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六安市叶集区某学校一起食物中毒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调查对象的餐次、食物品类和进食份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危险餐次和中毒食物。对学校食堂晚餐留样食物、部分病例吐泄物、厨工肛拭子、食堂器具表面拭子等样品进行5种常规致病菌的实验室培养检测,同时对肉烧菜豆中皂苷和植物凝集素检测。结果 2014年1月20日在学校食堂进食晚餐共有776人,共搜索到79例疑似病例,罹患率为10.2%(79/776)。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20日在学校食堂进食早餐和(或)中餐的学生均未发病,79例病例均进食过学校20日食堂晚餐,提示20日学校食堂晚餐为可疑餐次;食用肉烧菜豆和肉烧豆腐的师生发病风险分别是未食用者的32.08和2.22倍(OR=32.08、2.22),其他食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叉生分析结果显示,单独食用肉烧菜豆为发病危险因素(OR=22.67,95%CI:3.86~223.99)。食用肉烧菜豆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显示,随着进食肉烧菜豆的数量增加,病例发病的可能性亦增大,且趋势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在20日晚餐样本和环境样本中未检出5种常规致病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系因菜豆烹调不当所导致。建议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管理措施及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安徽省发生的首起家庭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探讨感染来源和传播方式,为今后H7N9禽流感防控与疫情处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例患者的发病就诊经过、可疑暴露史、流行病学关联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采集病人及相关活禽市场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家庭聚集性疫情共发病2人,为母子关系;首发病例2月4日发病,发病前有明确的活禽市场暴露史;续发病例2月15日发病,发病前既有活禽市场暴露史,也有与首发病例的密切接触史;共采集相关环境标本38份,其中13份标本检出H7阳性,均来自当地自活禽市场。结论首发病例的感染来源可能为活禽市场暴露,续发病例的感染来源既可能是活禽市场暴露,也可能为人-人传播;在H7N9疫情调查处置中,应做好密接管理和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洪涝灾害期间马鞍山市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及分布,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在马鞍山市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含山县、和县,选择洪涝灾害居民临时安置点或自然村作为调查实施区域,开展蚊、蝇和鼠类调查,计算媒介密度、路径指数等。结果 蚊类平均密度为34.27只/(台·夜),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总捕获蚊数的67.11%(253/377),蚊类路径指数为2.40处/km;蝇类平均密度为6.40只/笼,其中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为11.33只/笼;夹夜法未捕获鼠类,路径法发现鼠迹数9处,路径指数为7.8处/km。结论 洪涝灾害期间马鞍山市病媒生物密度处于较高水平,需重视洪涝灾害期间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维护灾后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24.
高敏  侯赛 《安徽医药》2013,34(2):119-121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HRT)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及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住院和门诊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及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62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法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心衰患者组TO高于对照组,而TS值、LVEF和HRV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心衰组TS、HRV、LVEF值均小于轻度心衰组(P<0.05)。慢性心衰组TO与HRV呈负相关(P<0.05),TS与HRV、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 HRT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的重要临床检测指标,也可作为预测CHF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5.
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医院作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基层单位,承担了主要的产后访视工作。该文从社区医院产后访视的发展现状、访视的内容、制度及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社区医院产后访视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社区医院产后访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估安徽省2023年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风险,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风险管理和应对工作。方法 评估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近5年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以及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的数据,使用专家咨询法筛选风险评估议题,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结果 2023年安徽省需关注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霍乱、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布鲁氏菌病、登革热、水痘、麻疹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毒蕈中毒事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温中暑事件,每个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所关注的程度不同。结论 2023年安徽省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议题较多,各地需在不同月份做好重点关注传染病或有关事件的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恶性肿瘤病例的发病及死亡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二位死因,城市居民首位死因,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健康、卫生服务与经济负担造成极大影响[1,2]。肿瘤预防与控制已成为全球卫生战略的重点。因此,及时准确掌握蜀山区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对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合肥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合肥市手足口病全部病例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3年间合肥市共发生手足口病16455例,其中重症病例220例,死亡6例,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男女比例为1.77︰1。发病主要集中于5岁以下年龄组,占88.5%;人群分布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4~7月份出现明显的发病高峰。病原学检测以EV71感染为主,阳性率达54.4%。结论合肥市手足口病人群、时间、病原学分布特征明显,可据此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皖北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套使用现状,并探讨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皖北某项目县197名HIV感染者和病人家属、当地防艾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结果获得197人份有效问卷,其中165人为HIV感染者,84.2%(139/165)为经卖血感染。大部分感染者知道感染情况后性生活比过去减少(53.3%)或完全停止(18.3%);每次性生活都使用安全套的有111人(68.9%);最近一次与配偶过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的有133人(82.6%)。受访者大都支持使用安全套,但自觉使用安全套的人不多,一些人对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并不知晓或并不注意。安全套基本是从乡镇卫生院获取,安全套的质量也可以接受。结论该县感染者存在着不正确使用安全套和使用不能持久的问题,因此要对目标人群进行有针对性、多样化的干预措施,提高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已审核的2020年1月1日—2月23日安徽省COVID-19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信息,分析流行特征。结果安徽省2020年1月23日—2月23日共报告COVID-19聚集性疫情176起,累计报告病例564例,其中确诊病例497例,占全省确诊病例数的50.3%(497/989),阳性检测者67例,占全省阳性检测者52.8%(67/127)。以家庭聚集性疫情为主,占聚集性疫情总数的90.9%(160/176),高峰期在2月3日—2月11日,16个地市均有报告,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占48.9%(86/176)。感染来源的构成比随时间改变,首发病例具有武汉及周边旅居史的疫情占比从81.8%下降到18.9%,首发病例具有本地暴露史的疫情占比从0上升到40.5%。感染方式主要为亲人共同生活、亲朋聚餐,占53.4%(31/58)。结论安徽省COVID-19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性为主,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感染来源逐渐由武汉输入病例转为本地感染病例,亲人共同生活、亲朋聚餐是主要传播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