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痰热清和病毒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痰热清是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组成的中药新药,为了观察其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我们对其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调味品中7种鲜味剂(胞苷酸、L-茶氨酸、腺苷酸、L-4,5-乳清酸、尿苷酸、鸟苷酸和肌苷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 样品采用 75%(v/v)甲醇水溶液脱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进样分析,用C18 色谱柱分离,甲醇和含2 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的10 mmol/L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pH 3.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外标法定量。 结果 在优化后的液相色谱条件下,7种鲜味剂分离效果良好。在质量浓度为0.10~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7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0,方法检出限为0.1~0.5 mg/kg,回收率为99.4%~101%,相对标准偏差≤5.1%。 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度好,适合调味品中胞苷酸、L-茶氨酸、腺苷酸、L-4,5-乳清酸、尿苷酸、鸟苷酸和肌苷酸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中(简称喉癌),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的表达和微淋巴管计数,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周围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情况,分析其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D2-40选择性的表达于喉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40抗体的应用在预测淋巴结微转移方面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总结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和胸腔镜下表现特征,提高胸腔镜检查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价值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通过内科可弯曲胸腔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确诊的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资料和胸腔镜下表现特征. 结果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咳嗽(75.6%)和胸闷、气促(87.8%)出现比例最高,并存病多(85.4%),误诊率高(68.3%).镜下表现小点状结节41.5%,单发、多发结节26.8%,胸膜充血、水肿19.5%,胸膜肥厚、粘连12.2%,病变部位分布于后胸壁壁层胸膜46.3%,前胸壁壁层胸膜12.2%,侧胸壁壁层胸膜7.3%,膈胸膜7.3%,弥漫型19.5%,脏层胸膜 7.3%,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尽早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p2 7基因表达对胃癌SGC790 1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病毒介导的方法将p2 7kip1cDNA导入胃癌SGC790 1细胞中 ,应用TRAP -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转染了 p2 7kip1cDNA的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下降 ,G1期细胞比率显著增高 ,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降低。结论 外源性 p2 7基因的表达可使SGC790 1细胞生长停滞于G1期 ,端粒酶活性下降 ,Ad -p2 7kip1对治疗胃癌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86.
局麻下电子胸腔镜技术对胸膜疾病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对胸膜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患者的顺应性及治疗用途。方法:对77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电子胸腔镜肉眼观察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统计确诊率;对所有患者进行闭式胸腔引流,对不同类型的结核性胸膜炎病变分别采取钳夹、分离、冲洗、吸引等治疗,统计术后胸水吸收情况、拔管时间、住院日、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顺应性。结果:77例中76例获得了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率达98.7%,术前临床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9.5%(68/76)。胸膜肿瘤为28例(36.8%),其中转移性腺癌21例(75.0%),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17.9%),不明组织来源2例(7.1%);结核性胸膜炎48例(63.2%)。28例恶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3~25d,平均(8.1±5.3)d;另48例结核性胸膜炎均在48h内拔管,仅1例在半个月后需再次抽水,平均住院日(10.2±3.1)d。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乐意接受此项检查,98.7%的患者对检查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技术对胸膜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风险小,患者顺应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以探讨OSAHS患者的肝损害及总胆汁酸(TBA)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OSAHS患者以及28例单纯鼾症和30例健康成人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统一检测血清中的TBA和肝酶中的AST、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结果:OSAHS组患者血清中TBA水平(16.5±4.8)μmol/L,显著高于单纯鼾症组、健康对照组(P〈0.05),OSAHS组ALT(29.5±12.2)U/L、AST(30.7±12.6)U/L、γ-GT(37.2±14.6)U/L,与单纯鼾症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鼾症组和健康对照组TBA、AST、ALT、γ—GT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SAHS组患者TBA 阳性率100%.肝酶阳性率16.7%。结论:TBA在OSAHS患者与单纯鼾症和健康成人血清中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说明OSAHS患者存在肝损害.检测TBA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较肝酶更敏感。[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覆其扩增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联合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继而诱导其向内皮细胞方向分化并传代培养。用TRAPezeELISA法和TRAP银染法分别检测骨髓问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前后端粒酶活性。结果:兔骨髓问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时具有快速增殖能力,在特定环境中诱导分化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特征;增殖前的骨髓阃充质干细胞端粒酶活性低水平表达,一旦经过诱导分化其端粒酶活性表达上调,在5代内其端粒酶活性不因细胞传代而下降或消失。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有限扩增和诱导分化时保持端粒酶活性,维持组织干细胞特性,为内皮祖细胞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9.
椎管内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先军 《吉林医学》2011,(24):5102-5103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体会。方法: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均按时顺利完成手术,SpO2稳定,无缺氧。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结论:CSEA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起效快、用药量少、阻滞完善、不受手术时间限制,是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二甲基亚砜 (DMSO)对EC970 6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 1.3 %DMSO处理食管癌EC970 6细胞 ,TRAP -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DMSO处理后的EC970 6细胞 ,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 ,且细胞周期明显改变 ,G1期细胞比率显著增高 ,S期细胞数显著降低。结论 DMSO可抑制EC970 6细胞端粒酶活性 ,使EC970 6细胞生长停滞于G1期 ,并诱导细胞凋亡。提示DMSO可用于食管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