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糖尿病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并存病之一,本文就1985年12月~1996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胆道疾病并存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3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68岁,并存的糖尿病均为Ⅱ型糖尿病,其中隐性糖尿病14例。糖尿病诊断采用1980年WHO制定的  相似文献   
62.
傅侃达  任学群  李艳云 《医学争鸣》2003,24(15):1372-1372
女性子宫穿孔可以由医源性损伤、肿瘤、外伤、炎症等原因引起.我院普外科和妇科于1995/2003共收治老年女性化脓性子宫穿孔7例,现将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索布—加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对15例重症布—加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脾切除、脾静脉—右颈内静脉血管间置转流加门奇断流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5例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并发症2例,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随访3~24个月,无再出血者,间置血管通畅良好。结论 对重症布—加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行脾切除,脾—颈静脉血管间置转流加门奇断流止血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90α)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旨在探讨HSP90α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liv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胰腺癌和32例胰腺炎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标本中HSP90α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40例胰腺癌组织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胰腺癌、胰腺炎和癌旁组织中HSP90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28.0%、16.7%,胰腺癌组织中HSP90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胰腺炎组织及癌旁组织(P〈0.01)。胰腺癌组织中HSP90α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是否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CA199无关(P〉0.05)。结论 HSP90α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与胰腺癌的浸润、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胰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胃大部切除术组39例和单纯穿孔修补术组47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单纯穿孔修补术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单纯穿孔修补术组与胃大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溃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疗效相近,但单纯穿孔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腹腔镜下修补术更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更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6.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肿瘤致命的根本原因。研究证实,细胞的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与细胞骨架(尤其是由肌动蛋白组成的微丝骨架)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目前,细胞骨架及其调节蛋白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备受人们关注,研究进展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67.
黄芩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芩素(baicalein)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分子式为C15H10O5,分子量为270.24.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肿瘤、阻止钙离子通道、抑制醛糖还原酶、抗病毒、抗过敏、抗凝、抗血栓形成等,其中,黄芩素抗肿瘤作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现对其抗肿瘤研究现状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病例的处理办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术前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经过新辅助放化疗,33例(39.3%)患者获得临完全床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经术后病理检查,6例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占cCR病例的18.2%(6/33),术后随访12~36个月均未出现肿瘤转移复发情况。  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能明显降低肿瘤分期,并能使部分患者获得cCR。对于cCR病例,不建议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重型急性胰腺炎(SAP)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肠外静脉营养(TPN)组、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PN EN)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42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54.8%,死亡10例,死亡率为23.8%。其中,TP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死亡率为33.3%;PN E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死亡率为1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403,P=0.121;χ2=2.100,P=0.147)。但TPN组营养支持时间为20~64d,平均(30.7±12.1)d;PN EN组为14~30d,平均(20.2±5.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8,P=0.000)。结论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支持虽不能显著改善重型急性胰腺炎的预后,但可显著缩短营养支持时间。  相似文献   
70.
结直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7例结直肠正常黏膜、13例腺瘤和61例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探讨HIF-1α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等的关系.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HIF-1α无表达;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4%(2/13),且均为弱阳性表达,2组HIF-1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40/61),其中弱阳性、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19.7%、18.0%,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和腺瘤组织(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0.05)和Dukes 分期密切相关(rs=0.554,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HIF-1α过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晚期事件,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