级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中医综合和英语考试遴选出前30名学生,实施教学方式,管理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改革。结果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促进了师承能力的培养,强化了临床学院教师教改团队的建设。结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舟曲6~24个月婴幼儿营养干预后家长喂养方式的变化。方法按婴幼儿人口比例随机抽样开展基线和终期调查。基线和终期分别抽取了252名和239名婴幼儿及家长,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在干预前后家长喂养行为变化情况。结果通过一年的干预,被调查婴幼儿的纯母乳喂养率由26.98%上升至39.33%,出生后一小时开奶率由17.06%上升至38.09%。配方奶粉的添加率由27.28%上升至61.51%,蔬菜类、肉类、豆类等辅食添加状况均有所改善。部分辅食的早添加率有少量下降。结论通过一年营养知识的干预,舟曲县婴幼儿家长的喂养行为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喂养问题。需要加大干预力度,制定与实施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实现婴幼儿家长的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98.
急性心肌梗死(非溶栓者)中医药抢救新方案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非溶栓者)中医药抢救新方案的疗效并与西药治疗者对比,以确定该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将符合观察要求的患者1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按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抢救新方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心肌酶、MDA、SOD的变化。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相近,而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中医药抢救新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最早发现于1857年,但其临床特征直到1950年才开始得到充分认识。目前PBC被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有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它的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因素及个体易感性密切相关,最高发病率为400/百万人。PBC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其中90%~95%为女性,大部分集中在30~70岁之间,儿童少见。在美国,PBC患者的10a生存率估计为59%,而在全球人口中相应的生存率为81%。  相似文献   
100.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的伴性隐性遗传病,在我国发病率很低,现报导1家族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