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11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中药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L)-17、IL-22、IL-23的影响。方法:4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各20例。中药组采用1:2服凉血活血汤治疗,联合组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采用NB—UVB照射治疗。采用ELISA法对40例患者治疗前后和10例对照组的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IL-17、IL-22、IL-2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中药组、联合组IL-17、IL-22、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联合组治疗前后自身IL-17、IL-22、IL-2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组3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联合组治疗后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NB—UVB照射联合中药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 分析厄他培南和常用抗菌药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WalkAway40和NC21板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鉴定并同时做常用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推荐的标准方法确认产ESBLs菌株,厄他培南K-B法药敏试验和E-test试验同时进行.结果 各病房均分离到产ESBLs菌株,肾内科最高为18.67%,其次依次为脑外科、呼吸科和ICU,分别为11.14%、9.34%和9.04%;产ESBLs菌株以痰液、尿液、分泌物和血液标本为主;产ESBLs菌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63.42%、61.14%、45.22%、61.78%,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5.29%、11.46%,对亚胺培南100.00%敏感;厄他培南对产ESBLs菌株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MICs00.032μg/ml、MIC901.0μg/ml.结论 厄他培南对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较高,较亚胺培南稍弱,有可能成为产卡巴培南酶菌株的筛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比较快速血糖和静脉血清血糖有无差异.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47例随机门诊患者同时进行快速手指血糖和静脉血清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结果 经过统计学处理,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快速手指法测定血糖,便快捷,果准确,别适用于基层和急诊患者.  相似文献   
105.
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家系角蛋白9基因突变热点区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一个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一个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家系7人(3名患者,4名正常人)和家系外10位正常人的血样,抽提基因组DNA,然后对角蛋白9基因的突变热点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PCR产物。结果:该家系中3例患者的角蛋白9基因编码区第485位碱基发生G→A的突变,导致第162位的精氨酸被谷氨酰胺取代(R162Q),而4位家系内正常人和家系外10位正常人未发现此突变。结论:角蛋白9基因的G485A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发生弥漫性掌跖角化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6.
中西医比较临床经验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和西医是并存的两大医学体系 ,二者在理论认识、诊疗方法和基本观念上存在差异。西医借助现代科技 ,对人体和生命现象的认识精细准确 ,具有可重复性。中医理论虽有笼统含糊的弱点 ,但中医重视临床诊治 ,实用经验丰富 ,重视解决临床病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选择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16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术前心理护理、血糖监测与控制、术中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测及护理、术后并发症监测及护理等综合护理方法干预。结果干预护理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其术前和常规护理组,干预护理组术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其术前和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加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髂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5例怀疑髂总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大动脉炎6例,外伤4例和动脉粥样硬化175例。采用16层螺旋CT,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100mL非离子造影剂(300mgI/mL)以4mL/s的速度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注入,注射开始后25~30S进行扫描。在工作站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图像,并应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血管狭窄程度。结果:128例CTA可显示髂及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有7例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治疗;26例行人工血管架桥或大隐静脉植入手术,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SCTA和DSA检查。MSCTA对腘动脉以上和腘动脉以下狭窄和闭塞显示与DSA一致性好。结论:多层面螺旋CT是下肢血管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非常有用的影像手段,可以替代有创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09.
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和治疗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调查孕妇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发病率,对检出的VVC进行病原学和治疗研究。方法 连续对产科门诊1000例孕妇进行VVC发病情况调查。对分离的念珠菌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对66例VVC患者应用咪康唑栓治疗,400mg/d,6d为一疗程。结果 孕妇VVC的发病率为12.7%(127/1000)。37.4%(374/1000)的孕妇以往有VVC病史,0.6%的孕妇为复发性VVc。127例VVC中,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分别占87.1%、9.9%、1.5%和1.5%。有4例患者同时感染2种念珠菌。114株白念珠菌对咪康唑、克霉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耐药率依次为10.5%、2.6%、6.1%、7.9%和0。13株光滑念珠菌对咪康唑和制霉菌素均敏感,对克霉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均敏感或剂量依赖敏感。应用咪康唑栓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1~2周及4~6周的病原学治愈率分别为84.8%和80.3%。结论 VVC是孕妇的常见病,白念珠菌仍然是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引起VVC的念珠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应用咪康唑栓治疗孕妇VVC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0.
2001~2002年作者在澳大利亚圣·文森特医院学习期间参与在TEE引导下成功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堵闭了12例成人Ⅱ孔型ASD患者的超声协助工作。12例患者无1例失败,本研究旨在评价TEE在该介入治疗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12例经体检、心电图、X-ray及TTE明确为Ⅱ孔型成人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