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98篇
医药卫生   2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早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德宏州新报告的HIV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地或外籍、景颇族和已婚的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显著低于本地、汉族和未婚的HIV感染者;而20~29岁年龄组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较50岁以上者高;经由自愿咨询检测、戒毒所人员检测、婚前检查、孕产期检查发现的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均较医院就诊检测的早发现率高。结论德宏州HIV感染者中早发现率较低,必须继续推进在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戒毒所、婚前体检和孕产妇体检中全面开展HIV检测工作,重点加强对外地或外籍、景颇族和已婚人群的HIV检测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工作开展6年来的社会效应。方法将2005年6月1日~2011年1月4日德宏州所有参加MMT且有随访记录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首次入组治疗时建立的"基线调查"作为本次研究的"基线"资料,以最近1次随访评估作为"随访",并按其服药时间分层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共有4 306人参加MMT,将其中有随访记录的2 562人(59.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MT,过去1月使用毒品的比例由基线时100.0%下降至随访的13.7%;过去1个月注射毒品者的比例由基线时24.4%下降至随访的9.7%;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由基线时27.9%上升至随访的38.5%;过去3个月发生过违法犯罪行为的比例由基线时11.5%下降至随访的3.9%;目前有工作的比例由基线时24.9%上升至随访的34.1%;HIV感染者的安全套使用率由基线时49.2%上升到随访的73.5%。结论 MMT在促进研究对象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降低毒品危害、回归社会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公共卫生意义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2000年以来我国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基因亚型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资料,描述分析HIV亚型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群中的分布。结果纳入78篇文献,涵盖我国20个省、直辖市和特区。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存在A、B、B’、C、D、E、G、K、CRF01_AE、CRF07_BC、CRF08_BC、CRF02_AG、CRF03_AB、CRF12_BF、CRF14_BG、CRF02_AG/CRF01_AE、CRF08_BC/B、CRF07_BC/CRF01_AE、G/CRF12_BF、A/CRFIO_CD、CRF01_AE/B’、U/CRF01_AE、B/C、U/G等多种亚型,其中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B为主要流行亚型;HIV的基因亚型与传播途径相关,近年来,我国流行的重组毒株增多且出现多种独特重组型。结论过去10年,随着HIV流行形势的变化,我国HIV基因亚型分布特征发生变化并日趋多样化,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云南省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及行为,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0年526人和2011年423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检验。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2010年为66.5%,2011年为75.4%;有0.8%的人曾有吸毒史,均未曾注射;有3.3%的人在最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9.03%。最近一年发生临时性行为比例2011年(12.7%)低于2010年(24.7%);坚持使用安全套2011年(7.8%)高于2010年(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63.6%的人在最近一年未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结论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高危性行为发生率亦较高,艾滋病相关预防服务的接受率较低。今后在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高危性行为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5.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又称为人类疱疹病毒8型,是1994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可引起包括卡波氏肉瘤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目前对其致病及感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是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高危人群。近十余年来国际上对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已进行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在MSM人群中开展了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该人群中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感染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如多个性伴侣、无保护性行为及艾滋病等性病史。本文对近年来MSM人群中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一次回顾性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德宏州HIV感染者早发现率及早发现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云南省德宏州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纳入研究的885例HIV感染者中,有215例(24.3%)为早发现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8~29岁年龄组感染者早发现率高于50岁及以上年龄组感染者;女性感染者早发现率高于男性;注射毒品途径感染者早发现率高于性传播途径感染者。结论德宏州HIV感染者早发现率较低,需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HIV/AIDS患者启动ART前高脂血症患病率和启动ART后高脂血症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基于国家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分析德宏州2004-2019年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资料.TG、TC任意一项水平升高判定为高脂血症.采用Logis...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Delta毒株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不同临床分型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防控疫情传播和病情恶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9—12月期间确诊的云南省德宏州本土感染Delta毒株COVID-19患者141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轻型/普通型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1例本土Delta毒株COVID-19患者,男性45例(31.91%),女性96例(68.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年龄≥30岁的人群感染Delta毒株COVID-19出现轻型/普通型临床症状的危险性增加(OR=2.30,95%CI:1.14~4.67),且年龄每增加1岁,出现轻型/普通型临床症状的危险性就增加2%(OR=1.02,95%CI:1.00~1.04)。这一现象在女性人群中更加显著,而在男性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较大的Delta毒株COVID-19女性患者发生轻型/普通型临床症状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血吸虫病不同程度流行区进行了血便症状出现率与血吸虫感染率关系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初步表明居民血便出现率与感染率呈正相关关系.近两周内有血便症状出现的比例在16%以上可作为重疫区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发生职业暴露,特别是HIV职业暴露的状况,为完善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避免HIV职业暴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职业暴露数据库中的德宏州2016-2020年报告的所有职业暴露者流行病学个案资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908例职业暴露事件。其中,护士550例(60.6%),医生183例(20.2%),公安干警13例(1.4%),其他162例(17.8%)。暴露方式为针刺或锐器割伤802例(88.3%);暴露地点为医疗机构877例(96.6%)。暴露后立即对皮肤、黏膜或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906例(99.8%),2例未进行任何处理,均发生在乡镇医疗机构。暴露源为HIV阳性117例(12.9%),暴露源为HIV阴性683例(75.2%),暴露源不明108例(11.9%)。225例HIV职业暴露者中,175例采取了暴露后预防用药(PEP),其中118例(67.4%)在暴露后2 h内采取了PEP,医务人员2 h内实施PEP的比例(72.4%)明显高于非医务人员(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检测无HIV抗体阳转者。结论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暴露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暴露评估后尽早接受PEP有益于避免和降低高危职业人员感染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