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43篇
  免费   1805篇
  国内免费   1149篇
医药卫生   35497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981篇
  2022年   913篇
  2021年   757篇
  2020年   837篇
  2019年   902篇
  2018年   1031篇
  2017年   641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843篇
  2014年   1836篇
  2013年   1804篇
  2012年   2135篇
  2011年   2181篇
  2010年   2068篇
  2009年   2002篇
  2008年   1841篇
  2007年   1850篇
  2006年   1623篇
  2005年   1562篇
  2004年   1415篇
  2003年   1189篇
  2002年   929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763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470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5月-2014年6月在河北省涿州市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25例成人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对其骨髓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AML患者髓系特异性抗原表达阳性率依次为CD13(90.4%)、CD33(86.4%)、MPO(80.0%)、CD117(73.6%);CD14和CD15主要在M4和M5中表达,CD64和CD15同时强阳性伴HLA-DR高表达,提示M5可能性大;在M3患者中有较强的自发荧光,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和MPO,低表达CD34和HLA-DR。造血干/祖细胞标记抗原CD34、HLA-DR、CD38在AML中呈高表达,分别为53.6%、70.4%、71.2%。125例中56例伴有淋系抗原表达,各抗原表达率依次为CD56(25.6%)、CD7(19.2%)、CD19(9.6%)、CD4(7.2%)、CD2(6.4%)。有淋系抗原表达(LymAg+)组表达CD34+比例和肝脾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淋系抗原表达(LymAg-)组(P<0.01)。伴有CD7+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CD7-患者(P<0.05),而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CR率(55.6%)与未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CR率(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高表达CD13、CD33、MPO,部分患者同时表达髓系、淋系抗原;伴有CD7+表达的患者,化疗后CR率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预防与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的一系列干预策略,包括加强社会支持、加强医院管理、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学会自我照护等,帮助已发生了职业倦怠的护士群体回归正常轨道,预防人才流失,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超声造影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26例共47个转移性肝癌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分析研究其造影增强各时相的特征。结果:动脉相47个病灶均可见增强,28个(59.6%)为快速弥漫增强,15个(31.9%)为快速环状增强,4(8.5%)个较大的病灶呈缓慢不均匀轻度增强;延迟相43个病灶(91.5%)呈边界清晰的低回声,5例(10.6%)发现更多的肝内病灶。超声造影47个转移性肝癌中,43个(91.5%)表现为快进快出。结论:转移性肝癌超声造影表现的观察并且对恶性肿瘤肝转移病灶的个数、位置的确定,特别是对延迟相临床前期的微小转移灶的检出,对于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分期及其后续选择治疗方案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治疗鞘状突未闭的护理要点。方法:2012-08~2014-08进行小儿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64例患儿作为实验组,同期45例传统开放手术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准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出院随访指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少、下床时间早、住院天数短、复发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通过良好的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消除患儿及家属心中的忧虑,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BNP监测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β1受体阻滞剂使用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体征和临床表现来指导用药,观察组根据BNP降低幅度来指导用药,对比临床疗效和用药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起始用药时间(5.8±2.1)d小于对照组(7.6±1.1)d,观察组平均用药量(35.9±7.1)mg/d大于对照组(28.1±5.1)mg/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BNP监测有利于早期及准确指导β1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护理要点、护理经验,提高对本病的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为今后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为多发性硬化患者提供精心、细致、有效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专科护理、药物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促进病情的稳定与好转,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能力大大提高。20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器官衰竭导致死亡外,其余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服务可以避免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促进多发性硬化患者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减少复发次数,延缓病情进展,可以减轻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重点探索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46例手足口病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2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23例观察组患儿,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3.9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5.65%。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结合中成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中医药治疗对尘肺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尘肺患者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训练,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及训练后,患者的FVC、FEV1、FEF25、FEF50、PEF等肺功能指标和6 min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中医理论对尘肺病分型、分期给予中医药辩证施治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情况和呼吸功能,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的护理要点.方法 抽取本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院前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急救反应时间,降低并发症,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aneous analgesia,PCIA)对学龄前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 (n=20),镇痛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配方为舒芬太尼2 μg/kg+曲马多5 mg/kg+地塞米松5 mg+昂丹司琼4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C组不予术后镇痛;收集术前1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患儿Wong-Baker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资料,并随访分别在T1-T4各时间点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其血浆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结果:2组患儿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Wong-Baker评分在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及分组与时间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儿血浆NE和5-HT水平在不同组别和不同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E、NE、5-HT水平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同一时间点行两两比较,T2-T4时P组患儿Wong-Baker评分和血浆NE、5-HT水平[(3.90±1.65)、(3.10±1.37)、(1.50±1.28)分;(514.13±75.32)、(441.32±69.53)、(364.83±49.33) pg/mL;(262.35±30.31)、(209.38±39.02)、(199.48±30.94) pg/mL]均显著低于C组[(5.30±1.63)、(4.50±1.10)、(2.40±1.23)分;(574.71±100.95)、(483.56±53.47)、(404.61±59.36) pg/mL;(290.81±47.31)、(248.40±48.52)、(232.16±33.75) pg/mL;P<0.05]。2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组患儿术后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C组(P<0.05)。患儿血浆NE、5-HT水平与Wong-Baker评分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38、r2=0.56(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PCIA用于学龄前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镇痛是安全的,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促进其术后恢复,并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