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9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李连华  张建政  刘智  孙天胜 《中国骨伤》2016,29(12):1154-1156
正患者,女,12岁。5岁开始逐渐出现行走不稳,左右摇摆,未予重视。2013年出现双髋关节疼痛,逐渐加重,5个月前发展为无法行走,需要坐轮椅。曾被诊断为"脑炎"、"先天发育异常"、"幼年性类风湿"等疾病,均未确诊,症状无改善。1 d前不慎从轮椅上摔下,双膝着地,双膝关节上方处剧烈疼痛,活动不能,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急诊X线片(图1a,1b)示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骺及干骺端扩大,双侧股  相似文献   
42.
探讨遂宁地区女性外阴皮肤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收集本地区196例女性外阴皮肤病理标本,经病理检查确定病变性质。196例标本中,慢性外阴营养不良95例(48.5%),尖锐湿疣58例(29.6%),软纤维瘤10例(5.1%),鳞状上皮乳头状瘤8例(4.7%),炎症性病变7例(3.6%),表皮囊肿6例(3.1%),恶性病变4例(2.0%),其他病变8例(4.1%)。本地区女性外阴皮肤疾病以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及尖锐湿疣为主,应加强对这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力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合骨修复兔甲状软骨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为喉气管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1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实验室完成。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异种骨组、经脱脂、脱钙处理的异种骨作为载体复合骨形态生成蛋白(1:20)的重组合骨组。制造兔甲状软骨缺损模型,于缺损处分别植入肌肉、单纯异种骨及重组合骨。分别于术后4,8,16周以及12个月观察局部及应用CT检查和造模处局部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了解成骨和修复情况。结果:①局部观察:空白对照组缺损部位由瘢痕组织修复,在各时间点未见新骨形成。单纯异种骨组可见植入物被软组织包膜包裹,并逐渐被吸收,至16周基本完全吸收。重组合骨组可观察到植人物被吸收的同时有新骨诱导形成,16周局部有松质骨样组织形成,质地较硬,12个月后无明显变化。②组织学观察:见空白对照组无新骨形成,局部为新生瘢痕组织替代。单纯异种骨对照组可见局部有炎细胞浸润,植人物孔洞内有细胞长人,8周时植人物部分吸收,16周及12个月后缺损处异种骨基本完全吸收,为纤维组织替代修复,无明显新骨形成。重组合骨组4周可见植入处大量软骨组织诱导分化,在植人物松质骨空洞内可见组织细胞长人,周边有纤维组织包膜,以及炎细胞浸润,8周可见新骨形成,16周原植人物吸收,有大量骨基质形成并为纤维组织包绕。12个月后无明显变化。③CT检查:单纯异种骨与对照组8周左右大部分植入物被吸收,16周组织局部无骨组织显影。重组合骨组16周及12个月后局部有新骨形成,且气道形态维持良好,呼吸道通畅。结论:重组合骨具备支架的骨引导作用,其诱导成骨效果良好,是理想的喉气管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估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PG-SGA)量表评估其营养状况(PG-SGA量表评分≥4分为营养不良),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比较其得分情况,并对可能影响营养不良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1%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焦虑情绪;30%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抑郁情绪,是否化疗、不同经济负担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4%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需要进行营养干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及焦虑、抑郁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都需要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病例15例,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21~64岁,平均35.5岁。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6和12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分析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最佳适应证。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7.8个月。13例股骨干骨折一期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2±4.1)个月,14例股骨颈骨折一期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4±2.9)个月。合并症:1例股骨远端骨折由于狭部限制,重建钉过细,局部旋转不稳定,并发肥大性骨不连;1例股骨中段骨折延迟愈合;2例股骨干旋转畸形愈合;1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不愈合。末次随访时进行Friedman-Wyman评定,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股骨重建钉适用于绝大部分股骨干骨折合并髋部骨折,尤其是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合并股骨干近端或狭部骨折。但对于股骨颈头下型、难复位的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远端骨折,股骨重建钉并非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检索CNKI、Medline、CBM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中比较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至少2位系统评价员做独立的文献筛查、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请第3位评价员裁决。所得数据通过RevMan5.0统计软件完成Meta分析,比较PFNA组与DH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率。结果共纳入了16篇文献中的1 04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DHS组相比,PFN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并发症更少;但是在术后死亡率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时,PFNA内固定可以明显短缩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PFNA内固定在术后死亡率方面优于DHS,对于PFNA的长期疗效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肝舒胶囊对实验性脾虚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肝舒胶囊防治肝炎的机理,进行了肝舒胶囊对利血平致小鼠脾虚、小鼠胃排空、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和大鼠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实验性脾虚及肠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8.
背景与目的:构建UGRP1基因启动子的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材料与方法:以插入UGRP1基因正常启动子的质粒pGL3-UGRP1(-112G)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对-112位点的碱基进行定点突变,并构建定点突变表达载体.结果:DNA测序表明,UGRP1基因启动子-112处的碱基已由G突变为A,成功实现定点诱变.结论: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高效、简便.pGL3-UGRP(-112A)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112G/A多态性对该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尺骨鹰嘴骨折、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5月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尺骨鹰嘴横断型骨折24例、含有横断型的髌骨骨折36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0例骨折均获得满意愈合,无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钢缆或钉尾突出于皮下刺激皮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最终随访时,肘关节活动范围:伸0°,屈130~145°;膝关节活动范围:伸0°,屈135~150°.结论:Cable-pin系统治疗横断型尺骨鹰嘴骨折、含有横断型的髌骨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效果与并发症。方法:2004年2月-2007年2月应用LISS接骨板固定治疗44例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其中股骨远端骨折16例,胫骨近端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3例。术后即刻、1、3.6个月和1年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种类、发生率、处理结果。结果:随访20—176周,平均52周。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5例取出内固定。发生与LISS相关并发症9例,其中2例浅表感染,1例深部感染,2例复位不良,2例骨折再移位,1例内固定失效,1例腓浅神经损伤。结论: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