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探讨徐州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徐州市4所幼儿园的793名中、大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采用问卷调查儿童的饮食行为、家庭情况、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等相关影响因素,按照体重指数(BMI)法判定肥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因素。结果徐州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7.19%,超重率为10.72%,孩子食量、断奶时间、是否喜食豆制品、家庭饮用水种类、参加培训班类型以及父母对孩子体态的评价等与肥胖的发生有关。结论徐州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较高,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免疫小鼠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制备一批细胞免疫应答检测用参考品,规范乙型肝炎疫苗细胞免疫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背部皮下分别免疫小鼠(BALB/c,H-2^d)0.5、1、2、4和8鹏的HBsAg,于免后7d,检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刺激诱生IFN-γ的水平。分别免疫小鼠2、4μgHBsAg,免后7d,检测MNC分泌IFN-γ水平。结果1μg组可检测小鼠IFN-μ阳转;免疫剂量与IFN-γ阳转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51,P=0.049),IFN-γSFC与免疫剂量也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96,P=0.000)。2μgHBsAg组IFN-1阳转率在50%-75%之间;4μg组IFN-γ阳转率均为75%。结论制备一批乙肝疫苗细胞免疫参考品,用于规范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3.
病原学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种嗜神经病毒。感染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后,病毒先在局部组织细胞和淋巴结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不断侵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病与否,取决于病毒的数量、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通过对多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经验总结,我感到做好新时期高校的信访工作,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感情上贴近教职工群众,作风上深入教职工群众,工作上依靠教职工群众,始终维护、保障和实现教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汉逊酵母菌表达的乙肝表面抗原(rHBsAg)诱导动物和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rHBsAg免疫小鼠(BALB/c,H-2d),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刺激诱生IFN-γ的水平;单剂rHBsAg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MNC、CD8+T淋巴细胞产生IFN-γ水平;同时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CTL)活性;检测免疫单剂和多剂乙肝疫苗后小鼠MNC分泌IFN-γ、IL-2、IL-5和抗-HBs抗体水平;对乙肝感染标志阴性的4名成年人按0、1、2个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检测免疫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8+T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2和IL-4水平以及抗体动态.结果 应用ELISPOT法,汉逊rHBsAg免疫小鼠7 d时,可检测到IFN-γ应答,14 d时达到高峰;CTL在免疫后7 d时可检出,峰值位于28 d.在1~8μg免疫剂量范围内,MNCs IFN-γ免疫应答与剂量呈显著正相关(阳转率:Υ=0.951,P=0.049<0.05;SFC:Υ=0.996,P=0.000<0.05),在1~4 μg免疫剂量范围内,CD8+T淋巴细胞的IFN-γ与剂量也呈显著正相关(Υ=0.999,P=0.025<0.05);三剂乙肝疫苗免疫小鼠诱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水平均显著高于单剂(P值均<0.05);成年人接种汉逊乙肝疫苗后不同个体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模式不同,IL-2、IL-4应答与个体抗体滴度有关.结论 用ELISPOT法成功测定了汉逊HBsAg免疫小鼠后不同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剂量效应和CTL时间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成年人的细胞免疫应答特点,为规范疫苗细胞免疫评价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症状] 胆囊管综合征酷似急性或慢性发作的胆囊炎,症状为右季肋部疼癌,可放射到右肩胛区和中腹部,并恶心、呕吐;有严重的压痛甚至肌紧张,但无反跳痛;可伴随继发性脱水,病程可持续1天到l周以上。唯一的不同点是,饮食、特别是脂肪食物、酒等,不是症状发作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18.
患儿,女,5岁3个月,以“嗜睡、流涎9小时”入院。9小时前家人发现患儿处于睡眠中,叫不醒,同时伴有流涎。发现后曾到当地县医院就诊,没有明确诊断。追问病史,患儿母亲患有精神病,患儿在家与小朋友玩耍时误服氯氮平4片(每片25mg)。入院查体:T36.7℃,P112次/min,R26次/min,BP100/55mmHg。睡眠状,  相似文献   
19.
治疗骨质疏松新药——依普黄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鹏  金一  马林 《中国新药杂志》1999,8(10):670-672
依普黄酮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新药,其不良反应小,可长期服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